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東河北省永清縣養(yǎng)馬莊鄉(xiāng)中心校
活躍英語課堂氣氛的幾點做法
劉向東
河北省永清縣養(yǎng)馬莊鄉(xiāng)中心校
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必須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熱情、融洽、緊張、愉快于一體的課堂氣氛,英語課才能生動活潑,教育家斯賓塞指出:“教育應盡量使學生于快樂中掌握知識?!币龅竭@一點,教師必須打破生硬的僵化的注入式授課方法,必須要想方設法使課上的生動形象,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從以下幾點做起:
我們都知道音樂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可以使我們的心情瞬間好轉,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永遠不會缺少音樂。小學英語課本中的英語歌一般都較為簡單,通常是用學生較熟悉甚至都會吟唱的旋律,來唱一些單元重點句型或單詞。如果在學會了單詞后教授歌曲更是能達到一聽便會的效果。但過于簡單的歌曲,學生唱時容易走神,有口無心的,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如果根據歌曲內容編一些富有童趣又易學的動作,讓孩子們邊唱邊跳邊做,對一些理解歌詞還存在困難的學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Eight Little Baby Ducks學生邊吟唱,邊用指頭演示數字,還伴隨著旋律做出小鴨走路的樣子,真是妙趣橫生。學生邊唱邊動,不時為做對動作而高興,不時為別人的手忙腳亂而開心地哈哈大笑,簡單的一首英語歌進行一番簡單的修飾,讓學生唱會了它也愛上了它。三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英語字母有點亂,我就教學生唱《字母歌》,學顏色時就教唱《顏色歌》,還有身體部位歌,問好歌等一些簡單的英文歌曲,學生一唱就會。套用學生學過的曲子,我還自己編了一些簡單的英文歌曲,這樣學生既唱了歌,又學了英語,一舉兩得,何樂而不呢?
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沒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要培養(yǎng)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我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和形體語言等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Apples are sweet.Grapes are sour.就盡可能利用形體語言來演示。吃一口蘋果表示很高心的樣子,吃一口葡萄捂著臉表示很酸的樣子。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老師講的意思。接著可以再要求學生說出有哪些水果是甜的,哪些是酸的。
在練習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句型時,教師可以畫一個動物園,里面有各種動物。讓學生們想象他們在手拉手參觀動物園,兩人一問一答:Do you like the little panda? Yes,I do.Do you like the big bear?No,I don’t.……或者讓一學生充當小記者,去采訪其他同學都喜歡什么。這時小孩子們都非常高興,一個個爭先恐后地要做小記者,去了解其他同學的喜好。
為了多角度地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在學習動物名稱時,我先將小動物的聲音錄制下來,讓學生模仿動物的聲音和樣子來學。例如,cat,cat,喵喵喵;dog,dog,汪汪汪,pig,pig,哼哼哼……這樣,學生就會很有興致,有的裝成猴子,有的扮成小狗,……。再難的詞在學生口中變得流利起來,枯燥的單詞很快被學生記住。
適當開展競賽,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尤其低年級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更加努力學習。競賽中,由于學生有著很強的自信心,總希望爭第一,得到老師的表揚,利用這一心理可以使學生學習興趣和克服困難得毅力大增。
教學中,我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如:聽老師描述猜單詞、給一段英語對話讓學生讀、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們根據已學的知識自編、自導、自演等等。在一次猜單詞的活動中我把全班學生分為10個小組進行比賽,答得又對又好的加20分;答對卻不夠流利的加15分;答得不夠全面,不夠理想的加10分。一節(jié)課下來再合計總分,滿100分的可獲得星星一顆,滿200分可獲得星星兩顆,如此類推。一周下來再統(tǒng)計一次,獲得星星最多的為優(yōu)勝者組,可以獎勵星星兩顆并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沒想到這星星的力量比我以前在課堂上嚴抓狠講大得多。學生活躍得讓我不敢相信,小組成員中睡覺者有人監(jiān)督了,不想學習者也在其他成員的帶動下投入共同學習中去,個個都在出謀獻策,要把單詞猜對。
同時,我在聽、讀、寫方面也采用了競賽形式進行,學生學起來輕松、自然、迅速。此后,我在課堂上再也不用說誰不愿意學習,誰不認真等等。只要嚴格組織課堂的競賽活動,做到“活”而不“亂”;“愉快”而不“緊張”。
在英語教學中加入適當的游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符合“樂學”原則。游戲教學方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而不是教師唱獨角戲,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游戲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小學生活潑好動愛表演,很少害羞,樂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強的事物。教師的教法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課堂游戲要求學生,即游戲的參與者,對每一個問題,每一件事和如何去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予以及時的反應、回答和表現,這不僅使學生訓練了自己的記憶力,培養(yǎng)了自己的觀察和模仿能力,還能提高他們連貫語言表達的能力。利用游戲有意無意的特性,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化難為易,有利于減輕學生的負擔,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需要和英語學習上的存在問題,英語課堂上抽出一定的時間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教學游戲,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我的課堂上沒有長篇大論的去教育學生,而是用游戲去說明。比如:我們做小蜜蜂回家的游戲,讓一個學生扮演小蜜蜂兩個學生扮演小蜜蜂的巢穴。老師喊:one two three小蜜蜂就飛出去找另一個家,口令一出,小蜜蜂們就各自去找自己的新家。做完這個游戲后,我問學生有什么收獲,學生們暢所欲言,說學會了同學之間要相互配合,要學會接受新朋友等等。所以說游戲不但可以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知識,也能學會做人的道理。
英語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教學中我們要遵循教學規(guī)律和孩子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寓教于樂、玩兒中做——做中學,書山有路“玩”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