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摘 要:語文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問題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師探討的重要話題,學生感覺難寫和教師感覺難教都是擺在面前的實際難題,特別是小學生剛剛接觸作文寫作;實踐表明,部分學生面對作文是無從下手,感覺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筆者作為小學語文的一線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也在不斷地思考與探索,提升學生語文作文寫作水平的方法與技巧,在該文中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與分析,重點關注作文教學中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問題的微格處理,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同仁討論與切磋。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微格處理 細節(jié)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c)-0161-02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寫作的啟蒙階段。長期以來,各地諸多有心研究小學語文特別是作文教學的教師提出了形形色色的教學模式,從實施的效果來看,各有千秋,但也有各自的局限。在新課標的實施進入新的階段之際,有必要對此進行概括。筆者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來,一直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在該文中借助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這一載體,采取理論與實際教學案例相結(jié)合的方式,重點闡述從作文教學的微格處理角度出發(fā),如何處理好以前作文教學中一直容易忽視的幾個作文教學細節(jié)問題,希望能給讀者提供一點借鑒與幫助。
1 在教學的細節(jié)中培養(yǎng)學生學會立意的技巧
所謂立意,就是具體動筆寫作文之前解決大致能夠確定在作文中“到底要說什么”,也就是準備讓讀者通過閱讀你的文章能夠“知道什么”“想起什么”“感覺到什么”“明白什么”。這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才僅有的,所有的藝術創(chuàng)作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任何好的藝術品首先是要有好的立意。一段久埋于污泥之中的朽木根,到了根雕藝術大師手里,就成了令人驚奇的藝術品;一塊棄于荒野的頑石,經(jīng)過雕塑大師巧妙的加工,成為傳世名作。對許多藝術品鑒賞的結(jié)果可見,藝術大師化腐朽為神奇的第一步就在于立意。朽木根其實什么都不是,但是,根雕藝術大師基于自己的藝術判斷想象:去掉朽木中的某些部分后留下的像是什么?“最有意思”的是像什么?解決了這實際上在完成藝術創(chuàng)作的第一步:立意。作文立意類似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立意。無論對命題作文還是所謂給材料作文,確定文章的立意是寫作開始最為重要的第一。
這在以往的小學作文教學中往往被忽視。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相當多的語文教學的時空資源,被語文教師耗在反復指導學生對文章的語言加工、修辭手段的完善上。作文的語言固然重要、修辭也值得關注,但是立意才是文章的根本。所以小學作文教學的重點必須轉(zhuǎn)入到精心培養(yǎng)學生首先學會立意上來。這需要長期的細微、點滴的語文教學的積累。
首先,可以通過課內(nèi)的閱讀教學,讓學生體會成功的作品中,作者是如何立意的。在小學語文課本安排的課內(nèi)語文閱讀教學中,選錄了許多精美短小的文學作品作為課文。教師在進行每篇課文的時候,不妨先讓學生思考,如果這是一篇作文,給你這個文題,你將要通過作文告訴讀者什么?然后,在師生互動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通過對文章主旨的層層體驗與領悟,進一步弄清作者是如何立意的。比如:小學課文《桂林山水》,這篇文章中作者用如詩如畫的語言通過介紹桂林山水之美,讓讀者體會對自然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和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深厚情感。作者的立意決定了:文章的選材必然是精心選擇四季與四時桂林山水中那些最能打動人的美景,文章的結(jié)構必然是如畫卷展開那樣按照一定的時空順序介紹這些美景,文章的表達必然是動用多種描寫手法與修辭技巧,使自然美得以通過語言的美,表達得更充分。在立意的統(tǒng)帥下,有了這三者,情感的抒發(fā)就水到渠成了。
其次,讓學生在課外的語文閱讀中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學習如何從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中提煉創(chuàng)作的立意源泉。比如,面對“一支用舊的鋼筆”“奶奶的老花鏡”“爺爺?shù)娜嗆嚒?;“媽媽每天喊我起床的聲音”“爸爸又一次發(fā)火”等等類似生活的細節(jié),讓學生思考、鍛煉如何恰當?shù)貜闹袑⒆约簩ι畹乃伎嫁D(zhuǎn)化為創(chuàng)作作文的立意,在學習立意中更多地養(yǎng)成從情感、哲理等多方面感悟生活,逐步積累起寫作的基礎。
2 在作文創(chuàng)作的細節(jié)指導中讓學生學會合理選材
在立意之后,作文寫作很重要的一個步驟是選材。很多學生往往不會合理選材,在領會了要求寫作的作文命題的要求后,往往一股腦地采用所能想起所有的素材。比如,在一篇命題為《春節(jié)趣事》的作文中,有學生選擇了這樣幾件事:全家一起貼春聯(lián)、包餃子、看春晚和到爺爺奶奶處拜年,以及和同學在網(wǎng)上玩多人軍棋賽。在這一組素材中,真正切題的素材其實是“全家一起貼春聯(lián)、包餃子、看春晚和到爺爺奶奶處拜年”,“網(wǎng)上玩多人軍棋賽”雖然是春節(jié)期間作者參與的事件,但卻沒有濃厚的“春節(jié)色彩”,所以并不宜選為該文寫作的素材。
有鑒于此,小學語文其實應該更多重視作文寫作中的素材選擇的指導??梢岳谜n堂教學的時間,在同一標題下,向?qū)W生呈現(xiàn)多個素材,讓學生練習如何分析命題、正確立意后,分析素材與立意的關聯(lián)度,恰當?shù)乩碇堑剡x擇素材,果斷去掉冗余素材,補充文章充分表達立意所需的素材。同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通過記日記、讀書筆記、語段練習等養(yǎng)成素材積累的習慣,并且培養(yǎng)對于素材語意的分析能力,這樣確保在寫作文時,做到“有材可用”“有恰當?shù)牟目捎谩薄霸诘谝粫r間有最恰當?shù)牟目捎谩保M而寫出精彩的作品。
此外,還可以利用作文評講課上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讓作文寫得比較出色的學生介紹自己的構思過程,尤其是選材過程,哪些素材被舍棄,為什么舍棄?為什么選中文中運用的這些素材?不成功的作文除了立意不高、語言粗糙、結(jié)構不合理之外,往往選材就是失敗的,很容易造成所謂“跑題”,因此,作文課堂教學其實可以從“垃圾”中發(fā)現(xiàn)“黃金”,對于所謂寫得差的作文要耐心細致評點,及時指出補救的措施及提高途徑。
總而言之,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的確如此,大量的實踐案例說明了這一點,以上兩個容易被忽視的作文教學細節(jié),對于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有意識的關注這些細節(jié)問題,從而推動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的快速提升,也為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趙東陽.小學作文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6(12):9-12.
[2] 李艷菊.淺談小學作文教學[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1):84.
[3] 劉瑋.作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4(36):21.
[4] 張紅俠.為您“支招”——談小學生作文教學[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24):63.
[5] 瞿德良.消除習作教學中的“登山中途反應”[J].江蘇教育,2010(28):30-32.
[6] 朱小峰.構思 積累 評價——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三步曲”[J].語文天地,2015(33):25.
[7] 蔣秀蓮.關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幾點探討[J].教師,2011(2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