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河北省黃驊市官莊鄉(xiāng)閆莊子學校
讓課堂評價成為課堂教學的潤滑劑
陳靜
河北省黃驊市官莊鄉(xiāng)閆莊子學校
課堂教學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對課堂教學的過程和效果做出科學恰當的評價,既可以考察學生實現教學目標的情況,也可以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總結教學經驗,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加強教學研究。經過十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深切地認識到課堂評價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可以說,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的潤滑劑。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對課堂評價的認識。
恰當準確的把握評價時機,是課堂教學評價重要的一環(huán)。學生在解出難題或者對某題有新的見解時,他們就很在乎老師對他們的贊揚,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會感覺很興奮”。但如果不把握好“時機”,有時這樣的“好心”也會辦成“壞事”,老師的迅速評價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挫傷孩子深入探究的積極性,“蓋棺定論”同時也關閉了學生去發(fā)現、去分析、去探索的思維之窗。
在教學《圖形的放大與縮小》一課時,我請學生回答,把圖形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有位學生說:“按2:1放大就是各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我說:“非常好,你太聰明了,”我本以為這樣一鼓勵,會有更多的同學舉手,可出乎意料的是,同學們剛才舉起的手都放下了。后來才知道,這樣終結性的評價,阻礙了學生繼續(xù)思考、學習的發(fā)展態(tài)勢。此刻的評價不但沒有激起學生暢所欲言的積極性,反而像一盆冷水澆滅了學生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思維的火花,也就是沒把握好評價的時機。
評價的方式有很多,并不僅是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自評。
過去的評價都是教師一手包辦的,既苦了老師,又抹煞了學生對自己學習評價的自主性。教師應把評價的權利一部分給學生,將會有很多意外收獲。在教學《圓柱的體積》后,我對同學們說:“今天老師讓大家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與特長給自己布置作業(yè),然后自己評改,最后我們來評一評、比一比、看誰的作業(yè)題出得有特色,做得認真,評改得仔細、有新意?!闭n堂上立刻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學生們興趣盎然,他們有的翻書,有的看練習冊,有的請教同學,有的上網查資料。到了第二天,我發(fā)現同學做的作業(yè)很有個性。他們有的根據課題畫出了圓柱拼成近似的長方體的圖,有的求出了拼成的長方體的表面積,還有的自己制作了圓柱……他們有自我評價的時候,為了給自己打一個滿意的分數,都自覺地進行檢查、修改。放手讓學生自主評價,能使學生主動性得到增強,促進學生自主地發(fā)展。
2.互評。
這種評價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教學《用方程解決問題》一課時,我出了一道應用題,同學們做完之后,我讓一位同學說說解決方法。然后其它同學評一評這位同學解答得怎么樣。同學們都爭著舉手發(fā)言,有的學生說:“我覺得他的方法簡便”,有的學生說:“他的方法我聽得很明白”,有的學生說:“他方程用的很準確”。學生們就在這種互相評價、互相賞識、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習能力。在學生合作互評中,我深深體會到評價不光是老師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之后對自己、對同學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這樣才真正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3.學生評老師。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經常是老師對學生的學進行評價,很少看到或聽到學生對老師的教進行評價。其實,學生是教與學的主體,要使學生真正進入主人翁這一角色,我們就應多聽聽學生對老師的“教”有什么樣的評價,這無論對我們的教學還是對學生的自主發(fā)展都會有更大的促進作用。
在教完《分數的意義》一課時,我讓學生對我這節(jié)課的“教”做出評價。同學們對老師的這個要求感到既驚訝又興奮。他們紛紛舉手,爭著發(fā)言。有的學生說:“老師,我認為您這節(jié)課上得很好,讓我們用了分一分、折一折、畫一畫等方法,調動了我們的興趣和情感,讓我們在愉悅中學到了知識”。有的學生說:“老師,您的板書太好了,用了紅色和白色兩種顏色讓我們抓住了重點”。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既讓我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改進教學,又促進了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決不吝嗇贊許與鼓勵,要以積極性評價為主。作為學生,他們在課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確。學生答得好,及時稱贊;學生發(fā)言不對,說不到點上,說不清楚等,老師要及時補充,不讓學生感到難堪,讓學生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品嘗到成功的喜悅。評價時,老師既可以用有聲語言,如,學生回答完問題后,可以這樣評價學生:“你對題意理解的很準確!”“你的做法既簡單又明白!”“你的圖畫的真準確!”。學生聽后怎么會不被深深感染。老師還可以適當地運用體態(tài)語言。一個充滿希望的眼神,一個贊許的點頭,一個鼓勵的微笑,拍一拍學生的肩膀,甚至充滿善意的沉默,都不僅僅傳達了一份關愛,還表達了一種尊重、信任和激勵。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評價方式更具親和力,能產生心與心的互動,其作用遠遠大于消極評價。
評價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評價“不在于證明,而在于改進”,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以正確的觀念為評價準繩,掌握評價技巧,在數學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教師評價的魅力,為課堂注入一股新鮮的血液,使學生獲得生命的超越和個性的發(fā)展。課堂評價是一門藝術,讓教師掌握這門藝術,使課堂成為學生流連忘返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