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鄭谷與姚賈詩風(fēng)之比較

      2015-03-20 15:10:32楊思雨張春玲
      長春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 2015年1期
      關(guān)鍵詞:鄭谷詩風(fēng)律詩

      楊思雨,張春玲

      (1.長春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吉林長春130032;2.空軍航空大學(xué)人文社會科學(xué)系,吉林長春130022)

      晚唐時期詩壇的詩作風(fēng)氣龐雜,詩作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流派:一是元稹、白居易一派的延承,以民生的疾苦為主要內(nèi)容;二是溫庭筠、李商隱這一派系的延承,將重心放在艷情聲色中;三是賈島、姚合一派的延承,以避世心態(tài)和對世事的淡漠態(tài)度為主要內(nèi)容。

      一、背景比較:僧侶苦吟與書香門第

      鄭谷是晚唐時期著名詩人,生于唐僖宗時江西袁州的書香世家,其父兄皆為詩人。在父兄影響下的鄭谷,七歲便可成詩。初年屢試不舉,后于唐僖宗光啟三年中進士,官至都官郎中。至唐乾寧年間,鄭谷辭官歸隱于仰山。

      姚賈詩派主要是姚合、賈島二人,都生于中晚唐時期。姚合生于鐘鼎之家,脈承吳興姚氏,是名相姚崇的曾侄孫。姚合追求閑逸,好結(jié)交文人雅士,官至秘書監(jiān)。賈島與姚合同歲,在詩作上比姚合更負(fù)盛名,其早年家境貧寒,后出家為僧。不久便得到韓愈的賞識與鼓勵,等到還俗入朝后,其官場經(jīng)營并不順利。賈島詩作多精雕細(xì)琢,以荒涼枯寂之意居多。賈島、姚合生于同期并交好,且詩風(fēng)頗為相似,故世稱其二人為姚賈。

      鄭谷生于姚賈之后,后人多認(rèn)為,其受姚賈詩風(fēng)的影響很深。就生平而言,鄭谷與賈島有相似之處,二人都曾屢試不舉,仕途頗為不順。鄭谷早年受到馬戴、李頻影響,而此二人又是姚賈詩派的承繼者,所以鄭谷的詩作透出姚賈之風(fēng)也屬常情。

      二、審美比較:冷僻孤寂與清幽淡泊

      詩人的審美情趣,往往與其生平經(jīng)歷、心理因素和對人生的期許與向往有著極為密切的關(guān)系。在這一點上,鄭谷與賈島相似,又存在著一定的不同。

      賈島生于中晚唐,此間政局尚未完全動蕩。賈島詩中的審美情趣多為冷僻孤寂。鄭谷生于唐朝末期,此間社會黑暗動蕩、朝綱敗壞,這讓他產(chǎn)生了傷感而又絕望的末世情懷,在連年的奔亡之后對山水閑適的生活心生向往[1]。

      類似的生平與一脈相承的審美情趣,使賈島與鄭谷在詩作的題材上十分相似。二者因仕途不順,都有下第方面的詩作。如賈島的《下第》:“下第只空囊,如何往帝鄉(xiāng)。杏園啼百舌,誰醉在花傍。淚落故山遠(yuǎn),病來春草長。知音適豈易,孤棹負(fù)三湘?!编嵐鹊摹断碌谕司佣住?“年來還未上丹梯,且著淦蓑謝故溪。落盡梨花春又了,破籬殘雨晚鶯啼。未嘗青杏出長安,豪士應(yīng)疑怕牡丹。只有退耕耕不得,茫然村落水吹殘?!辟Z島的審美情趣透露著“冷僻、孤寂”的風(fēng)格,詩中陪伴他的只是杏園的“百舌”和“花”,“故山”相隔甚“遠(yuǎn)”,最后仍是“知音適豈易”。鄭谷的詩作也表達了下第時的凄涼,籬是“破籬”,雨是“殘雨”,梨花落盡春去晚,這種惆悵之意與賈島的詩作遙相呼應(yīng)。但較之賈島冷僻孤寂的清苦之感,鄭谷又多了一分清幽與淡泊。同樣是以寫景來抒情,賈島直抒胸臆地表達知音難覓,而鄭谷則在字里行間透露出隱退之意。

      三、文本比較:共同的精詞煉句

      在文本創(chuàng)作上,姚賈斟詞酌句。鄭谷受姚賈影響,也有一定的苦吟之態(tài)。賈島善于推敲,加之早年為僧侶,可謂唐代苦吟詩的鼻祖,有“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典故。姚合詩風(fēng)與之相合,同樣是以苦吟著稱。而鄭谷對詩作的字法與句法也頗有講究,在斟詞酌句的功夫上不輸于姚賈,甚至是醉心于此、樂此不疲。鄭谷自己曾說過:“得句勝于得好官”。鄭谷多次提到自己苦吟詩作、遣詞煉句的情形:“夜夜冥搜苦,哪能鬢不衰”;“屬興同吟詠,成功更琢磨”。

      苦吟詩風(fēng)的推敲字句是詩人寫作態(tài)度的一種體現(xiàn)。鄭谷受姚賈詩風(fēng)的影響巨大,沿襲了姚賈的苦吟創(chuàng)作,在其詩作中不乏字字珠璣的絕妙詩作。

      姚賈精于煉字,如賈島的詩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怪禽啼曠夜,浪白風(fēng)初起”、“林月值云遮,山燈照愁寂”等,姚合的詩句“葉葉如眉翠色濃,黃鶯偏戀語從容”。鄭谷的詩句“片沙留白鳥,高木引青蘿”、“春陰妨柳絮,月黑見梨花”等,在字法與句法上甚為講究。一個“留”、一個“引”,瞬間將靜態(tài)畫面動態(tài)化,并且賦予了整個畫面情深脈脈之態(tài),化無情為有情。而“妨”、“見”兩句更是絕妙,春季的晝夜景色瞬間鋪陳出來,情境相連,頗有意境。

      四、詩律比較:遲滯阻拒與開闊真摯

      古代詩歌講究韻律,尤其是唐詩,在韻律上形成了多種風(fēng)格。就律而言,分為五律、七律、五絕、七絕以及古體詩、樂府詩等。詩的情感體現(xiàn)往往與格律相輔相成,不同的格律與內(nèi)容體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姚賈詩以五律、五絕見長,其中又以五律最多。鄭谷的詩作多為律詩,其七律詩自成一派,而其五律詩的情感表達則與姚賈詩風(fēng)頗為相似,同時又具有自己的風(fēng)格。

      姚賈詩中的情感往往給人以遲滯阻拒之感,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天河墮雙魴,飛我庭中央”、“北客入西京,北雁再離北”、“氣侵瀑布水,凍著白云穴”等句,云深遮住了視線,天河阻隔了天地,客雁雙飛兩相離。

      鄭谷的七律詩與姚賈詩相去甚遠(yuǎn),而其五律詩則與姚賈詩存在諸多相似之處,即視野開闊、情感真摯。如《別同志》一詩:“所立共寒苦,平生同與游。相看臨遠(yuǎn)水,獨自上孤舟。天淡滄浪晚,風(fēng)悲蘭杜秋。前程吟此景,為子上高樓?!痹谝曇吧?,雖“臨遠(yuǎn)水”,卻有“孤舟”,視野極為開闊;在情感表達上,“共寒苦”“同與游”“為子上高樓”這樣的情感表達在姚賈詩中是少見的[2]。

      五、意境比較:陰冷怪異中的清新淡雅

      我國古詩重意境,意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詩作的整體水平與受歡迎程度。用意境與情感來打動讀者是詩人最慣用的手法之一。

      在意境上,姚賈詩以陰冷怪異著稱。鄭谷詩在意境的營造上雖然清苦,卻已經(jīng)脫離了陰冷怪異,朝著清新淡雅的方向轉(zhuǎn)變。如賈島的“泠泠月下韻,一一落海涯”、“身臥東北泥,魂掛西南霞”、“釜底絕煙火,曉行皇帝京”、“群看明月夜,松桂寒森森”等詩句的意境詭異,傳達出一絲陰冷之氣。而鄭谷則刻意地避開了這樣的意境,其詩作多有歸隱之意,頗為清新淡雅。其詩作“天末去程孤,沿淮復(fù)向吳。亂離何處甚,安穩(wěn)到家無?樹盡云垂野,檣稀月滿湖。傷心繞村落,應(yīng)少舊耕夫”,重在借鄉(xiāng)村清新的景物特點來表達對友人的掛念,與賈島尋人詩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詭異有很大差別。

      六、結(jié)語

      總體來說,鄭谷繼承了姚賈的詩風(fēng),在愁緒與郁結(jié)以及遣詞煉句方面極為相似,而在情感表達、審美情趣與意境營造中則存在一定的差異。但無疑,二者的詩作都是我國晚唐文化的瑰寶。

      [1]王定璋.試論鄭谷的蜀中詩歌[J].西華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2):51-55.

      [2]張小紅.鄭谷詩歌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xué),2004:23-24.

      猜你喜歡
      鄭谷詩風(fēng)律詩
      To the Chrysanthemum菊
      以健為美,力求詩風(fēng)剛健
      中華詩詞(2020年2期)2020-09-21 09:25:30
      律詩的開合結(jié)構(gòu)
      中華詩詞(2020年8期)2020-02-06 09:27:18
      工而能變方有味——淺談律詩的對仗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56
      文苑(2016年19期)2016-12-06 19:54:22
      學(xué)苑詩風(fēng)
      散文詩世界(2016年5期)2016-06-18 10:03:10
      從阮籍、嵇康與傅玄的詩歌看正始與西晉詩風(fēng)的嬗變
      律詩園地
      對聯(lián)(2011年10期)2011-09-18 02:35:10
      律詩園地
      對聯(lián)(2011年6期)2011-09-18 02:28:54
      济源市| 永德县| 定边县| 松原市| 竹北市| 富顺县| 阆中市| 长兴县| 武汉市| 开阳县| 兴宁市| 新民市| 安塞县| 沙洋县| 左贡县| 普宁市| 普陀区| 宣城市| 安康市| 塔河县| 金溪县| 寿宁县| 常熟市| 瓮安县| 沭阳县| 施秉县| 建湖县| 万年县| 潼关县| 新泰市| 海晏县| 广南县| 柘荣县| 揭西县| 嘉鱼县| 陕西省| 彰化市| 遵义市| 商丘市| 若尔盖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