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愛華
【摘要】政治學考復習時間緊任務重,教材與教輔資料的關系問題是教師和學生都要面對的問題。然而怎樣才能讓兩者相輔相成、有機結合起來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該文將a從以教材為主,打好基礎,以資料為輔,有效利用兩個方面闡述政治學考復習中如何處理好教材與教輔資料的關系。
【關鍵詞】政治 學考 教材 教輔資料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2-0075-01
從浙江省近兩年的政治學考試卷分析中可以看出,試卷難度逐漸增加,試題逐漸向著緊扣教材、考察能力的方向發(fā)展。而能力的考察主要是考察學生綜合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決定了學考復習既需要注重教材基礎,又離不開輔導資料。教材是學生復習的主要依據(jù), 也是命題的依據(jù)。學習并運用教材是學生備考的根本。而復習資料是學生課前課后自學的輔助用書。好的復習資料, 有助于學生打開思路,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和技巧。但資料不是命題的依據(jù), 而且不同版本的復習資料對同一個問題的觀點, 往往會有不同的答案和解釋。因此, 既不能完全拒絕復習資料, 也不能完全迷信復習資料, 而應處理好教材與教輔資料的關系,將二者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
一、以教材為主,打好基礎。
近兩年學考試題是非?;A的,答案大多來自課本基礎知識的識記或者是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因此,筆者認為在學考復習中,應該扎根于教材,以教材為本,夯實基礎,把課本知識吃透,能夠做到運用課本得心應手、做起試題起“死”回“生”。
1.以本為本,識記理解運用。
學考復習時間緊迫,一定要圍繞教材下功夫。無需精講、細講,面面俱到,但要針對考綱知識要點,對于教材內容問題化、教材知識體系化。復習要抓教材、理教材,以本為本,注重識記理解和運用。而這幾者不是孤立的, 是相互滲透, 相互貫通, 共同構成了知識的吸收過程。復習時,應當將三者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 使識記、理解、運用相互連結、相得益彰。首先, 每天都要分配足夠的時間, 確定記憶的內容。將學考必考的幾本書分配到每天的記憶中去,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并且要經(jīng)常重復記憶。只有這樣, 才能記得牢。其次, 在課堂復習中要注重理解和記憶。既要跟著老師走,又要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邊接受邊理解邊整合,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再次, 在運用理論分析問題時要注重培養(yǎng)多角度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2.立足教材,構建知識網(wǎng)絡。
知識理解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是構建知識網(wǎng)絡,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首先,老師要構建出知識體系簡表,將相關知識線索按一定邏輯關系羅列出來。詳盡地將散落在書中各處的知識點搜集羅列。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答題時只答其一,不知其二;其次,學生認真填寫知識體系表,先自己填,再查閱教材將補充,掃清遺漏的知識,以強調記憶;最后,學生自己構建知識網(wǎng)絡。這既是對基礎知識查漏補缺的過程,又是知識網(wǎng)絡生成的過程。
3.理清關系,知識整合強化。
有了前面的識記、理解、運用和構建知識網(wǎng)絡做基礎,基礎知識應該是比較扎實了,但屬于小范圍的。此時,學生記住的知識是各自獨立、互不干涉的,只能應付簡單問題。但對于復雜的綜合試題,就會感到無所適從。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復習還需要打亂順序,理清不同模塊知識關系,進行知識整合強化。首先要理清教材內部的關系, 做好切塊復習。教材內部的關系是指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各自內部的關系。形成比較系統(tǒng)、完整的板塊型的學科知識體系;其次,要弄清教材之間的相互關系。教材相互之間的關系是指經(jīng)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幾者之間的關系以及這幾者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之間的關系。只有弄清教材之間的相互關系, 才能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地復習, 也才能深化對每一章節(jié)、每一本教材的結構性認識。
二、以資料為輔,有效利用。
1.精選教輔資料。
現(xiàn)在學考復習資料越來越多,但大多都千篇一律,有些還漏洞百出。絕大多數(shù)學校學考復習中都有一套,最多兩套復習資料。那么如何選擇好利用好復習資料,保證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取得更好的成績呢?筆者認為,首先,好的輔導資料應能夠全面的解釋課本的重點內容,讓學生有的放矢,不浪費寶貴的復習時間;其次,好的輔導資料能夠與學考要求相吻合,讓學生能準確的備考,這是學生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再次,好的輔導資料內容結構的設計應能夠將課前、課上和課后全方位的融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做到溫故而知新;最后,好的輔導資料應能夠反映社會生產(chǎn)、生活的現(xiàn)狀,能夠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精用教輔資料。
(1)教會學生正確認識教輔資料。
首先,給學生解讀復習資料的組成部分及每一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讓學生對手中的復習資料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其次,讓學生明白資料不能代替教材,只是對教材和復習起輔助作用。
(2)引導學生有效利用教輔資料。
首先,讓學生了解課前、課上及課后怎樣正確使用教輔資料輔助自己的復習;其次,教師要對學考重點內容進行詳細地解讀,給學生充分解釋,讓學生弄懂弄透;再次,對于一些教輔資料的缺點,切忌對學生放大,因為這會使學生對教輔資料產(chǎn)生不信任感甚至排斥感。
(3)教師科學使用教輔資料。
首先,師生都應樹立教材意識。以往的會考復習過程中,很多時候很多老師可能會只拿著教輔資料就上講臺了,原因可能是對教材太熟悉了或者本節(jié)課干脆用不上教材。這會給學生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即只要一本教輔資料在手,考試不用愁。有些不太認真的學生甚至在學考復習時,教材都不知扔到哪里去了。這是本末倒置的,教輔資料是不能代替教材的,因而也不會考出好成績。因此,不管用不用得上,上課時都要帶著教材,讓學生對教材有足夠的重視。
其次,教師對教輔資料的使用要增減結合。紛繁復雜的教輔資料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有些教輔資料對教材知識的數(shù)量和深度肆意增加,大大超出了學考范圍,這時,需要教師對學考要求深入研究,明確考試范圍及難易度,及時將教輔資料里面非考范圍的內容刪減掉,避免學生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根本不考的內容上面,即好鋼用在刀刃上;還有些教輔資料由于種種原因,對考點內容講的不夠清楚或者不能從多角度分析,甚至還會漏掉一些重點熱點問題,這時,教師就要根據(jù)教材和學考要求對教輔資料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保證學生對每個知識點都有全面透徹的理解,這樣才能取得好成績。
再次,教師對教輔資料里的練習題要精選精講精練。一些教輔資料里面的題目都是互相抄來抄去,東拼西湊,甚至答非所問,過于簡單或者過難,針對性不強。這些問題都會造成學生浪費寶貴時間或者不知所措。因此,對于教輔資料里的練習題,教師在復習之前要認真做一遍,精選出適合學生的典型的題目給學生做,進而精講,既夯實基礎又提高解題能力。
最后,正確解讀教輔資料里的政治冷熱點材料。政治學科與其它學科相比,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就是具有時政性,運用所學知識正確認識、分析并解決一些社會熱點或冷點問題??荚嚥换乇軣狳c,但也不會逃避冷點。無論冷熱點問題,只要是與我們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均可能出現(xiàn)相關材料,但材料只是一個載體,怎樣解決問題跟問題發(fā)生的時間或地點沒有太大的關系,重要的是能夠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
如果說回歸教材,打好基礎,那么甄選運用教輔就是依托并超越教材,回歸生活。在政治學考復習中,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要以教材為主,夯實基礎知識,精選精用教輔資料,充分發(fā)揮教輔資料的輔助作用,做到理論與實際有機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