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語言文明的發(fā)展與進步,熟練掌握多國語言特別是中文、英語等應用程度相對較高的語種,已經成為緊跟社會發(fā)展主流的重要標志,而大學英語教學也隨之成為學校培養(yǎng)應用型、實用型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狀況卻著實讓人堪憂?;诖髮W教學方式的特殊性、多樣性并結合語言學習的特點,將合作學習理論滲透到大學英語教學當中,對于改善大學英語教學現狀,提高我國大學英語在社會工作實踐中的實用性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關鍵詞】合作學習理論 大學英語教學 滲透探究
合作學習理論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我國教育界在上世紀90年代將其引入課堂教學,它能有效的緩和課堂上緊張、尷尬的氣氛,普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水平。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由專業(yè)發(fā)展成為復合,大學英語教學的發(fā)展方向也逐漸由單一轉向多元,這就決定了合作學習理論在這特殊的社會背景下發(fā)展空間必將不斷擴大。
一、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分析
大學英語教學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行社會背景與發(fā)展趨勢之下,也越來越強調對于語言的實踐運用特別是英語口語在社會交流中的應用與變通。雖然我國一直在強調深化教育體質改革,但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直普遍存在于高校的教學體系之中,教學問題不斷。一些教師和專家在教學實踐中,努力進行探索與研究,希望改變這種固有的教師教、學生學,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模式所帶來的諸多不利影響,通過應用特色多樣的教學理論與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擴散思維,豐富化教學方法來讓學生獲得更廣闊、更自由的發(fā)展空間。所以,廣泛的應用多種前瞻性理論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與走向,合作學習理論就是其中的典型。此種理論滲透到大學英語教學當中,不僅僅是向傳統(tǒng)授課制的一種挑戰(zhàn),也是加強課堂實踐性,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積極改革,也是當前教學領域由理論性教學邁向實踐性教學模式的重要標志。
二、將合作學習理論滲透到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大學英語講學中融入合作學習理論具有深遠的意義。一方面,能很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欲望,擺正學習心態(tài)。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在一旁發(fā)揮應有的引導作用,問題來臨后,學生想要解決心中的疑問,找到正確的答案,就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用心去思考,而不是如以往一般可以通過教師直接獲得答案。另一方面,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真正結合,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師提出問題,經過小組探討、分析及假設,而后獲得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擴散思維,還有利于學生思維模式的調整與轉變。最重要的是,合作學習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沒有任何心理壓力與負擔的人與人交流的良好環(huán)境,讓一些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因為種種原因而膽怯的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在交流中學習英語的同時,也極大的增強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的將合作學習理論進行滲透的方法
將合作學習理論滲透到大學英語教學中,能夠讓學生在互動中感受到團隊的樂趣,在合作中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讓學生對于如何有效的進行團隊合作有了深刻、具體的感知,也極大的開發(fā)了學生如何在整體環(huán)境下更好的發(fā)揮個人能力,從而能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敢于實踐的精神,讓大學英語課堂活力無限,提升高校教學水平與質量。
1.把握關口,實現師生互動。合作學習理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明晰教師和學生身份定位變化。學生是主導者,應該肩負起發(fā)現、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責任,教師是引導者,主要職責就是在把握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同時,更應該以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如何有效、快速的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的平等,學生以往的被動學習角色被改變,轉而成為自主學習的執(zhí)行者,教師只是在一旁的旁觀者和顧問,如此一來便極大的推動了雙方的溝通與交流的頻次。合作模式下,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自由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教師應在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教學時間,把握教學節(jié)奏,實現高質量的合作學習模式。
2.把握整體,兼顧個體發(fā)展。首先,合理分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應該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為依據,根據學生基礎能力的不同完成小組分配,確保每一個小組的學生在層次分布上是合理的、均勻的。同時,為了使絕大多數學生滿意小組分配,避免鬧情緒事件的發(fā)生,教師在進行小組分配時可與班委或者代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生代表就行協商、探討。
3.明確分工。本著“分層要求,分層教學,分層輔導,分層作業(yè)”的課堂教學形式,在合作中將小組目標與個人目標區(qū)分開來。個人目標是為了鞏固并加強學生個人的基礎能力,小組目標則是讓學生嘗試如何在整體優(yōu)勢之下將個人空間進行自由發(fā)揮。
4.科學評價。在小組共同合作完成既定目標后,教師要通過一定的獎勵機制來激發(fā)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合作熱情,提倡各小組內乃至小組之間良性、有序的競爭,喚醒學生心中沉睡已久的動力??茖W合理的鼓勵性評價,既可以讓學生獲得良好的自我認同感,也可以找到一定的他人認同,有利于促進班級的整體性進步。
參考文獻:
[1]楊琴流.基于合作學習理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融入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6).
[2]湯樹蘭.合作學習理論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英語廣場.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