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靜
2014年6月,在江蘇省教育廳安排下,我有幸赴英國參觀學習。這次赴英的主要任務是接觸英國數學教育的理念,進行中英數學教育的對比,促進中英數學教育的融合,所以相當多的課程安排是英國大學教授的講座和對英國小學數學課堂的實地考察。
在考察期間,我們參觀了兩所英國小學,一所是公立學校,一所是私立學校。在英國,有93%的孩子是進入公立學校的,在這里孩子可以接受免費的教育,政府會為每位學生提供3500英鎊的公用經費,還會撥給學校100萬英鎊的資金,可見英國政府對教育的重視,而上私立學校則需要繳昂貴的學費。當然,兩類學校的體制、教學肯定也是有很大的差距:公立學?;疽凑諊业恼n程標準來設置課程,教什么內容是有規(guī)定的,學校只能是略微進行調整,而在私立學校則完全由學校自己決定教什么,怎么教,是沒有規(guī)定的教材的。
一、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
我們參觀的第一所學校Chorlton C OF E 小學是一所私立學校。乘車來到校門口,學校的大門就是很簡單的一排鐵柵欄,找了半天,才看到學校的校牌。在學校右側的墻面上,一塊長方形的牌子上標明了學校的校名,校牌的一大半有一個圖文批注“Use your feet noy your seat”,非常的簡約。
學校的女校長接待了我們。很可惜,沒有記住她的名字。進入教學樓,我們看見的是與國內大不相同的教學樓,這里的教學樓是一個家庭式的布局,每個房間都是相通的,地上鋪著地毯,給人很溫馨的感覺。
我們進入學校時,孩子們正準備去教堂參加晨會活動。這里的晨會課也相當于我們學校的思品課之類的。孩子們的思想教育并不是由學校教師擔任,而是由教堂里的牧師來進行。孩子們見到陌生人也沒有感到好奇,沒有探頭探腦,竊竊私語,而是有秩序地排著隊,輕輕地從我們身邊走過。因為教學樓的入口處比較小,我們有十幾個成年人站在那里,顯得很擁堵。看到孩子們走過,我們側身相讓,有的孩子還會有禮貌地說聲“Thank you”。利用孩子們晨會的時間,執(zhí)行校長帶領我們參觀了教學樓,并簡單介紹了學校的情況:這所學校只有200多名學生,20多名教師,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還有一個幼兒班,一個學前班。一個班有30名學生。教學樓的整個過道由孩子們的繪畫、手工制作及孩子們的照片所裝扮,教室里也掛滿了孩子們的涂鴉,每個可以利用的地方都充分發(fā)揮著作用,處處皆學問,時時可學習。教室的布局不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課桌凳,而是很自然地劃分成幾個不同的空間:聽課區(qū)域、小組合作區(qū)域、儲物間、生活間,溫馨實用。教學樓雖不太大,但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在這里的學習生活應該是自由、隨性、快樂的。
二、平等的學習課堂
上課的時間到了,首先我們聽了三年級的一節(jié)數學課。孩子們并不因為有人聽課而感到拘謹,教師好像也沒有刻意去做什么準備。孩子們首先是在聽課區(qū)域席地而坐,教師也是坐在學生中間進行授課。在這期間,教師對學生進行了提問。孩子們可以坐著回答,也可以站著回答問題。還有一個有趣的,那就是教師手中拿著一個小木圓桶,里面裝著好些小木簽。后來我才知道,那木簽上寫著這個班小朋友的名字,上面是學生畫的小人,下面寫著學生的名字,上課時,教師會用抽簽的方式讓學生回答問題。這樣每個小朋友都得集中注意力,以免被教師抽到,回答不出來。當然,在英國,你回答不出問題,教師也不會責怪你的,而且英國的課堂相當的隨意,學生的坐姿沒有統一的姿勢,學生也是可以隨時下位去拿紙巾,或是去上廁所的。
三、真正的小組合作
學生開始進行小組合作活動了,他們有序地進入了各自的座位。當然在這之前,教師已經將他們分別進入哪個小組,和誰合作分配好了,名字都貼在相應的桌面上。一個組有6名學生,一共被分成了五個小組。我們來到孩子們中間,看他們的操作過程,雖然是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卻都交流得很認真,沒有一個孩子在做其他事情,所有的人都非常投入。教師則是在小組間巡視著。有一組的小朋友動作很迅速,應該是屬于尖子生,很快就排出來了,教師向他們豎起了大拇指。在完成教師的任務后,這些孩子就到儲物柜里拿出一塊白板,在上面寫起了乘法口訣??磥恚麄兤綍r就進行過分層練習的訓練,完成教師的任務,可以自行學習其他內容。孩子們默寫了乘法口訣后,還相互進行了批閱;其他組的小朋友還沒有完成任務。在這期間,教師不停地巡視。大約過了有五六分鐘,教師讓全班小朋友停下。她在前面又講解了一番,大概是對有困難的小組進行了一個小小的提示。沒有完成任務的孩子又開始繼續(xù)操作。教師對那些有困難的孩子進行了單獨的輔導。跟我們平時輔導學生的方法差不多,只是讓我感到汗顏的是,我缺少了這位教師的耐心。英國教師確實是做到了每個孩子等同重要。整個一節(jié)課大概也是40分鐘,孩子們用卡片進行操作,合作交流,占用了有20多分鐘的時間,這是一次真正的小組合作。
四、落到實處的分層教學
第二節(jié)課我們聽的是二年級的數學課,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教師,她上課的聲音非常的輕柔,動作表情很豐富。孩子們同樣是席地而坐,教師有時和孩子們坐在一起,有時站起來,很是隨意。不過這個班級和上一節(jié)課的班不同,還有一位教師坐在學生中間,好像是一個固定的小男孩的旁邊,時刻提醒著那位小男孩。我也注意觀察了那位小男孩,他的注意力集中時間不是很長,看來應該是一個“問題兒童”。那位教師應該是一位助教。這節(jié)課講授的是加法和減法的復習課。學生練習期間,我們發(fā)現小組做的題目是有區(qū)別的,有一個組的題目數字比較大,一個組的題目相對較為簡單,其他組的題目是相同的。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態(tài)進行了作業(yè)分類,分層練習落到了實處。助教仍然是坐在那個小男孩旁邊,指導他做作業(yè),同時還關注著那個組其他的小朋友。這一組的小朋友應該是學習上有困難的孩子。美女教師則是每個組進行著巡視,有困難的學生她就會進行個別輔導。
五、自由的活動時空
課余,我們還欣賞了學校的長號隊和鼓樂隊,在這里可真是開了眼界,鼓樂隊的樂器竟然是用廢棄的鐵皮油桶自制的,孩子們演奏得可得意了。我也在這種自制樂器上秀了一把。
午餐后,是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時間。在校園里有一片綠草地,幾棵大樹給草地帶來了片片綠蔭,孩子們多數在草坪上自由玩耍。在草坪的一邊有一些秋千、平衡木,幾位小女孩在平衡木上擺出各種姿勢,比誰平衡時間長。緊挨著草坪的是一個小足球場,五六個孩子正在踢足球,搶眼的是里面僅有的一位女孩,那帶球、鏟球、過人、截球、射門的動作,真是敏捷,水平一流,估計她應該是這里的“大姐大”吧。孩子們基本上穿著短袖、短褲,時不時會有鏟球動作,過人摔倒現象,在這里,沒有老師在旁邊監(jiān)管,學生學會了自己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沒有因為安全問題而受到行為的限制,個性得到了張揚。課堂上,一位小男孩的腿上破了,流血,沒向老師報告,自己來到教室的洗手間,用水擦了擦,又繼續(xù)回到課堂聽課,看來英國的小朋友從小就學會了自己對自己負責任,自己照顧自己了。
在整個理論學習和實地考察的過程中,我感受最深,聽得最多的詞句應該就是“小組學習,合作交流”“每個學生都同等重要”。其實在國內這也是我們新課標的理念之一,在我們的數學課堂上也是這么去做的,只不過最大的差異就是我們的“小組學習,合作交流”要比英國數學課堂更難以實施,因為他們這里每個班只有三十人,而且還配有一名甚至兩名助教,確實做到了使每一個孩子都不掉隊,使每個孩子都有進步,但是在自由開放式的英式教學背后,隱藏著教師對學困生花費更多時間的指導,而我們有著六七十人的班額教學,這是難以做到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市濟川小學 責任編輯:朱蘊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