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星
【摘要】連續(xù)教4年高三,有成功的欣慰,也有失敗的挫折。欣慰的是學生在我的指導下的英語成績蒸蒸日上。挫折的是,不可避免的會有些學生在英語學習上遇到困難并自暴自棄,不思進取。所以竭盡所思,希望以下總結(jié)能對今后的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學情 對策 信念
一、高三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具體表現(xiàn)
你是否對以下學生似曾相識:1.自卑心理嚴重,在英語上毫無自信。上英語課時,總是不抬頭,既不開口也不動手。消極時睡覺走神,積極時做做數(shù)學,背背語文。2.焦慮。對自己做了過于嚴重的估計,尤其在面臨重要的考試時,纏著老師征求這樣那樣的建議,又丟三落四的做不好最基本的事情,這種現(xiàn)象在重要考試前尤其明顯。3.學習動機低,認為自己已經(jīng)通過了學業(yè)水平測試,而高考考本科又沒什么希望,于是對放棄學習。4.認知能力差,不能合理使用有效的學習策略。每日花費大量時間學習英語語,但效率不高,成績上升幅度不大,甚至還有下降趨勢。
二、高三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原因
以下是我的分析:1.基礎相對薄弱,知識體系或多或少有缺失。學生在高一高二學起來本來就吃力,到了高三練習要與高考要求掛鉤,在詞匯方面的差距尤其明顯,于是放棄英語學習。2.缺乏自信心。從小學學英語開始到高二,英語成績從來沒好過,心理上畏懼英語,有些學生也認真學習過,但卻無進步 ,挫傷了進一步學習積極性,最終放棄了學習英語。3.自身被動學習的慣性使然,能力是完全可以學好的,但是卻不愿學習,開口閉口只要多對一道數(shù)學填空題,勝過英語拼搏好多年。4.學習方法有問題。以最基礎的詞匯為例,任務觀點,能在短時間內(nèi)記住單詞的拼寫,卻不能記住單詞的讀音以及對應的漢語意思,經(jīng)常張冠李戴。有時只能記住單詞的一種意思,卻不能在具體語境中想到單詞的語境意思,導致理解上的偏差。
三、高三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的解決方法
1.運用皮格馬利翁效應,給學生積極的評價和期望。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科學地以皮格馬利翁效應為綱,盡量從各個方面給學生以正面的,積極的,肯定的,期望和評價,尤其是要把這方面的重心放在學習有問題的學生身上,讓他們提前享受到優(yōu)等生的心理待遇,從而樹立能學好英語的信心。
2.行之有效的補救。(1)從詞匯正確朗讀開始,掃除英語學習中最大的障礙,讓學生懂得用音標來記憶,能用正確的發(fā)音去朗讀,從而加強語感,打好進一步學習的基礎。(2)從基礎詞匯著手,在教學當中應教會學生多聯(lián)想、多使用,總結(jié)出記憶規(guī)律。詞匯配套練習要有時效性和反復性爭取熟能生巧。同時要有計劃性,爭取每周過20-30個詞匯,到高考時能把3500+的詞匯過完。要有提前量,能有時間去反復記憶。(3)語法補缺。語法的分類講解和訓練是每個英語教師最擅長的部分,只要很好的完成了1和2的部分,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3.加強課后時間的個別指導。由于個體差異,平時上課總會有照顧不到的地方。而我們又往往把個別輔導放在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身上。其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同樣有效,但是要注意以下兩方面:(1)相應放低起點。要在摸清學生知識基礎的前提下,把教學起點放在學生“跳一跳就能碰到”的標準上。(2) 穩(wěn)扎穩(wěn)打。不以自己的心理預期為既定目標,堅持循序漸進按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順序,陪伴學生慢慢進步,給學生力所能及的自我檢測,讓他們親身體會到自己的進步,感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
4.強調(diào)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在應試教育的體系下,我們往往側(cè)重于把整理好的知識體系留給學生,方便理解,節(jié)約時間。這就依賴于學生的記憶能力多過理解能力。但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绷己玫膶W習習慣要比現(xiàn)成的知識體系更難能可貴,這才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根據(jù)課程標準,“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應 “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要留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吸收和消化知識,以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5.及時評價,堅定學生成功的信心。教育心理學認為,及時有效評價有利于促進提高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和成效。及時評價能增加學生對掌握知識程度的了解,有利于學生糾正錯誤,鞏固知識,還能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進步或發(fā)展,及時得到肯定和鼓勵,從而有助于學生繼續(xù)努力,走向更大的進步。此外,及時評價還有助于教師自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和內(nèi)容,不讓學生過多的挫傷自己的學習積極性,或因失去挑戰(zhàn)性而放棄學習的進取心。
6.嘗試進行分層異步教學。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每一個學生同時都存在著進一步接受知識的潛能和成為大家眼中優(yōu)等生的良好愿望。因此我們要積極學習新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積極改進課堂教學來開發(fā)和挖掘那些潛能。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強,但學習習慣差,就要引導他在課后花功夫。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差,學習態(tài)度好,那要在優(yōu)化學習方法和時間效率上多動腦。找準切入點進行分層異步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學,而且學得會,從而擁有更濃厚的學習興趣,進入良性循環(huán),真正體現(xiàn)“語言不是教得的,而是習得的”教學理念。
總之,懷著一切為了學生的觀念,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合適的方法下,能盡可能的減少高三學生學習英語的障礙,在高考中和更多的學生分享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張思中.張思中外語教學理論探討與實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3.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