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平
一個人活著,就要有自己的追求。追求既是人生前進的動力也是人生的權利。但是追求什么卻影響自己的幸福指數(shù),甚至決定自身的命運。出于物質(zhì)利益的考慮,大多數(shù)人都是追名逐利,但是這些人往往又被名利所累、所困,甚至所害。但是,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也一味追名逐利,那么人類的靈魂將歸何處?教師的靈魂又何以堪?
自實驗中學建校以來十一年的教研工作,使我對教師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深知沒有思想的教師根本談不上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至多是把教師作為職業(yè)謀生的“教書匠”而已。如果“教書匠”型的教師越多,那么培養(yǎng)出來的生產(chǎn)力工具越多;如果“靈魂”型的教師越多,那么培養(yǎng)出來的具有人本意識的人才也會越多。古希臘學者蘇格拉底倡導“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提出“認識你自己”,并指出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nèi)已有的美德。那么怎么成為有思想的老師,如何做有思想的老師呢?
大家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
思想是人的靈魂,思想來源的捷徑在于人類文化的精華——經(jīng)典。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呈現(xiàn)出多元文化的特點,但是能夠流傳幾百甚至幾千年的思想?yún)s反映出其價值的可貴。不管是中國傳統(tǒng)的儒釋道傳統(tǒng)文化,還是西方的宗教、哲學、科學思想著作,老師們都應盡可能地涉獵。比如,《詩經(jīng)》、《老子》、《孟子》、《金剛經(jīng)》、《圣經(jīng)》、《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等。由于這些著作難以理解,建議老師們在有生之年多加關注,一旦讀懂受益終生。這里,我向老師們推薦幾本通俗易懂的教育專業(yè)書籍,希望老師們在假期集中時間好好閱讀其中幾本并寫點讀書筆記:《教育的挑戰(zhàn)》(熊丙奇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教師的挑戰(zhàn)》(佐藤學著,鐘啟泉、陳靜靜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學校的挑戰(zhàn)》(佐藤學著,鐘啟泉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如果我當教師》(葉圣陶著,楊斌選編,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2年5月出版),《教師的體態(tài)語言》(李振村著,教育科學出版社 2011年6月出版),《有效對話教學——理論、策略及案例》(李森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2年4月出版),《和優(yōu)秀教師一起讀福祿培爾》(王佳佳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今日課堂缺什么》(陳芳、程小文主編,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從新手到研究型教師》(劉波著,寧波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優(yōu)秀教師是這樣工作的》(薛農(nóng)基主編,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2年6月出版)等等。
不久前,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我收獲頗多。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是——做有思想的老師。作為一名教師,僅有童心與愛心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師。本書的第二章便是“提高教師的素養(yǎng)”。我最欣賞里面的三篇文章《做有思想的教師》、《閱讀和寫作,提高教師素質(zhì)》、《從做學生的“靈魂工程師”到“向學生學習”》。
書中這樣說到:只有個性才能造就個性,只有思想才能點燃思想。讓沒有思想的教師去培養(yǎng)富有創(chuàng)造性素質(zhì)的一代新人,無異于緣木求魚。 “做有思想的教師”,除了有思想,還必須要有一定的底氣,如果沒有扎實的基本功、沒有厚實的人文底蘊、沒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那也只是一種空想。李鎮(zhèn)西老師將“讀書、教書、寫書”視為他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書中李老師將自己閱讀過的書籍、雜志分類羅列出來,有古典類、文學類、教育類、人文類、雜志類,樣樣俱全。驚訝李老師哪來的那么多時間去讀書,其實他早已養(yǎng)成“手不釋卷”的習慣。“做有思想的教師”是應該深深根植在我們每一位教師心中,成為一種信念和追求。我想自己應該以李老師為榜樣,博覽群書,開闊視野,提高素養(yǎng),將閱讀作為自己的生存方式之一。要想成為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就要勤于思考,勤于鉆研,并且養(yǎng)成習慣,從中品嘗思考閱讀和寫作的樂趣。付出多少汗水,才會收獲多少果實!
此外,向當下的專業(yè)報紙、期刊學習。最新的教育觀念、理論,教學的方式、方法,課題的研討總是最先在報刊上呈現(xiàn),向專業(yè)報刊學習就是向全國各地的高水平同行專家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網(wǎng)絡時代的學習應該是更快捷,更方便。無形的互聯(lián)網(wǎng),“一網(wǎng)打盡天下事”,大量的知識都可以在網(wǎng)上得到。網(wǎng)上了解天下新聞,快速查閱非專業(yè)的知識;進行觀課,議課,流覽專家的博客,更是有明顯的優(yōu)勢,不出門就可現(xiàn)場觀摩學習,還可參與討論交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還要善于向身邊的人學習?!叭诵斜赜形?guī)煛?,無論是老教師、新教師,還是其他科教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取長補短,旨在提高自我。
一個演員,如果沒有觀眾的欣賞和喝彩,他會孤寂而傷感,最終放棄表演。一個老師的成長,一定要有自我的展示,并獲得賞識和激勵。把自己學習所得用于實踐,并取得成績,那將是最好的激勵。
一個人活著,就要有自身的追求。一個老師的追求就是: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做自己滿意的老師!為此,先要認識自己,使自己真正成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