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飛
怒,一個簡單的表情,人人都會做,人人也都經(jīng)歷過。但是你知道嗎,不論是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的岳飛、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還是怒改曲名痛罵拿破侖稱帝的貝多芬、用生命捍衛(wèi)科學怒斥羅馬士兵暴行的阿基米德,他們生氣的表情都是一個樣:緊皺的眉毛、瞪圓的雙眼、擴張的鼻孔、漲紅的臉頰。具有這些特征,就表明你體內(nèi)的“小宇宙”已經(jīng)開始熊熊燃燒了,咬牙切齒不足以泄其恨,義憤填膺不足以道其心。那么,為什么生氣的表情會千人一面呢?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犯罪行為研究院專門進行了一項研究,專家們采取“表情建模——問答測試”的方式,用計算機模擬人的臉部,并對面部表情進行調整,隨后在141名志愿者中進行問答測試。
首先,他們調整出兩張人臉照片,一張皺眉,另一張揚眉。結果,志愿者都指出皺眉的那副面孔下面肯定有更強壯的身體。隨后,研究人員又嘗試將瞪眼、噘嘴、張大鼻孔、抬高下巴等表情一一呈現(xiàn)在模擬人的臉上,均得到了相同的測試結果。
這一結果表明,人在憤怒時,腎上腺激素分泌猛增,血流速度突然加快,同時會收縮面部44塊肌肉中的三十多塊。與面部肌肉組織舒展的表情相比,憤怒的表情使人看上去更加“強壯”,這就似乎在告訴對方“我要反擊了”,以威懾對手,有助于快速解決人類之間的沖突。同時,研究人員還表示:“即使是從沒見過發(fā)怒表情的盲童,發(fā)怒時也會做出與正常人一樣的表情?!?/p>
這下你明白了吧,每個人在發(fā)怒時,面部表情并不是隨機的,也不是后天學來的,而是人的本能使然,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張世界通用的“憤怒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