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苗族史詩觀止

      2015-04-03 06:42:51韋文揚
      貴陽文史 2015年2期
      關鍵詞:史詩苗族文化

      韋文揚

      我不是做學問的,所以我特別敬佩做學問的人。尤其是做苗學領域學問者,你不但要做學問,你還得懂苗語,識苗文。由于苗族過去沒有文字,所有歷史基本沒有文字記載,苗族文化的傳承都靠歷代口傳,要收集苗族文化,就得到山寨田間,就得到苗族同胞中去。我由于從事苗族題材文學創(chuàng)作,這就少不了和苗學學者們接觸,向他們求教,和他們一道喝酒。聽說一文先生和今旦老師新出了一本苗族史詩方面的專著,我猴急地跑到一文先生就職的都勻黔南學院去向他討要。醉歸時,抱回來一部沉甸甸的巨著——《苗族史詩通解》。

      上世紀80年代,我剛從部隊轉業(yè),就有幸參加了由“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貴州省分會”(貴州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前稱)舉辦的“貴州省苗族民間文學講習會”,開始接觸“苗族古歌”和“苗族史詩”。過去不會苗文,學太長的歌都用漢字代音記錄,有不少的苗語音漢字沒有,漢語拼音也拼不出,就得用一段話注釋那個語音的意思,很麻煩。學會了苗文下到苗寨里去搜集整理苗族民間文學資料,用苗文記錄就方便多了。那次我們搜集的資料,省民協(xié)出了好幾個《民間文學資料》集。省民協(xié)從1957年的2月開始出《民間文學資料》第1集,到1982年我們參加搜集時出到第53集,而后我又得到1985年5月出的第67集。那時,我對“苗族古歌”與“苗族史詩”有一點體悟,卻也只是熟知一些經驗性和常識性的名稱而已,要把熟知的名稱上升為真知的概念,那就得做學問了,于是我改了行。

      苗族史詩從發(fā)現(xiàn)、出山到當作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來對待,時間跨度也有1個多世紀了。按一文先生在代前言中的追溯,在1896年前后,英國傳教士克拉克與黃平籍苗人潘壽山合作,記錄了苗族史詩中的《洪水滔天》、《兄妹結婚》以及《開天辟地》中的一些篇章以后,苗族史詩的內容開始為外人所知。1941年3月出版的《社會研究》第20期,發(fā)表了陳國均《生苗的人祖神話》一文,記錄了現(xiàn)今貴州省從江縣下江鎮(zhèn)流傳的苗族史詩中的“十二個蛋”、“兄弟分家”、“洪水滔天”的內容。它是目前所見最早發(fā)表的苗族史詩詩體譯文。此后苗族史詩的內容就像春天的嫩芽出土,但不能分辨其名。

      上世紀50年代是整個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春天,政府發(fā)出“搶救民間文學”的號令,文化工作者搶救的干勁決不亞于當時的“大躍進”運動。1956年,馬學良、邰昌厚、今旦3位學者共同發(fā)表的《關于苗族古歌》一文,為苗族古代歌謠總體定了個專業(yè)名稱,此后得到廣泛引用。同時對“苗族古歌”與“苗族史詩”專業(yè)名詞的論證一時注家蜂起。又是馬學良和今旦兩位學者首先提出“苗族史詩”這一專業(yè)名稱和概念。他們在1983年出版的《苗族史詩》代前言中解釋道:“如同許多少數(shù)民族一樣,苗族群眾向以歌唱的形式來頌揚祖先的豐功偉績,因此過去習慣稱之為《古歌》或《古史歌》。這些詩歌詳盡地記載了苗族族源,古代社會狀況及風俗人情等等,苗族人民把這些詩歌看成自己形象的歷史,所以我們認為稱之為《苗族史詩》更為恰當?!?/p>

      “苗族史詩”不是經驗性的名稱,而是規(guī)定性的概念系統(tǒng)。苗族史詩存在數(shù)千年,中國文化史視若罔聞,借用黑格爾的說法就是:“有之非有”、“存在著的無”。就像一塊金礦,它就擺在路上,沒有這方面知識的人,天天從它上面踩過去,視而不見也等于沒有,因為他看不見財富。同樣,“有之非有”、“存在著的無”對做“苗族史詩”的學問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笆吩姟笔怯邢到y(tǒng)理論的,但苗族史詩具特有的歷史和特有的思維方式。這實際上要求做“苗族史詩”學問的人,在發(fā)現(xiàn)理論概念的同時要創(chuàng)新理論思路。因此,有沒有閱讀文本和觀察現(xiàn)實的相應的概念系統(tǒng),掌握了多少、什么樣的參照物,直接決定做學問的水平。

      概念作為認識的階梯和支撐點,是閱讀文本和觀察現(xiàn)實的理論前提。諸多的苗族學者在漫長的文化進程中求證著這個概念?!睹缱迨吩娡ń狻返淖髡邽榍蟮靡粋€真實的“苗族史詩”理論概念,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為之苦苦求索幾十年,從苗族史詩的界定,篇章的構成,流傳地區(qū)、基本句式、韻律特點、敘事主題、演述傳統(tǒng)等作了大量研究。不僅僅閱讀不同時期和地區(qū)的文本,還調研了不同地區(qū)的民間歌師,考察他們對苗族史詩的界定和看法。研究的態(tài)度是一把剔骨刀,即解離所有的對象,也包括自己以前的見解。這樣,苗族史詩的特點含義才被排他地、科學地、完整地求證出來。

      今旦老師是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最早一批開創(chuàng)苗學的鼻祖之一,我不僅讀他的作品,80年代還聽過他的課,受教受益頗深。他們這一代人所作學問大都有切身體驗,很注意學養(yǎng)的高度和民間的深度,他對苗族文化的建樹對我們后學可謂高山仰止。他們搜集整理的文本和研究成果,為后來者鋪墊了基礎。

      我讀過許多中間代的苗學者有關苗族文化研究的著作和文章,感覺有太多的空對空,從理論到理論;要么就是一切以漢典籍為準,要么就是排斥漢典籍的東西,要么就是生拼硬湊的“硬對硬”……苗族的文化是活態(tài)的,根本還在民間,他們沒有搜集整理的體驗,沒有深入生活,沒有切身體悟,讀那些標本式的東西味如嚼蠟。有很深歷史淵源的東西被他們輕描淡寫、東拉西扯地那么一弄,成了像現(xiàn)代人仿古做舊一樣的贗品。

      吳一文先生是70后出生的苗學新銳,后生可畏!我最早系統(tǒng)讀他的著作是他和覃東平合著的《苗族古歌與苗族歷史文化研究》,這部著作給我煥然一新的感覺,為之豁然開朗。這是苗族文化研究的一種新氣象,它思路開闊,苗典與漢典,苗俗與漢俗,古與今,物與典、歌與俗都能融會貫通。其語言清新貼切,讀了很受啟迪。個中緣由是什么呢,現(xiàn)在讀了這部大作,我漸漸明白了:苗族是個古老的民族,而且苗族五千年來基本上在遷徙,內部沒有什么朝代與政權的更迭交替,不像漢族那樣,幾百年就改朝換代,一換朝代就勢必有文化更新。歷史沒給苗族創(chuàng)新文化的機會,因此保留的古老歷史文化習俗很多,很多你不敢想象的東西至今仍然在民間活態(tài)地運行著,有的雖然變異了,但依然找到其變異的軌跡。苗族文化古老的程度,我舉一個最近的例子:著名作家阿城在其新著《洛書河圖·文明的造型探源》里認定,傳說中的洛書即九宮圖,它的異形符保存在苗族的鬼師服飾圖案中。天極即北極星,是上帝神,它的形象保存在苗族服飾圖案中,而在商、周的青銅器中,它的符形由盛而衰,隨王權的長消而存。證明了苗族服飾圖案直接傳承自新石器時代,是罕見的上古文明活化石。阿城先生指出:(苗族圖案)“從圖案的造型結果來看,一是文化內涵太豐富,二是已經超過了二方連續(xù)、四方連續(xù)的圖形構造。它們絕不是民間藝術,而是高度文明的結果。”他就是用從自黔東南臺江、雷山、黃平等地收集來的苗繡圖案與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紋、青銅造型對比,得出的結論。

      《苗族史詩通解》與之有異曲同工之效,同樣具備這種透視功力。我以為作者取“通解”一詞很大氣。大氣,首先是志存高遠,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博大的人文情懷。開端的大氣就是在基礎性的、根本性的問題上形成自己的基本理念和解釋原則?,F(xiàn)在我們可以說,它的價值不僅僅在匯總和研究出準確的概念系統(tǒng),最重要的貢獻是對所有史詩的詞匯注釋,也就是“通解”。《苗族史詩通解》的注釋永久地保留了史詩的原意和深意。沒有注釋,這些東西將來會變成無人明白其意的“天書”。為了做到通解,作者在追溯典源和疏通文義上花費了極大氣力,其注釋詞匯索引有34頁、2200余條之多,征引眾家苗族經典以??薄W髡咚髯⑨屢悦缱褰浀錇閾?jù),解釋典故注重源頭,不時逐字句稽考詞語的始源與流變,疏通古人與今人、今人方言之間的音意、在詩歌與口語煉句理解上的種種障礙。作者最基本的解釋原則就是深入苗族史詩的原生態(tài)民間,到原生態(tài)的土地上去追問、去體悟、去提煉出通解。這樣,就連古人的語氣、語調,古人的血脈溫度我們都能體察到。每一首史詩都有無數(shù)的典故、習俗、禮儀來通解之,每一首史詩的通解都能為你展示一出活態(tài)的古代苗族生活情景劇。劇情結構、語言色彩、人物性格,甚至游戲規(guī)則都活靈活現(xiàn)。我在閱讀時,甚至忘掉回頭去讀史詩正文,陷入一條條注釋和一個個典故之中,那就是古代苗族生活場景,你會聯(lián)系到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個習俗、某件工具、某種植物,仿佛我們正和與遠古的祖先們在交接儀式之中——我領略到苗族史詩是一部名副其實的苗族社會百科全書,《苗族史詩通解》則是活態(tài)的苗族百科的史詩。

      《苗族史詩通解》的作者能把苗族史詩通解得如此豐厚敦實,有其得天獨厚的背景與環(huán)境。從后記中得知,作者的家族是個苗族歌師的家族。一文先生在很小就從爺爺、爸爸那里聽唱苗族史詩,自此開啟了他的史詩情緣。他的父親就是本著作的第二作者今旦老師,是原貴州民族出版社總編輯、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資深專家。他的母親、他的舅舅們,都是苗族歌師,他既是歌者,又是研究者,他自然就深得其中三昧。這個龐大的苗族文化大家庭,本身就是個苗族文化的寶庫,本身就具備權威性,本身就是苗族文化的守望之家、學問之家。

      再次說到做學問,我想起曾讀過著名哲學家葉秀山寫過一篇《讀那些有讀頭的書》的文章,記得文中說過,你給黑格爾提問題,可以一直提問下去,他總有話回答你。那么學問家們的文章、著作能給讀者回答多少問題呢?學問家自己心里有數(shù),讀者心里更有數(shù)。《苗族史詩通解》回答了我很多問題,為我破解很多苗族古今社會的謎團。我毫不夸張地說:《苗族史詩通解》是一部苗族古代社會的大學問經典,有讀頭。

      (作者系貴州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國家一級作家)

      猜你喜歡
      史詩苗族文化
      苗族蠟染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2013史詩之戰(zhàn)
      NBA特刊(2018年17期)2018-11-24 02:46:06
      誰遠誰近?
      史詩表演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40
      盛大節(jié)慶——苗族牯藏節(jié)
      史詩
      中華奇石(2017年4期)2017-06-23 08:04:34
      苗族民歌
      長征 偉大的壯舉 永遠的史詩
      中國火炬(2016年10期)2016-05-03 06:34:44
      东方市| 周至县| 宁都县| 应城市| 太和县| 昭平县| 从江县| 镇沅| 龙陵县| 威宁| 新疆| 尤溪县| 东兴市| 湾仔区| 沿河| 安康市| 韩城市| 改则县| 新邵县| 岱山县| 南京市| 芮城县| 汉阴县| 信阳市| 巴彦县| 平泉县| 玛曲县| 砚山县| 乐平市| 山阴县| 合作市| 台山市| 黑山县| 怀安县| 丰都县| 沁水县| 姜堰市| 乐山市| 大同市| 电白县|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