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文
【摘 要】針對當前物理習題教學所存在的誤區(qū),就物理習題的編制提出了五個方面的要求,以期發(fā)揮其在促進物理課程改革發(fā)展中的作用。
【關鍵詞】物理習題教學;物理習題;學習興趣;走進生活;實驗和科學探究;學習方法;基本素質
新課程標準要求物理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而現(xiàn)行的物理習題教學卻走入了一種誤區(qū),過分注重對“知識與技能”和“理論與結果”的掌握,輕視對“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習題的教學完全變成了題海戰(zhàn)術,片面追求高密度和高難度,茫茫題海中,物理知識點演化為不同的題型來考察學生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學生每天與習題奮戰(zhàn),不但沒有提高學習成績,往往是看到習題就頭痛,學習成績反而下降,直接影響學生物理素質(興趣、愛好、品質等)的培養(yǎng)和提高,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而,在對物理教育思想、內容、方法等加以深刻改革的同時,物理習題也應適應改革的需要,必須進行創(chuàng)新,才能幫助學生擺脫簡單重復的題海戰(zhàn)術,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實現(xiàn)新課程的目標。
習題的教學是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物理教學的歸宿,它指引著學生的學習方向,訓練著學生的思維方法。筆者分析大量的近幾年的物理習題,認為,新時期物理習題應注重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物理習題應成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的輔助手段
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來源于客觀事物,具有簡單性的一面,但是較枯燥,缺乏趣味性,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處于青少年階段,學習的動機相當大程度上受興趣的影響?!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摺?。不應使習題成為學生的負擔,而應使之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入手點。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物理情景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解欲。例如:
題(1):2004年6月8日,太空中出現(xiàn)了百年難遇的天文奇觀“金星凌日”,它是由于金星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地球上的人們可以看到一個小黑點從太陽的表面移過。這個神奇的現(xiàn)象原理與日食相似,是由于光的_____而形成的。若以太陽為參照物,金星是______。
本題取材于天文現(xiàn)象,具有趣味性,知識的落點又低,有利于軟化教學,活躍氣氛,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習題的親近感。
二、物理習題應走進生活
傳統(tǒng)的物理習題往往是模型化、抽象化的,它們遠離生活,缺乏時代氣息和知識的現(xiàn)實意義。長期接觸此類習題,學生容易將物理和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隔離開,漠視生活,不關注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科技的飛速發(fā)展。
其實我們周圍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可以用物理原理解釋的現(xiàn)象,用生活中鮮活的素材來編制物理習題,將傳統(tǒng)題附上時代氣息,可使習題活化。這類由現(xiàn)實生活編成的物理習題,有利于推動物理教學走進社會,走進生活,認識到物理學的價值,使物理教學變得更生動、活潑,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
題(2):2003年10月15日9時,隨著火箭發(fā)動機的轟鳴,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將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州5號”送入太空,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飛天夢,中國成為第三個能獨立開展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
(1)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它的發(fā)動機工作時將內能轉化為_______能。它是利用向后噴出的氣流而使自身受力前進的,這是利用力的作用是_______的道理。
(2)返回艙返回時有被燒蝕的現(xiàn)象,原因是_______。
三、物理習題應重視實驗和科學探究
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傳統(tǒng)的物理習題重理論,缺少與實際操作相結合。除了應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來多實驗外,在習題中也應多體現(xiàn)與實驗操作相結合的內容。
科學探究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它可以將重心由過去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從探究過程中學習物理知識和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探究方式,領悟科學家的思想和精神。例如:
題(3):老游去旅游時買回一個質量大約為4—5kg的水晶球,他的兒子小游要測量它的密度。小游可找到的器材有:秤量2kg的天平一臺,250ml的量筒一個,量程0—5N的彈簧測力計一只,秤量為10kg的案秤一臺,可稱12斤的桿秤一把,容積足夠大的塑料桶一個,尼龍網(wǎng)袋一條和足量的水。問小游:(1)應當選擇哪些器材比較適當?(2)應該測量哪些物理量?怎樣測量?(3)水晶球的密度表達式ρ=______。
四、物理習題應滲透學習方法的訓練
傳統(tǒng)物理習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概念、規(guī)律的掌握情況,較少涉及到一般的學習方法。其實科學方法是人類認識和征服自然的武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有用的科學方法,反過來,科學方法也大大地推進了人類對自然的了解進程。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常對學生講“教,是為了不教”。這里的“教”既包括物理知識,也包括物理方法這兩方面;為了達到“不教”這一目的,就必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掌握一般的科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用它作為武器來學習新的知識。從這個角度講,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初中物理常用的思維方法有:觀察法、科學猜想法、實驗法、類比法、等效法、控制變量法、逆向思維法等。在教學和習題中有意識地滲透一些思維方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我想這是教學的最高境界。
五、物理習題應培養(yǎng)公民的基本素質
現(xiàn)代的公民應具有經(jīng)濟意識、能源意識、環(huán)保意識、科技意識等與生活、生產實際相聯(lián)系的實踐意識。這些基本素質的培養(yǎng)也可通過物理習題練習來逐步形成。例如:
題(4):一些路燈在亮度要求不必太高的情況下,可以串聯(lián)一個電阻,這樣不僅可以延長燈泡的使用壽命,又可以節(jié)約用電。一盞“220V 100W”的路燈,每天工作10小時,若將它和一只54Ω的電阻串聯(lián)后再接入電路,一個月(30天)可節(jié)省多少度電?
通過這類習題,可逐步培養(yǎng)節(jié)約能源等意識,將思想教育,公民素質培養(yǎng)等滲透其中,學生更易接受,效果更佳。
習題教學是物理教學的一個主陣地,好的習題會對課程改革起到促進作用。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提倡終身教育的今天,中學物理習題也應緊跟時代脈搏,使物理習題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