“微課程評優(yōu)”是2013年下半年列入2014年賽項議程的。2013年11月23日,我們提出了“第三條道路”的概念。該概念反映了“微課程評優(yōu)”賽項的宗旨,以及與一般的“微課”、“微課程”的質的差異。
2012年,隨著翻轉課堂在我國中小學的傳播,“微課”與“微課程”這兩個詞漸漸地熱了起來。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啟動“第一屆中國微課大賽”,其作品為教學視頻,我們稱之為第一條道路。2013年5月至7月1中國學習與發(fā)展聯(lián)席會等三家單位組織了全國首屆微課程大賽,其作品也是教學視頻,我們稱之為第二條道路。
NOC“微課程評優(yōu)”賽項要走真正的微課程之路。它不主張走建好資源吆喝教師使用的路線,而是立足于課程論視域,主張走遵循學習內在要求開發(fā)教學視頻的路線。因此,“微課程評優(yōu)”把教學視頻納入微課程范疇,提出了包括“自主學習任務單”和教學視頻(即“微課”)兩大模塊融為一體的微課程評優(yōu),即第三條道路,今后還將逐步擴展到課堂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領域,構成完整的微課程評優(yōu)體系??梢哉f,微課程評優(yōu)是在反思第一條道路與第二條道路的成功與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與2008年創(chuàng)立的“網絡教研團隊”競賽一樣,“微課程評優(yōu)”走的是科研引導競賽、競賽促進教師發(fā)展的道路,其理論依據是以三大模塊、導學一體為鮮明特色的微課程教學法。
微課程教學法包括自主學習任務單、配套學習資源(含教學視頻,即“微課”)、課堂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等三大模塊,教師與學生在三大模塊中的角色行為表現(xiàn)為“導學一體”。自主學習任務單是三大模塊中的靈魂,“微課”是教學視頻形式的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給出的任務的配套學習資源。很明顯“微課”的開發(fā)要以能夠幫助學生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單中的任務為依據,即根據學習需求決定如何開發(fā)“微課”。這是微課程評優(yōu)中的“微課觀”與一般“微課觀”的最大區(qū)別。
本次大賽成果令人欣慰。來自江蘇、山東、上海、深圳等地的教師積極用微課程教學法翻轉課堂,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提高了學生學習成績。當然,教師設計自主學習任務單的水平、錄制“微課”的水平都有了很大進步,出現(xiàn)了一批令人欣慰的作品。之所以令人欣慰,是因為微課程教學法翻轉課堂要求教師轉型,即從演員型的教師轉變成為導演型的點化學生智慧的導師。參賽教師的作品無論從教學內容的深度發(fā)掘方面,還是“微課”適合可視化學習的可能性來看,都超過了第一條道路和第二條道路的同級別水平。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微課程評優(yōu)”是根據學習需求來開發(fā)“微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