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林
在遼寧省撫順市望花區(qū)的鋁北社區(qū),一說起惠恩寶來,那真是隔著窗戶紙吹喇叭——名聲在外。別看老爺子都八十歲了,卻仍堅持發(fā)揮余熱,利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識為大家伙兒排憂解難。就為這,大家便親切地叫他“講法律的老惠”。特別是最近,他又掌握了遠教手段,這下“講法律”講得是更明白到位了。
要說惠恩寶,那可不是一般人,作為中國法學會的資深會員,自打從撫順鋁廠法律室主任退下來以后,熱心公益的他,身退心不退,當起了社區(qū)的義務法律顧問。從那時起,只要是周末或節(jié)假日,他就在社區(qū)廣場上擺開小桌,對居民進行普法宣講,并解答他們的法律咨詢。這日子一長,大家都夸“老惠講法律就是講得透”,每當聽到這句話,他心里總是美滋滋的。
但隨著新法律法規(guī)的不斷出臺,老惠的法律慢慢就有“講不透”的時候了。這不,2010年的一天,老惠照例擺開桌子、拉開架勢為居民普法呢,居民王效國急匆匆跑來了:“惠律師,我剛在電視里看到說《物權法》開始實施了,你說說這個法對咱老百姓到底能有啥影響?”這一下就把老惠造蒙了。自己都退休十多年了,《物權法》是剛出臺的,他最多就是看看條條,哪知道那么多啊,但也不能和大家瞎講啊。看著他張口結舌的樣子,王效國失望地嘆了口氣。這下老惠的臉騰地就紅了。還好旁邊站著的社區(qū)書記苗鳳清及時解了圍:“這法剛出來不久,老惠可能還沒太掌握,不過咱社區(qū)的遠教平臺上肯定有。”于是大家到社區(qū)站點一看,還真在平臺上找到了《物權法》的解讀講座,總算回答了老王的疑問。
回到家里,老惠有些上火了:是啊,時代在前進,法律法規(guī)不斷更新,自個卻還在吃老本,這以后還咋為大家伙兒服務?這時他忽然想起了在站點的那一幕。對啊,自己何不用遠程教育充充電呢。他緊忙跑到社區(qū)站點,在管理員的指導下,找到法律類的課件如饑似渴地看了起來,越看是越興奮:這遠教平臺上的法律內容也太全了,有最新法律介紹、有法律背景解讀、有法律深層剖析……老惠暗下決心,以后就靠遠教來為自己撐腰了。
從那一天起,老惠就成了站點的常客,一有時間就到站點來充電。別說,這電沒白充。社區(qū)居民石慶芳夫婦都八十多了,總擔心以后沒人管,就把寶押在了老姑娘石紅身上,把房子過戶給了她。這下其他兩個子女不干了,成天和老兩口吵鬧。老石夫妻沒辦法,就請老惠幫著出主意。要是以前啊,《繼承法》的變更老惠還不大掌握,但自打迷上了遠教,老惠就能給這老兩口掰扯得一清二楚了:“你這樣做是不懂法。按《繼承法》,三個孩子都有繼承權,當然也都有贍養(yǎng)你們的義務,你倆還整這景干啥?”在老惠苦口婆心的勸說下,老石兩口子寬了心,和三個孩子簽訂了分配協(xié)議,言歸于好了?,F(xiàn)在這老兩口一見老惠就謝個沒完,老惠卻笑著說:“要沒遠教幫我,我也不懂咋給你們支招兒呢。”
隨著和遠教的感情越來越厚,老惠又有新想法了,他覺得站點里面啥高科技都有,也是個宣傳法律不錯的陣地。于是他除了照例在社區(qū)廣場上擺小桌以外,還在站點弄起了課堂,抓住一切機會利用多媒體大力宣講起法律知識。這不,社區(qū)有個關淑玉,老伴去年去世了,留下了1萬塊存款;由于不知道密碼,老關是怎么取也取不出來。老惠知道這事后,立馬帶著老關到了市公證處,通過辦公證把存款順利拿到了手。這還不算完,他又在站點辦了一期法律講座,專講老關這事。那一天,站點來了一百二十多個居民,把屋子擠得滿滿的,老惠在上面講得神采飛揚,居民在下面聽得聚精會神。最后講座大獲成功,而站點干脆把“老惠講法律”當成了保留節(jié)目,只要有機會,就請他來站點“講一講”。
這就是“講法律”的老惠的故事。怎么樣,你們聽出來遠教的威力了吧?老惠自己都說了:“以后啊,我要把遠教學得更透,好繼續(xù)為大家伙兒講好法。”相信有遠教的幫助,老惠一定能心想事成。
(作者單位:遼寧省撫順市委組織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