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本報記者 蘇靜
“他是當代德國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文學作品深深地影響了整個戰(zhàn)后文學史;他的政治思想代表了‘德國良心?!保ǖ聡睹麋R》周刊語)——當?shù)貢r間13日,德國文壇巨匠、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君特·格拉斯逝世,享年87歲。在德國小城呂貝克,他為自己的人生著作畫下圓滿的句號。
據(jù)德國《明鏡》周刊13日報道,德國哥廷根斯泰德出版社當日宣布君特·格拉斯去世,后經(jīng)證實,他死于感染。該消息一出,德國各大媒體紛紛發(fā)表長篇文章悼念。德國外交部長斯泰因邁爾表示“非常悲痛”。德國社民黨主席加布里爾說:“我們失去了一名偉大的作家,失去了一名為民主和和平而奮斗的戰(zhàn)士。社民黨向君特·格拉斯鞠躬致敬?!痹S多德國網(wǎng)民在新聞網(wǎng)站留言,稱“德國又失去一名偉大的時代先鋒”,希望“君特·格拉斯安詳入眠”。
1927年10月16日,君特·格拉斯出生在波羅的海港口城市但澤,也就是今天位于波蘭的格但斯克。他的家庭位于工人聚居區(qū),父親經(jīng)營一家雜貨店,家境并不富裕,雜貨店的顧客大多很窮,經(jīng)常賒賬。童年時代,他生活在只有兩居室的公寓,沒有自己的房間,他曾說:“我姐姐和我把書和雜物放在房間的每個角落?!?7歲時,格拉斯入伍,先加入炮兵部隊,后來成為納粹黨的黨衛(wèi)軍一員。這段歷史伴隨他一生。1948-1952年,他成為石匠學徒,后來就讀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雕塑和圖形專業(yè)。入學前,他向學院介紹自己只受過一點教育,基本算文盲。據(jù)《明鏡》周刊報道,《鐵皮鼓》的手稿上就有許多德語拼寫錯誤。1956年,他和當時的妻子到巴黎,在那里開始寫作。1959年,格拉斯的處女作《鐵皮鼓》問世?!惰F皮鼓》在全球取得成功,銷量至今超過300萬,被翻譯成24種語言,并被拍成電影。之后,他又創(chuàng)作多部小說、戲劇、詩歌和散文,1999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2010年,他出版了人生的最后一本書——《格林的詞語:愛的宣言》。
格拉斯積極參與政治,被認為是德國的道德典范。他反對戰(zhàn)爭,要求德國對納粹進行徹底的反思。不過2006年,他在自傳中透露自己曾是黨衛(wèi)軍成員,引發(fā)德國輿論震蕩。一些評論稱,“道德法官”竟是“納粹幫兇”,“格拉斯無疑是個偽君子”。2012年4月,格拉斯發(fā)表題為《不得不說的話》的詩作,稱以色列“是對世界和平的威脅”,再次令世界嘩然。他當時被指責為“反猶主義者”,被以色列宣布是“不受歡迎的人”,禁止他入境,時任德國外長的韋斯特韋勒也撰文稱格拉斯的言論“荒謬”。
盡管受到爭議,格拉斯仍是德國文學的代表人物,受人愛戴。在生活中,他風趣幽默,熱愛爵士樂,還曾在法蘭克福書展上與朋友登臺獻藝。據(jù)格拉斯的朋友透露,格拉斯非常喜歡烹飪,喜歡品紅酒,但嗜煙如命。
全國德語文學研究會會長李永平13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2013年4月他曾去格拉斯家拜訪,當時他的氣色和精神狀態(tài)都還不錯,只是呼吸系統(tǒng)有些問題,說會兒話就要吸下氧氣。為了方便活動,格拉斯的吸氧管有好幾米長,他開玩笑說:“這就是我的一根長鼻子”。李永平說:“格拉斯其實還是有名的雕塑家,他帶我們參觀他的雕塑作品,表示特別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來中國展覽。他作品中的許多插圖也是自己畫的。我去拜訪他時,他正為自己的長篇小說《狗年月》做插圖?!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