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文段】
片段一:
她的眼最好看,很深的雙眼皮,一對很亮很黑的眼珠,眼珠轉(zhuǎn)到眶中的任何部分都顯得靈動俏媚。假若沒有這一對眼睛,她雖長得很勻稱秀氣,可就顯不出她有什么特別引人注意的地方了。她的眼使她全身都靈動起來,她的眼把她所有的缺點都遮飾過去,她的眼能替她的口說出最難以表達(dá)的心意與情感,她的眼能替她的心與腦開出可愛的花來。盡管她沒有高深的知識,沒有什么使人佩服的人格與行動,可是她的眼會使她征服一切;看見她的眼,人們便忘了考慮別的,而只覺得她可愛。
——老 舍《四世同堂》
片段二:
不料沒有槍桿的人,胡子也不像樣,又稀又軟,掛在口角兩旁,像新式標(biāo)點里的逗號,既不能翹然而起,也不夠飄然而裊。他兩道濃黑的眉毛,偏根根可以跟壽星的眉毛競賽,仿佛他最初刮臉時不小心,把眉毛和胡子一股腦兒全剃下來了,慌忙安上去,胡子跟眉毛換了位置;嘴上的是眉毛,根本不會長;額上的是胡子,所以欣欣向榮?!^發(fā)當(dāng)然半禿,全靠這幾根胡子表示老樹著花,生機未盡。
——錢鐘書《圍城》
【妙處可言】
描寫面部特征時,同學(xué)們的文字總是很單一。寫眼睛,不是大大的就是圓圓的;寫眉毛,不是濃密的便是細(xì)長的;寫面容,不是紅潤便是白里透紅,仿佛萬千大眾,都是從一個模子里脫出來的??杉?xì)細(xì)觀察,真是這樣嗎?當(dāng)然不是!我們要明白,其實每一個人的面部,都是一張充滿個性的“名片”?!懊鄙系膬?nèi)容各有各的不同。
一、要抓住面部特征
不同的面部器官,總會有不同的特點。只有發(fā)現(xiàn)并抓住這種與眾不同的特點,描繪出來的人物才會真實而鮮活,才會讓人過目不忘。就如上面的片段,老舍筆下的人物的眼睛好看在哪里呢?從外形上看,是“很深的雙眼皮”;從神韻上講,“顯得靈動俏媚”,以致“她的眼能替她的心與腦開出可愛的花來”。在此基礎(chǔ)上,再從側(cè)面寫幾筆她的眼這一面部特征,人物便躍然紙上,讓人喜歡了。
二、要突出描寫重點
不少同學(xué)描寫人物面部特征時,喜歡從頭發(fā)寫到眼睛,從眉毛寫到嘴巴,恨不得像照相機一樣,來一個全方面的寫真。結(jié)果,看似面面俱到,卻是特色全無。大家若換一種思路,與其眉毛胡子一把抓,倒不如切入一點,精雕細(xì)琢。錢鐘書在《圍城》里的這個片段,便是典范。作者僅僅寫到了胡子,但為了寫活人物的胡子,真可謂潑墨如云,花費了一番功夫。先是說“又稀又軟”,仿佛是“新式標(biāo)點里的逗號”,這是從數(shù)量上來講;繼而說“既不能翹然而起,也不夠飄然而裊”,這是從形態(tài)上講;最后還不忘調(diào)侃一番,笑他“胡子跟眉毛換了位置”。如此一來,人物頗有幾分滑稽的形象便宛若立在讀者眼前了。這種取其一點刻畫人物的技巧,往往能令人物熠熠生輝。
【牛刀小試】
同學(xué)們終于稍稍放松了些,老師也開始陶醉在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里。不過,個別同學(xué)顯然沒有被老師刻意營造的詩情畫意所吸引,有人開始講小話了。這怎么能夠逃脫老師的眼睛呢?他又沉下臉來,那嚴(yán)肅的眼神緊盯著他們,足足看了十多秒,那原本彎彎的眉毛因生氣而撇向兩邊,粗大的鼻孔在不停翕動。這情形,讓我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的畫面。全班頓時又陷入了一陣恐慌之中,教室也立刻恢復(fù)了安靜。當(dāng)老師再次轉(zhuǎn)過頭來面向大家時,眉毛又如從前一樣彎彎的,我們感受到的自然是“俯首甘為孺子?!卑愕臏厍?。
點評
該段抓住老師的眼神、眉頭來寫,雖著墨不多,描寫卻極為逼真,將人物嚴(yán)肅而又可親的形象展示得淋漓盡致。再加上詩句的引用,使文章靈氣十足,同時也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運用語言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