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慧娟
(130703198403250024)
淺析非開挖工程學經(jīng)濟評價
孟慧娟
(130703198403250024)
非開挖技術—Trenchless Technology或No-Ding非開挖工程項目的工程費用主要決定于底層條件、工程量、所鋪設的管道類型和規(guī)格尺寸以及其他一些因素。本文分析了非開挖技術成本、預測非開挖技術的施工細節(jié)及成本控制、以及與開挖施工的對比。
非開挖技術項目成本
建筑工程管理中,往往僅重視生產(chǎn)和技術,而忽視了對成本的關注,在施工過程中不對成本加以控制,導致竣工結算時超出預算,難以彌補。將非開挖技術、生產(chǎn)、成本等各要素有機聯(lián)系起來,將其全部納入施工管理,成本將有大幅度控制。
1. 直接成本
直接成本指施工中直接消耗的費用,主要包括以下五項費用:
1)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和施工管理費用。對于任何一項管道工程項目,其直接的工程成本只是總的造價的一小部分,因此,即使項目的規(guī)劃、設計和施工管理費用增加10%~20%,對于整個工程項目的經(jīng)濟評價也沒有大的影響。
2)工程的施工費用。工程的實際費用最終決定于甲方向工程承包商以及所有的供應商所支付的費用,而不是投標的價格,這兩者之間通常會有很大的差距。
3)對已有設施的改造費用。當在城市道路下面施工時,對于開挖法施工,對道路下面現(xiàn)有管線和其他設施的改造將是施工成本構成的一個主要部分,有時可以占總成本的 15%。對于非開挖工程施工,雖然這類改造工作大大減少,但在開挖工作坑時仍然是必要的。
4)地面的復原費用。采用開挖法在道路下面鋪設較深的管道時,其對道路造成的損壞通常要比實際開挖的寬度大,而采用非開挖技術施工時,則對道路基本沒有影響,因此所消耗的道路地面復原的直接成本也非常有限。
5)交通轉移費。交通轉移費用主要包括相關交通標志轉移、交通警察的控制、廣告牌的制作等生產(chǎn)的直接費用,這些費用在進行成本分析的時候也必須考慮進去;但是,如果采用非開挖施工方法,這項費用可以大幅降低。
2、間接成本
有關工程間接成本的評價是非常復雜的。在過去,人們沒有對間接成本形成正確的認識并把他單獨列為成本項目。間接成本主要包括:1財產(chǎn)損壞賠償;2地下設施損壞賠償;3商業(yè)利潤損失賠償;4人員傷亡賠償。
3、社會成本
隨著社會的進步,由施工帶來的社會成本也漸漸被關注,主要指的是由此而引起的環(huán)境問題。所有在進行項目評價時應將這一確實存在的社會成本考慮進去。社會成本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1由施工引起的交通干擾和延遲;2交通事故幾率增多;公眾失去了舒服、平靜的生活環(huán)境;4給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如噪聲和振動等。
據(jù)統(tǒng)計,由開挖法污水管道施工引起的交通干擾和延遲而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可以達到幾倍于工程項目的直接成本,對城區(qū)地下設施施工現(xiàn)場的研究表明,社會成本和直接成本的比率通常在0.1~10.5范圍內(nèi)。在一項特殊的研究中,14個施工現(xiàn)場的社會成本和直接成本的比率平均值為3.0;最近一項對10個施工現(xiàn)場的研究表明,社會成本和直接成本的比率在0.5~5.0之間變化,平均值為1.3.
進行非開挖施工項目成本預測的基本方法是編制資源消耗表,這里所說的資源包括人力資源、設備、材料和工期等。要正確地進行成本預算,必須首先對所選的工藝方法和設備性能進行充分的了解。整個過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要明確在成本預測中所涉及的工作項目,應以施工圖紙、現(xiàn)場勘查報告以及相關的施工規(guī)范為依據(jù),同時,對于任何可能對施工造成影響的不利因素(如狹小的施工空間等),都應加以注明。
第二步和第一步直接相關,確定工作實施的方法,其中包括設備的選擇(所選施工設備應和地層條件、工作坑的構筑、管道的類型和尺寸相適應),施工場地的大小和位置顯然要對上述施工方案產(chǎn)生影響。
第三步是制定施工程序并對主要施工活動進行合理的資源配置。在所需的施工材料中、管材的數(shù)量等是比較直觀的,其他的設備(如吊裝設備、動力設備)則應根據(jù)技術的需要(如載荷的大小或現(xiàn)場布置等)進行確定。施工人員在技術和人員數(shù)量上的配備可參照類似的工程項目的實際經(jīng)驗和操作方法進行。對施工時間的配置,也應根據(jù)實際經(jīng)驗,按照在第一步中所列出的工作項目進行評價。
第四步是預測并得出項目的直接成本,再加上現(xiàn)場管理費和保險費(通常用直接成本的百分比表示)即得出工程項目的總的成本。另外,有時還可以加上由于未知因素所造成的意外事故而發(fā)生的費用。
采用傳統(tǒng)的開挖法鋪設管道時,若管道埋深超過 1.5~2.0m,由于需要對地層進行支護或要對地層進行降水處理,同時需要更多的人力作業(yè),機械設備的生產(chǎn)效率受到限制,所以,施工成本則開始大幅度增加;甚至對于埋深較淺的鋪管作業(yè),如果管道直徑超過DN300mm,其施工成本也會明顯增加。
對于埋設深度在4~6m的污水管道,將會由于大量的開挖作業(yè)和支護作業(yè)而導致施工費用的大幅度增加。在土質(zhì)條件比較差的條件下,如果開挖深度超過4m,施工中的支護費用很容易就達到大直徑管道施工費用的 30%;如果類似的施工作業(yè)是在繁華地段進行,施工費用往往會成倍增加,工程的附加費用通常由很多因素引起,但主要因素如下:(1)人工開挖作業(yè)量所占比例較大;(2)需要對其他地下設施進行保護;(3)需要對開挖的地面進行臨時和永久恢復;(4)工作空間受到限制;(5)需要考慮車輛和行人的通行。
采用開挖法在道路下面鋪設管道時,各部分施工費用的比例關系為施工準備3%,路面的破壞與修復31%,土方工程39%,降水8%,人井施工7%,管道鋪設12%。與微型隧道管道施工相比,在開挖法施工中的永久結構(如管道、工作井等)所占的施工費用則大幅度下降,而像開挖和道路復原這樣的臨時性工作則占用了大量的工程費用。
在比較繁華的地段進行管道鋪設時,由于開挖法的成本過高,從綜合方面考慮,應采用非開挖施工方案。英國約克郡水務公司總結了可以考慮采用非開挖施工技術進行污水管道鋪設的一些條件,這些條件可以具體列舉如下:1)管道埋深≧4m;2)在交通流量較大的繁忙道路下面施工;3)上部或臨近有地下管線時;4)不穩(wěn)定的地層條件;5)在地下水位下施工;6)地層移動具有危害性時;7)在環(huán)境敏感地區(qū)施工;8)在社會敏感地方(如花園或公園等);9)在工業(yè)和商業(yè)區(qū)域。
如果在上述因素中有任何兩個因素占主導,則應考慮采用頂管或者微型隧道技術。根據(jù)約克郡水務公司的經(jīng)驗,如果施工深度≧4m,特別是管道的直徑也≧DN500mm的同時,微型隧道和頂管技術特別具有競爭力。
在柏林,大約40%的污水管道是用微型技術施工的;自1985年后的大約10年中,采用這種方法鋪設的管道總長度約 100km。柏林在大量的實際施工中總結出了大量施工經(jīng)驗,即在混凝土和瀝青路面下施工時,采用微型隧道工法經(jīng)濟上比較合算的施工深度略大于2m。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原有的開挖時地下管線施工方式受到限制。實踐證明,非開挖技術是一項技術先進,實用性強,適用面廣,效益好的施工技術。非開挖技術的推廣,對加快城市基礎建設,保護城市環(huán)境,控制項目成本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深遠意義。
[1]葉建良,蔣國盛,竇斌非開挖鋪設地下管線施工技術與實踐[M]武漢:中國地質(zhì)大學出版社,2000,3
[2]顏純文,蔣國盛,葉建良,非開挖鋪設地下管線工程技術[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
[3]劉珍,張雅春,馬寶松,開拓應用HDD下水道更換市場 [J] 。非開挖技術,2005.(02):6-10.
TU723
B
1007-6344(2015)08-01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