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竹
(晉中學院外國語學院,山西晉中 030619)
在英漢翻譯中,人們常把英語中的pullone’s leg(開玩笑)誤譯為“拉后腿”,Spanish athlete(吹牛的人)譯為“西班牙運動員”,busboy(餐廳服務員)譯為“公交車售票員”,把漢語中的“休息室(lounge)”譯為rest room(廁所),甚至把“干貨”誤譯為fuck food等等。這些詞的表面意思與實際所指似是而非,在詞匯學上被稱為“假朋友”?!凹倥笥选痹从诜ㄕZ“Faux Amis”,在英語中稱為“false friends”。它是指兩種語言中字面形式相同而實際意義不同的詞語[1]8。在語言學中,“假朋友”是一種語言負遷移現(xiàn)象。為此,它給外語學習者帶來了許多困惑,也給翻譯者設了不少的陷阱。
國內外對“假朋友”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多數(shù)是在探究其出現(xiàn)的原因,偶有提及它的翻譯方法。對于研究“假朋友”形成原因的文章又常側重文化層面的考慮。例如,因英漢兩種文化在顏色方面的認識有差異,green hand(新手)常被誤譯為“綠手”;又如,英漢語在動物文化內涵上也有很大差別,在漢語中“狗”的意義多貶義,如“走狗”,但英語中dog是褒義的,一度a lucky dog(幸運兒)被譯為“幸運狗”;individualism在西方價值觀中是一個有積極意義的詞語,但從中國價值觀看是明顯帶有貶義的,由此,若譯為“個人主義”是有些欠妥的。然而,“假朋友”的存在不僅有因文化差異帶來的客觀性,更有因語境變化引起的主觀性。在英漢翻譯中,由于對語境考慮欠妥造成的“假朋友”通常要遠多于因忽視文化差異產生的“假朋友”。研究者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本文擬就語境對英漢翻譯中“假朋友”的影響進行探討。
在任何一種語言中,一詞多義是最常見的情況。當兩種語言互譯時,詞與詞之間的關系大致有四種:一是重疊關系,如tree與樹;二是相離關系,如set與汽車;三是交叉關系,如do與做;四是包含關系,如sister與妹妹。其中,交叉關系和包含關系都與詞的多義性有關[2]50。比如,eat與“吃”都具有多義性,兩者有交叉關系,英語有eatbanana、eat one’smeal、eatone’swords等搭配;漢語中有“吃蛋糕”“吃早飯”“吃虧”等搭配。其中,eatbanana中的eat可以譯為“吃”;“吃蛋糕”中的“吃”可以譯為eat。但eatone’swords不可以譯為“食言”,它與本義“收回前言”大相徑庭。同樣,“吃早飯”“吃虧”中的“吃”也不能譯為eat。可見,如果忽視詞語的語境搭配,把交叉關系視為重疊關系,便會產生“假朋友”。又如,aunt與“姑姑”是包含關系,aunt一詞可以理解為“姑姑”“姨姨”“伯母”“嬸嬸”和“妗子”。但在譯文中要選用哪一稱呼,還需語境來確定,否則便是錯譯。漢語中的一個“稅”字在英語中可以有duty,tax,bonus,fee等許多翻譯,因此,詞語的多義性使得詞的意義并不是固定的。而在兩語互譯中,一詞多義會影響詞語的翻譯,要避免產生“假朋友”,語境因素是必須要考慮的。
由詞語的多義性可知,許多詞的意義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會脫離詞典中的釋義或常用意義產生變化。此時,語境便對詞語的具體意義起著決定作用。如果忽略英漢詞語所在的語言環(huán)境,照搬字典意義,望文生義,便會產生形同義異的“假朋友”。值得注意的是,詞語所依賴的語境不僅指詞語所在的句子,還有段落、語篇,甚至語氣和語言風格。以下便從這幾個方面分別舉例說明在英漢詞語的翻譯中語境對產生“假朋友”的影響。
1.A youngman came to the police station with a story.[3]112
譯文:一個年輕人帶著一個故事來到警察局。
原文中,story的字典意義是“故事”或“講述”,但在此將story按字典給出的意思翻譯后,譯文意思模糊、生硬,會使讀者感到費解——“年輕人為什么帶故事去警察局?”“警察局與故事有什么關系?”若將story與其出現(xiàn)的語境police station聯(lián)系起來,使story的意義具體化,便可避免產生這個“假朋友”。
試改譯為:一位年輕人到警察局報案。
2.The beauty of lasers is that they can domachining with out ever physically touching the material[3]112.
譯文:激光的美麗就在于它能進行機械加工而不必實際接觸所加工的材料。
通常,人們一看到beauty便將其翻譯為“美麗”。但就原譯文來看,使用“美麗”一詞顯然詞不達意。細看原文中的beauty并非通常意義,譯為“美麗”貌合神離,并不恰當。結合其語境lasers、do machining、physically touching、material,原文的意思應該是指激光不接觸材料就加工是很神奇、絕妙的。因此,beauty的意思要隨其出現(xiàn)的語境而改變。
試改譯為:激光的妙處就在于它能進行機械加工而不必實際接觸所加工的材料。
3.Linguists work in partnership with native speakers.Together they engage in the collection,analysis,and organization of language data.?Most?their technical publications are a reflection of linguistic fieldwork.
譯文:語言學家與當?shù)厝艘黄鸷献鬟M行語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的工作。他們發(fā)表的學術文章大多都用到這種語言學田野調查。
Fieldwork一詞既有“田野調查”,也有“實地調查”的譯文。但field在本詞中的含義并非通常意義上的“田野”“野外”之意。究其本質,fieldwork是指實地研究,是從社會真實環(huán)境中進行研究或調查工作。雖然“田野調查”這個譯文仍有在使用,但稍有語言學知識的人都會使用“實地調查”這一譯文。在上述譯文中,“田野調查”與其語境很難相結合,是一種“假朋友”現(xiàn)象。結合上文,從linguists和collection,analysis,and organization of language data以及l(fā)inguistic這樣的關鍵詞可以得知,fieldwork譯為“實地調查”更確切,段落思想也顯得通順了許多。
試改譯為:語言學家與當?shù)厝艘黄鸷献鬟M行語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的工作。他們發(fā)表的學術文章大多都用到這種語言學實地調查。
4.現(xiàn)今180萬溫哥華居民中,有一半不是在本地出生的,每四個居民中就有一個是亞洲人。25萬華人對溫哥華的經濟轉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4]103
譯文:Of the present1.8million residents in Vancouver,half are not native,and one in every four is of Asians.The 250,000 Chinese people,half of whom immigrated here only within the recent five years,have been playing a decisive role in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Vancouver.
其中,“亞洲人”與“Asians”、“華人”與Chinese people是兩對“假朋友”。受漢語的語言習慣影響,人們常把“亞洲人”“華人”直接譯成Asians、Chinese people。但根據(jù)上文提到的“180萬溫哥華居民中,有一半不是在本地出生的”得知,此處的“亞洲人”和“華人”實指“亞裔”和“加拿大籍華人”。因此,應分別譯為A siansorig in和Chinese Canadians。
5.師傅越來越幽默
譯文:Shifu is More and More Humorous.
莫言的《師傅越來越幽默》是一部很逗笑的短篇小說。自莫言問鼎諾貝爾文學獎后,包括這部小說在內的很多作品都被翻譯成英語。就對本部小說的標題翻譯來看,直譯后的標題無論語法還是意思都正確。但問題還是出現(xiàn)了。但凡了解作品內容的人都知道,主人公丁師傅是一個跟不上時代的小人物,他的生活遭遇使得他不可能是一個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幽默人,只是常被別人當笑柄罷了。比如,丁師傅不知道城里的公廁是收費的,這種老土和跟不上時代被人嘲弄為幽默。由此,標題中的“幽默”,已不再是描述人物性格的詞語,就整個篇章來看,“幽默”要傳達的是“被人嘲笑”之意,且丁師傅鬧出的笑話一次比一次可笑。不難看出,標題若按部就班地譯為more and more humorous,是上了“假朋友”的當,翻譯還是要密切結合語境的,在此,語篇語境對標題的翻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葛浩文的譯文跳出了“假朋友”的陷阱,傳神達意地譯為Shifu,You’ll Do Anything fora Laugh。[5]77
6.“To hell with’m,”he said.“May his liver turn to water,and the bones of him crack in the cold of his heart.May dog fennel grow upon his ancestors’graves,and the grandsons of his children be born with out eyes.May whisky turn to clabber in his mouth,and every time he sneezes may he blister the soles of his feet.And the smoke of his pipe—may itmake his eyes water,and the drops fall on the grass that his cows eat and poison the butter tha the spread son his bread.”
譯文:“見他的鬼去吧,”他說?!暗杆母闻K化成水,他的骨頭被他冰冷的心凍裂。但愿他的祖墳上長滿狗尾巴草,他兒女的孫子一生下來就沒眼睛。但愿白蘭地酒一到他嘴里就變酸,他每打一個噴嚏,腳底板就長一個水泡。但愿他煙斗里的煙熏得他淌淚,淚水滴在他家牛吃的草上面,毒化他抹面包的黃油?!保?]74
除前面分析的句子、段落、語篇語境外,詞語出現(xiàn)在何種語氣或語言風格的環(huán)境中,也是翻譯時要考慮的問題,否則,同樣會被“假朋友”迷惑,翻譯出不準確的譯文。以上這個例子很好地解釋了語氣對“假朋友”產生的影響。原文選自歐·亨利的Transformation of Martin Burney??梢钥闯龃颂幷Z言激烈,謾罵連篇。但如果忽視原文的泄憤罵人的語氣,一味地追求字面的對應,就像譯文中,may譯為“但愿”,water譯為“水”,poison就是字典之意“毒化”。通讀譯文,用詞顯得文縐縐,原文中的憤怒之情嚴重不足。因此,結合語氣,原文中的詞語要不拘泥于表面,要譯出憤恨,才能準確地表達作者要反映的思想和語言風格。
試改譯為:“見他的鬼去吧,”他說?!拔液薏坏盟瘟髂?,他那冷酷的心連他的骨頭都凍爛。讓他祖墳上長毒草。后代子孫一生下來就是瞎子。白蘭地一到他嘴里就變酸。一打噴嚏,腳底板就長水泡。一抽煙,就熏得淌眼淚,眼淚淌到草上,他家牛吃了牛死,用牛油做下的黃油,抹在面包片上,他家人吃了人死?!?/p>
改譯后的譯文與之前的譯文相比,讀者可以非常明顯地感受到說話者的憤怒情緒。如,“恨不得”“流膿”“瞎子”等。歐·亨利素來以其語言生動形象著稱于文壇。而此處的文本,語言機智生動,用詞雖普通但潛藏的語氣很濃厚,意蘊比較深。這正是歐·亨利在原文中要傳達的思想。要譯出這樣的語言及語氣才是較佳的譯文。忽略了文本的語氣語境,便會使本來優(yōu)秀的作品大打折扣。
由此可見,每一個詞的翻譯都是離不開語境的。脫離了語境,詞語的具體意義難以把握,很容易出現(xiàn)“假朋友”現(xiàn)象,使得整個句子、整個篇章的意思艱澀難懂,甚至鬧出笑話。
“假朋友”的危害頗多,在英漢翻譯過程中,要提高警惕,避免被其迷惑。對于由文化差異引起的“假朋友”,我們只要加強英漢的語言和文化修養(yǎng),就可以防止掉進它的陷阱。但更要避免的是因脫離語境而產生的“假朋友”。這類“假朋友”在翻譯中最為常見,出現(xiàn)的頻率要高于前者,卻常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對于這類“假朋友”,我們在翻譯時不能只盯著個別詞語,過分信賴字典,要考慮詞語所在的句子語境、段落語境、篇章以及更大的語言環(huán)境。詞語只有在語境中才有實際意義。語境在變,詞語的意義也要轉變,這樣才不會產生“假朋友”,才能做出優(yōu)秀的譯文。
[1]方夢之,張順梅.譯學詞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2]成昭偉,張思永.翻譯“假朋友”詳論[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4):49-53.
[3]譚福民.論英語詞匯語用意義的界定及其漢譯[J].中國翻譯,2014(5):111-114.
[4]陳宏薇,李亞丹.新編漢英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5]朱振武,楊世祥.文化“走出去”語境下中國文學英譯的誤讀與重構——以莫言小說《師傅越來越幽默》的英譯為例[J].中國翻譯,2015(1):77-80.
[6]張經浩.我譯《歐·亨利小說全集》[J].中國翻譯,2014(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