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蘭
【摘 要】 初中數(shù)學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難度逐步提高,學生對初中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尤為重要。教學中,教師要努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生機;活力
與小學數(shù)學相比, 初中數(shù)學抽象性和邏輯性明顯增強,難度大幅度提高,許多同學進入初中以后,不能適應,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大大下降。為了使這樣的局面有所緩解,我們數(shù)學教師得想辦法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讓數(shù)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這樣,我們的數(shù)學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要想達到這樣效果,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尤為重要。怎樣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呢?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課堂上要尋找契機,激發(fā)學生的“口動”“手動”“心動”“腦動”,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
一、激發(fā)“口動”
數(shù)學課堂上,老師最希望學生積極參與探討,遇到問題,及時提問,或積極表達自己的思路方法,但是有些學生課堂上很少開口,老師根本無法知道他對所講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怎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呢?經(jīng)過觀察和分析,我發(fā)現(xiàn)主要原因有:學生自信心不夠;座位搭配不合理;老師課堂提問面窄。
首先,班上一部分同學基礎弱,或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他們不敢開口,擔心說出來讓別人見笑,甚至瞧不起他,對這類自信心不夠的學生,我們要努力幫他們消除顧慮,建立信心。比如,簡單的問題多讓他們回答;有難度的題目,可以在課堂上給他更多的暗示和提示,讓他回答,讓其體驗在大家面前獲得成功的快感。
其次,班上思維靈活,踴躍發(fā)言的同學,老師都比較偏愛他們,常會將中間靠前的位置給他們,那些思維不活躍,或性格內(nèi)向、不善發(fā)言的同學自然容易被安排在靠后或兩邊。這樣,造成這部分學生有問題無法及時得到幫助,時間一長,積累的疑問多了,造成知識斷層,以后遇到問題想問,或想?yún)⑴c討論也無從開口了。所以,安排位置時,要盡量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基礎、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性格差異等方面的因素,盡可能做到同組異質(zhì),異組同質(zhì)。
再次,為了節(jié)約課堂時間,或者照顧有些學生的面子,很多情況下,老師提出問題后,愛找積極舉手的同學回答。其實有部分同學知道問題怎么處理,但他懶得動,懶得舉手回答,反正他知道老師不會找不舉手的人。所以,為了防止部分同學懶得開口,有時需要逆常規(guī)做法,突然“襲擊”腦子活但惰性較強的學生,或者采取開火車式,即沿某個方向,一個接一個快速往后提問。
二、激發(fā)“手動”
初中生還處于強烈的好動期,如果在數(shù)學課上,經(jīng)常讓他們安靜地計算、推理,他們就會覺得枯燥乏味,進而產(chǎn)生厭倦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行為上自然就會不積極參與互動了。因此,我們要努力在數(shù)學課堂上,給學生創(chuàng)造“動”的機會。當然,數(shù)學課不可能像體育課一樣,能讓同學們?nèi)韯悠饋恚覀兛梢宰尯⒆觽冹`巧的雙手動起來。比如,學習軸對稱性時,就可以讓同學們利用軸對稱性,進行大量折疊或用剪刀剪出形態(tài)各異的圖案。這樣做看似浪費了時間,但它能讓學生深刻領悟軸對稱性,體會到數(shù)學中美的存在,以及數(shù)學的實際應用價值。
三、激發(fā)“心動”
常聽有些家長說,某某老師會“騙”孩子,孩子就喜歡上他的課,孩子一到家,總喜歡先做該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事實上,初中生目標感、責任感還不夠強烈,做事容易受感情左右。所以,我們要想孩子上課能積極參加互動,單靠較高的教學水平還不夠,還要適當進行情感投資,讓孩子心有所動。我們要找機會對孩子加以表揚、鼓勵和肯定,特別是學生認真思考,但解答依然有錯時,我們千萬不能輕易給予否定,甚至是批評。 相反,我們要耐心剖析,找出錯解中的合理成分,哪怕是一點點,也要對其予以充分肯定,或者在原有的基礎上,看看有沒有補救措施。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傷到孩子的自尊心,讓他在后續(xù)學習中能積極參與互動。
四、激發(fā)“腦動”
有的同學很聰明,課堂上卻常常不肯動腦、積極參與互動。如果要改善這一狀況,我認為做好以下兩點很重要:1.提高課堂緊張度。完成同樣一個練習,如果老師要求幾分鐘后要收上來檢查,學生很快就會進入動腦思考狀態(tài),快速高質(zhì)量完成。反之,如果什么要求都不提,任務布置下去,學生就會閑扯,不積極動腦,到時既不能按時完成,錯誤率也會高得出奇。所以,數(shù)學課上,老師有時需要給學生營造緊張氛圍,促使學生積極動腦。2.設計的問題具有層次性。數(shù)學課上老師提出的問題太簡單,學生會不屑一顧;提出的問題太難、太偏,學生又會覺得無法入手。如果我們能將問題設計得具有層次性,特別是難度較大的問題,將它分解成一系列由淺入深,從舊到新,由易到難的問題,學生就會積極動腦,不斷挑戰(zhàn),各個擊破,最后水到渠成。
總之,老師在數(shù)學課堂上若能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口動”“手動”“心動”“腦動”, 對學生積極參與師生互動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新進.構建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初探[J],新課程學習,2013(21)
[2]吳同.讓初中數(shù)學充滿生機與活力[J],考試周刊,2014(09)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角斜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