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顯潔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廣西 南寧 530022)
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探析
桑顯潔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廣西 南寧 530022)
應用文是現(xiàn)代社會人們生產(chǎn)、工作、學習、生活實踐中,用來辦理實際事務、處理實際問題的一種工具。目前高職院校中普遍開設了應用文寫作課程,但是教學中卻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文章從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教材與教師方面對應用文寫作課程提出了相應的幾個設想。
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應用文是人類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的一種文種,是人們傳遞信息、處理事務、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應用文還用來作為憑證與依據(jù)。隨著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交流越來越頻繁,使用應用文的機會也日漸增多。而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為了適應未來職場上的激烈競爭,更應該掌握應用文寫作技能。
就目前情況來看,雖然應用文寫作是我國高職院校開設較為普遍的一門課程,但據(jù)筆者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不容樂觀。從簡單的一封邀請信、一篇總結、一則通知、再到一篇畢業(yè)論文,學生們往往出現(xiàn)思路不清、表述不清、文筆不暢的情況,常常伴有語法、修辭的錯誤,錯字、別字通篇存在,寫作結構、格式不規(guī)范等毛病也時常出現(xiàn),這樣的寫作水平恐怕難以勝任今后競爭激烈的工作。
2.1應用文寫作課程設置的邊緣化
作為以培養(yǎng)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高等技術人才為目標的高職院校,有些高職院校對應用文寫作教學不夠重視,有的將之當做附庸,只存在于一些財經(jīng)類等偏文科專業(yè),而其他類似于計算機、土木、農(nóng)業(yè)等理工類專業(yè)并沒有設置應用文寫作課程;有的院校甚至不開設本門課程。在課時的安排上,有的職業(yè)院校的應用文寫作課程安排了60~80課時,比較合適。而有的學校因專業(yè)特色,課時只保留了30課時或30課時以下,造成了課時量不夠教學的情況。應用文寫作涵蓋了大量寫作知識,并要求有足夠的時間練習。如此一來,教師教學時間不足,學生練習量短缺,很難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
其次,許多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課程采用大班授課,由于學生人數(shù)較多,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即小部分人會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大部分學生則變?yōu)橐粋€“旁觀者”,寫作課變成了“擺設”。
2.2教師師資難以滿足教學需求
應用文學寫作的教師大部分來自中文類或教育類的應屆畢業(yè)生,有一定的寫作技巧和理論知識儲備,但大都沒有在行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擔任過行政文秘工作,所以沒有應用文使用的實踐經(jīng)驗,有時只能是一知半解。在教學中往往出現(xiàn)敷衍了事,或者講解不清、重難點把握不當?shù)默F(xiàn)象。而教學方式采取填鴨式、滿堂灌的形式,無法與實際工作情況相結合,無法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最終造成“教師難學,學生厭學,教無效,學無用”的局面。
有的院校安排的應用文寫作教師比較隨意,不是來自中文類專業(yè)的學生。這些教師自身缺乏相應的寫作理論知識,又缺乏很好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提筆不能寫作,更會出現(xiàn)胡亂上課的現(xiàn)象。
2.3教學模式與教材的陳舊化
現(xiàn)階段的應用文寫作教學都采取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寫作理論和寫作訓練兩個模塊,以文體介紹為引領和組織教學過程。教師先講解寫作知識,后組織學生進行文體寫作訓練?!斑@種模式希望通過理論模塊實現(xiàn)寫作知識的儲備,認為講過知識后學生就能學會寫作,結果造成了寫作知識傳授的‘空對空’,而訓練模塊也因為缺乏一個具體的載體導致寫作實訓也常常‘空對空’。寫作知識與寫作實踐之間存在的關系學生過后并不清楚?!盵1]
在教材方面,市面上的教材五花八門,魚龍混雜,內(nèi)容雷同,缺乏新意,對于實踐教學作用不大。筆者查閱過大部分教材,許多教材采用的一般模式是“例文展示——文體知識講解——實地演練”等三大部分。模式單一,上課易造成學生疲倦。其次,教材案例選取不夠新穎,距離學生現(xiàn)實生活較遠,比如在“計劃”教學中,教材選取的例子如《2011-2012第一學期財經(jīng)科工作計劃》等等,選取內(nèi)容學生沒有接觸過,導致學生認為應用文其實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難以激起學習興趣。又如在求職方面,許多教材忽略了“簡歷”,只出現(xiàn)了“求職信”,即使出現(xiàn)了簡歷,選取的例子也乏善可陳,給出一個相應的模板,讓學生套用。應用文源于生活和實踐,學生接觸到這樣的題材之后,普遍認為很陌生,感覺應用文寫作很吃力。
2.4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興趣不高
多數(shù)學生認為自己經(jīng)過十多年中小學語文的學習,寫作技能不差,故對該門課程的重要性沒有深刻認識。而平時學生接觸社會較少,缺乏社會閱歷,對應用文寫作的概念僅僅停留在如請假條、校園通知等文種上,對其他文種比較陌生。加上前面所述教師上課理論過多,實踐較少的“填鴨式”教學模式,教材的陳舊,大班授課制,更加使學生對應用文寫作感到厭煩,一上課就睡覺,看其他專業(yè)書本,甚至逃課。
針對在應用文學寫作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筆者認為要培養(yǎng)出真正適應生產(chǎn)、建設、管理、服務一線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高職院校的應用文寫作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3.1改變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課程的認識
隨著當今社會向著科學化、規(guī)范化、法制化發(fā)展,應用文寫作也應像計算機、外語一樣,作為每一位現(xiàn)代人才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必須給應用文寫作樹立一個全新的理念,各大高職院校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如在每年新生的入學教育中根據(jù)不同專業(yè)的性質和特點,比如財經(jīng)類的經(jīng)濟應用文類、理工科專業(yè)的科技應用文、畢業(yè)生的實習報告、畢業(yè)論文等方面去分析開設應用文寫作課程必要性,強調(diào)其重要性,使學生對應用文寫作有一個新的認識;同時為了結合應用文學寫作實踐性強的特點,可在大二、大三兩個學年按照實際教學情況開設應用文寫作課程,利用大二學生進行行業(yè)頂崗實習的機會,完善簡歷、實習報告等寫作;利用大三學生畢業(yè)實習的設計思路,完善畢業(yè)論文的寫作,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應用文寫作是自己走向社會的必備技能。
3.2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校需大力培養(yǎng)“雙師型”教師隊伍
應用文寫作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時間限制,只注重于上課,而自身寫作能力卻日漸下降。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文學素養(yǎng),廣泛涉獵法學、經(jīng)濟學、心理學、哲學等方面書籍;經(jīng)常閱讀大量寫作、教育相關的報刊雜志,比如《秘書之家》、《寫作學》等,補充寫作知識和技巧,積累一手新鮮素材;“給予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平日里教師要堅持寫作,不斷提高自身寫作能力。
如今的教師雖有過硬的理論知識,但大部分人缺乏實踐經(jīng)驗。所以教師必須重視社會實踐,在實踐中增加自己的閱歷。打造“雙師型”教師是建設優(yōu)秀高職院校教師隊伍的必經(jīng)之路。學??筛鶕?jù)實際情況,利用教學期間或寒暑假時期,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去黨政機關和其他企事業(yè)單位進行掛職鍛煉,或安排部分教師到本校的相關職能崗位上兼職,充分接觸應用文文體,積累教學案例。
3.3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多用新穎案例化解教材陳舊
傳統(tǒng)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令教師與學生都感到沉悶,要想打破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應在教學模式上下足功夫,可以利用以下幾個教學手段改善課堂,提高學生興趣與學習主動性。
加強實訓,勤寫多練。應用文寫作能力并非一蹴而就,教師必須在課堂上讓學生勤寫多練,找出自身不足。筆者一般安排1個課時講授理論知識,1至1.5個課時進行寫作訓練。在實際教學中,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專業(yè)特點,有的放矢地設計訓練內(nèi)容。比如旅游專業(yè),需強化導游詞寫作;市場營銷專業(yè)學生,重點要求市場調(diào)查報告等經(jīng)濟類文章寫作。課堂練習除了整篇練習之外,還應該加入小練習,比如標題的撰寫;公文用語改寫,病句修改等,讓學生完全沉浸在應用文寫作的環(huán)境中。
采用任務與情境相結合。情境教學,就是利用不同文種的寫作目的和要求去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2]。任務式教學,就是以任務(task)為組織單位的教學?!叭蝿铡笔侵附處熢谡n堂上布置具體的任務讓學生完成,這個過程就是學習過程,最后老師以任務完成的效果來評定學習成就。任務式教學講究三個環(huán)節(jié),即任務前、任務中和任務后。任務前教師要將所有的任務要求明確布置給學生,任務中教師需時刻檢測學生,防止出現(xiàn)錯誤,任務后教師對整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評價。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例如講解經(jīng)濟合同時,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分別代表兩家公司,教師可布置將任務下發(fā)要求學生對一個合同中的“標的”進行洽談,學生模擬公司洽談業(yè)務場景,商討中將所有的合同寫作要素進行歸納整理。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對各小組疑惑之處進行解釋,并做好記錄。在情境模擬結束后,教師針對任務實施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點評。這樣一來,枯燥呆板的合同寫作變得生動新穎,學生也興趣盎然地收獲了知識。
采取小班授課制。在學生人數(shù)上進行把控,并在教學之初安排學生以小組形式完成課堂練筆。每次課堂練習抽查每小組中2~3位同學的習作,避免學生出現(xiàn)“偷懶”現(xiàn)象。
而在教材方面,多采用來源于日常生活的案例,可從掛職鍛煉、報刊雜志、往屆學生等方面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由具有典型性的例子。也可組織學生一起自編教材,化解當前教材的陳舊與枯燥。
3.4改變考核方式
傳統(tǒng)的應用文寫作課程是考查課,并不是考試課,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重要性。而考核結果往往只通過教師在期末給出一道題,或出一份試卷獲得,學生只應付了事,考過即忘。應用文寫作并不是一門“術”,而是一項技能,所以應用文寫作考核方式可轉變?yōu)槠綍r變現(xiàn)與期末測試相結合的方式。
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由學生小組來講授某一個應用文文種的寫作,教師在結束點評,指出不足,這可算作平時成績。而學生通過課下收集資料,做課件等過程,充分了解和熟悉了各文種的寫作理論知識。這種方式相對于教師講授,學生更易于吸收知識。期末測試可按照傳統(tǒng)形式,利用測試題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
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曾說過:“大學畢業(yè)生不一定會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睙o論在高職院校還是更高層次教學培養(yǎng)中,應用文寫作都應當?shù)玫街匾?,而不是淪為教學擺設課程。通過教學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能打造出人文素養(yǎng)與技術能力雙優(yōu)人才。
[1] 何潔.對高職應用寫作改革的建議[J].交通職業(yè)教育,2004, 4(2):45,52.
[2] 王養(yǎng)正.基于寫作過程的應用文寫作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yè),2010,10(17):133-134.
[3] 周彤.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探討[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18(3):57-59.
Teaching reform of practical writ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Practical writing is a tool that people life, work, study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used to dealing with the actual, dealing with practical problems in modern society. At present, mos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s establish this course, but in the actual process emerged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will raise some reform proposals which from the curriculum setting,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aterial and teach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practical writing; teaching mode and means; teaching reform
G642.3
A
1008-1151(2015)12-0135-02
2015-11-11
桑顯潔(1989-),女,廣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教師,研究方向為應用文寫作、漢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