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
俄羅斯套娃是俄羅斯特產的木制玩具,一般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最多可達十多個,通常為圓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最普通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這也成為這種娃娃的通稱。最早起源于莫斯科以南70千米的古鎮(zhèn)扎郭爾斯科的套娃,融入了世世代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繪畫技巧以及俄羅斯民族文化的精華,受到了各國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喜愛。
套娃是在18世紀初從日本傳入俄羅斯的,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相傳有兩家表親相鄰,表兄妹童年相伴長大,后來表兄遠走他鄉(xiāng),由于思念家鄉(xiāng)的表妹,每年續(xù)做木娃娃,一年比一年做的娃娃大,數年后,他回到了家鄉(xiāng),將娃娃送給了表妹。人們紛紛模仿并稱其為套娃、吉祥娃娃。
后來經過俄羅斯人的不斷琢磨和完善,有了今天形態(tài)各異、制作精美的套娃,而且成了特有的俄羅斯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第一個俄羅斯套娃出現在19世紀末期,但在眾多的具有典型的俄羅斯特色的事物中它卻得到了空前的認可,成了俄羅斯民間藝術的象征。俄羅斯套娃的前身是日本本州島的以一個叫弗庫魯馬的佛教圣者為形象的日本玩偶娃娃,這種玩偶娃娃一個套一個連套了好幾個。日本人認為本州島上第一個做出這種玩偶的是一個俄羅斯僧人。
俄羅斯套娃的制作工藝十分考究,單單木材的準備就頗費時日。萊姆樹、樺樹是制作套娃的理想木材,一般在初春時節(jié)樹木中富含汁液的時候就把樹砍倒,剝去樹皮,只剩少數幾環(huán)樹皮以防止木材開裂,然后通風晾干。如果做中等尺寸的娃娃要晾兩年,而如果做15件套的娃娃,每個娃娃的內壁要做得很薄,對木材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一般要晾5至6年。最后還要經過楦空、燙花、鑲金等工序。算起來,每個娃娃要經過15道工序,大小都不用工具測量,而是藝術家們憑感覺和經驗而定,他們獨特的手工設計使套娃們變得與眾不同,普遍受到大家的喜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現在套娃人物造型已超出傳統(tǒng)“村姑”的范圍,變得越來越多樣了,演藝名星、 NBA球星、甚至領袖人物,都可以成為套娃的形象。時下最流行的一套人物套娃是從前蘇聯時期開始的領導人,最里面的一個是列寧,接著是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套在最外面的一個是普京總統(tǒng),讓人觀之忍俊不禁。
要買套娃,看這里!
秘籍一:看價格。這個無須多言,手工制作的肯定要比機器批量生產的貴。如果你擔心自己不具備“慧眼”,那么到正規(guī)的商店購買,雖然可能要多花點錢,但至少買得踏實。
秘籍二:看工藝。純手工上色的套娃,摸起來不夠光滑,有凹凸感;而用機器噴色的套娃,則光滑很多。這就如同我們在木門上用刷子刷漆和用噴槍噴漆產生的差異一樣。
秘籍三:看選材。套娃是用木材制作的,好的木材能夠保證套娃經過多年之后依舊完好,而不至于開裂或者變形。在挑選時,要選擇用整塊木頭制作的,沒有裂痕或拼接的痕跡。
秘籍四:看底部。由名家制作的俄羅斯套娃,制作者都會在最外面的那個套娃底部標注出這套套娃的數量,并簽上自己的名字。這是最最簡單而有效的鑒別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