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周易》謙卦與《圣經》的謙德觀

    2015-03-20 09:59:45朱展炎
    關鍵詞:之德耶穌圣經

    朱展炎,曾 勇

    (1.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4;2.江西師范大學哲學系,江西南昌330022)

    《周易》作為群經之首,單獨立一“謙”卦來闡釋謙德,并通過卦、爻、彖、象的知識結構來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可見古人對于謙德的重視和推崇。作為基督教的圣典,《圣經》也對謙德倍加推崇,認為人當謙恭對主,放下人的傲慢以遵循上帝的教誨。深入分析《周易》與《圣經》當中的謙德思想,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在謙德觀上的差異與共通之處。

    一、《謙》卦的謙德思想

    關于“謙”之含義,《說文解字》釋曰“敬也,從言,兼聲”,段玉裁為之注曰:“敬,肅也,謙與敬義相成?!盵1]94“謙與敬義相成”說明了謙與敬之間是相互依存的,行謙時必恭敬,恭敬時必含謙,因此“謙”首先表現(xiàn)為“敬”,這種“敬”不是一般之敬,而是“肅”,即敬且畏,是發(fā)自內心的真誠表現(xiàn)而不是虛偽客套?!督浀溽屛摹穭t釋曰:“謙,卑退之義,屈己下物也。”[2]85“謙”在此則表現(xiàn)了行謙之我與他者的一種關系,其具體內容正如近人高亨所說的“才高而不自許,德高而不自矜,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譽,位高而不自傲”[3]136。由此可以得知,“謙”與“卑”是緊密相連的,強調行謙之人本“高”但能示“卑”,通過“卑”來反顯其“高”,這其實正是《謙》卦所含之象。

    《謙》卦在《周易》中為第十五卦,上銜《大有》,下接《豫》,其卦象為,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指的是山在地下之象。按常識而言,山應該是高聳入云,直指蒼穹,立于地上,于此則屈居地下,所以尚秉和先生說“山本高而在地下,故曰《謙》?!吨t》,不自足也”[4]76?!安蛔宰恪奔词潜咀愣蛔砸詾樽?,不自以為是,故能屈才而處下,這顯示行謙之人所具有的度量和德性?!吨芤渍壑小肪砣嫛冻虃鳌吩唬骸啊吨t·序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溆屑却?,不可至于盈滿,必在謙損,故《大有》之后,受之以《謙》也。為卦坤上艮下,地中有山也。地體卑下,山高大之物,而居地之下,謙之象也。以崇高之德,而處卑之下,謙之義也。”[5]62從這些注釋中可以看出,謙的含義主要是從坤卦、艮卦的卦象(山高而處下,地卑而處上)而來,引申為人能以崇高之德而處卑下之位。

    關于謙德之地位,《系辭下傳》云:“《謙》,德之柄也。”[4]247尚秉和先生注曰:“柄,本也,所以持物也?!盵4]247謙德在此被賦予了道德之本的地位,可見《周易》對謙德的重視。為何謙德具有這樣的地位?對謙德的重視,有許多層面的考量,其中最為明顯地是從行謙的功效上看。元人胡一桂論道:“《謙》一卦,下三爻皆吉而無兇,上三爻皆利而無害?!兑住分屑庇腥羰羌內?,謙之效固如此?!盵5]64

    落實到每一爻的爻辭上,我們也可以知道行謙所具有的種種現(xiàn)實功效,如初六爻“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因為初六爻處于下卦之下,故云“謙謙”,即謙而又謙,自然行事無往不利,故而尚秉和先生說:“初臨坎水,坎險坎陷,本不易渉。然初居下卦之下,謙而又謙,卑以自牧,故可用以渉此大川,而無不吉也?!盵4]76六二爻“鳴謙,貞吉”,《周易折中》曰:“二以柔順居中,是為謙德積于中。謙德充積于中,故發(fā)于外,見于聲音顏色,故曰‘鳴謙’。居中得正,有中正之德,故曰‘貞吉’。”[5]63“貞”在此是占卜、卜問之意,即通過占卜而顯卦象為吉。九三爻“勞謙,君子有終,吉”,“勞謙”一般釋為有功勞而能謙虛,不居功自傲,所以能夠有好的結果。九三爻為六爻之中唯一陽爻,本身居下卦之首,故朱熹在《周易本義》中釋曰:“卦唯一陽,居下之上,剛而得正,上下所歸,有功勞而能謙,尤人所難,故‘有終’而‘吉’。占者如是,則如其應矣?!盵5]63謙卦其他三爻也同樣論述了行謙所具有的種種現(xiàn)實功效,在此就不一一列舉闡釋了。

    我們知道,《周易》作為一部占卜之書,首重的當然是吉兇禍福之事,因而講究實際功利的考量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僅僅停留于此,那《周易》則只是一般的術數之書而已。在行謙之考量上,除了立功這一現(xiàn)實原因外,還在于它對天道人事的深刻洞見上,追求的是立德、立道的君子境界。這一洞見,就是對于天道人事運轉規(guī)律的觀察,所以,《系辭下傳》曰:“《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盵4]249此種天道、人道、地道的特性之一,就是對“盈”的拒斥和審慎,即對自滿自足的禁戒,如《謙卦·彖傳》中說:“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終也。”[4]76對此,尚秉和先生釋曰:“艮為天,為光明。(象本《易林》。實《易》以艮為天、為光明之處甚多,祥《焦氏易詁》……)居下卦,故曰下濟。濟,止也。言一陽止于三而成艮也。艮,止也。坤為卑,居上卦,故曰卑而上行,互震為行也?!盵4]76這是從卦象本義來解釋天道、地道、鬼神、人道對于“盈”的態(tài)度,即止,懂得自身行為的界限,不越界。《周易折中》所輯程頤注釋《謙卦·彖傳》時則從義理層面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發(fā)揮:

    以天行而言,盈者則虧,謙者則益,日月陰陽是也。以地勢而言,盈滿者傾變而反陷,卑下者流注而益增也?!肮砩瘛保^造化之跡。盈滿者禍害之,謙損者福祐之。凡過而損,不足而益者,皆是也。人情疾惡于盈滿,而好與于謙巽也。“謙”者,人之至德,故圣人祥言,所以戒盈而勸謙也。謙為卑巽也,而其道尊大而光顯。自處雖卑屈,而其德實高不可加尚,是“不可逾”也。君子至誠于謙,恒而不變,有終也,故尊光。[5]223

    當然,程頤首先也是從觀察自然界的現(xiàn)象出發(fā)來闡明守謙戒盈的重要性,認為日月陰陽都存在盈則虧的現(xiàn)象,所謂物極則反就是這個道理。落實到人事上,就要戒驕戒滿,恪守君子的謙讓之德,避免由于盲目自大而導致的各種傷害,由此方能道尊大而光顯。

    行謙除了有“謙受益,滿招損”這種現(xiàn)實和道德層面的考量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宇宙中最高者的敬畏和效法。此最高者就是《周易》乾卦、坤卦所代表的天地之德,或曰天道。乾卦、坤卦具有這樣的地位,是因為“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4]20、“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4]31。在此當中,“乾元”指的是乾的元氣,即充沛宇宙、開創(chuàng)萬物的陽氣,統(tǒng)天者,說的是乾元之德統(tǒng)領萬物,總治一切[4]20?!袄ぴ敝傅氖抢ぶ獨?,萬物資坤元以生,坤元順天以行,故天道廣大無疆,唯坤之德能合之[4]31。雖然“夫乾,天下之至健也”[4]249,但是,乾卦卻也能守謙虛之德。在乾卦的初九爻爻辭中就強調“潛龍,勿用”[4]18,九三爻爻辭則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4]18等,無不顯示出古人在行為處事當中對宇宙中最高者所懷有的那份恭敬之情,即對“帝”、“天”的敬畏。

    那么,落實到人事上,當如何行謙呢?如前所述,在謙卦爻辭當中,區(qū)分了幾種保持謙德的行為,即謙謙、鳴謙、勞謙、撝謙、冥(“鳴”、“冥”同聲相假)謙等。在行謙的主體上,謙卦多從君子主謙的角度來闡釋,認為君子是能保守謙德的代表人物,故而程頤在解釋“謙,亨,君子有終”時說:

    謙有亨之道也,有其德而不居謂之謙。人以謙巽自處,何往不亨乎?君子有終,君子志存乎說謙巽,達理故樂天而不競,內充故退讓而不矜,安履乎謙,終身不易,自卑而人益尊之,自晦而德益光顯,此所謂“君子有終”也。在小人則有欲必競,有德必伐,雖使勉慕于謙,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終也。[5]62

    小人不是不能行謙之德,而是不能安行固守,即做到自始至終的堅守,他們容易受利益、欲望的引誘,所以程頤在此就認為只有君子才能善守善行謙德。

    綜上而論,《周易》謙卦對于謙德的論述是非常系統(tǒng)的,從立功、立德、立道的層面來挖掘行謙所具有的種種效用和對人格完善的重要性,其核心還是對于君子人格的塑造,希望君子能從天地之德中領悟謙德所具有的倫理、哲學意蘊,進而給予自己的修身處事以堅實基礎。

    二、《圣經》的謙德思想

    《圣經》作為基督教的重要經典,分為《舊約》和《新約》兩部分,其思想主旨即是關于作為罪人的人唯有通過上帝的拯救才能獲得新生。帶罪的個體要得到拯救,不能通過人自身的理性、智慧來自救,只有通過信仰上帝才能洗凈自己的一切罪惡。由此,人要親近和信仰上帝,只有放下自身的一切智慧、知識等成見,像小孩子一樣謙恭,才能得以認識神,所以《馬太福音》里記載耶穌教誨門徒時說道:“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盵6]22可以看出,謙恭之德是親近神和獲得拯救的重要美德,人唯有謙卑如小孩子,才能磨滅世人內心的狂妄和自大,才能看清每個人自己的限度,進而向無限的神靠近。

    在《圣經》當中,主要討論了如下幾種謙卑。

    第一,人對神的謙卑。這是指基督徒都必須對神有一顆謙恭之心,而不能對神的大能有所懷疑、對神充滿傲慢與褻瀆神,進而讓人認識到自身的罪惡、卑微和有限,明白人是受造者,而神是創(chuàng)造者,由此彰顯神之偉大與榮耀。這種謙卑最直接的表現(xiàn)就是人對神的敬畏,如《箴言》中所言之“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神”[6]614、“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誡”[6]613,敬畏在此是人認識神和獲得知識的前提。對敬畏的強調,其實就是培養(yǎng)信徒對于神之大能的確信,同時也是彰顯人之卑微和有限。

    此外,人對神的謙恭還體現(xiàn)在人通過向神懺悔來獲得罪感的消除,如《詩篇》中“大衛(wèi)的懺罪詩”云:“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按你豐盛的慈悲涂抹我的過犯。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凈盡,并潔除我的罪……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盵6]545大衛(wèi)在此通過懺悔自己的種種過犯和原罪來祈求神的寬恕,因為唯有神才是拯救者,才能將人從人的原罪和過犯中拯救出來。而人要獲得這種拯救,只有以謙卑的姿態(tài)向神懺悔,以此獲得新生。由此可見,謙卑之德是人親近神,獲得神救贖的重要美德,“謙卑——徹底信賴上帝——從所有事物的真正本質來說,乃是每一造物的首要職責和最高美德,并且是其他美德的根源”①轉引自邱業(yè)祥:《“慮以下人”與基督的謙卑——從理雅各對“慮以下人”的譯解談起》,《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4期。。

    第二,人對人的謙卑。在《新約》中,使徒保羅不斷呼喚信徒當行謙卑之德,如《歌羅西書》中說:“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圣潔蒙愛的人,就要存(原文作‘穿’。下同)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盵6]226此外,《以弗所書》中也說:“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lián)絡,竭力保守圣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盵6]217

    保羅為何要如此強調基督徒對于他者的謙恭呢?根本原因還是在于這是上帝給予的命令,也是圣子耶穌自身所作出的榜樣,在《馬太福音》中,耶穌說道:“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里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里就必得享安息。”[6]14

    第三,圣子對圣父的謙卑。這是指作為圣子的耶穌對圣父的恭順、贊頌和對神榮耀的嘆服。一方面,耶穌遵循圣父的一切教導,順從圣父在世上的一切安排,耶穌的誕生、受難、復活都是對神旨意的絕對順從,完全按照圣父的旨意行使,如在《約翰福音》中耶穌說道:“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子憑著自己不能作什么,惟有看見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樣作?!盵6]109耶穌以自己的順從謙卑來行使父的旨意,所以改革宗教神學總結了耶穌基督的五個謙卑階段:道成肉身、受難、死亡、埋葬、降入陰間②參看邱業(yè)祥:《“慮以下人”與基督的謙卑——從理雅各對“慮以下人”的譯解談起》,《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4期。。另一方面,則是圣子對圣父大能的由衷贊美和對神的堅定,并始終對自身作為圣子的身份進行維護,既說明了耶穌對主大能的相信,也從側面反映了他對主的贊頌。

    至于行謙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人要對神謙卑是因為謙卑是親近神之路,更重要的是因為神之偉大,人之渺小和無能。人之有限表現(xiàn)在人一方面作為動物,與神有差距;另一方面則是人之理性有其限度。因此,從根本上,神就否定人的自救之路,“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6]643,這里的智慧是世俗的智慧而非神所給予人的知識。因此,神的到來就是“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6]184。

    其次,人要對人謙卑一方面是因為神給我們作出了榜樣,因此我們要效法神,因為“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6]123;同時這也是神的命令,因為“凡要承受神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6]52,正是如小孩子的謙卑,人才能親近神的國;更重要的是,作為世人的我們,都從我們的先祖秉承了原罪,我們都是作為罪人來到這個世上,我與你與他之間并沒有靈魂上的優(yōu)越感,“為什么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6]74,因此我們也沒有賴以自傲的東西來蔑視他人、高于他人,謙卑才是我們彼此的獲救之路。

    第三,圣子耶穌之所以對圣父上帝謙卑,主要是因為上帝才是最高存在,他的意志與權能不容僭越、懷疑和取代,所以耶穌在經文中不斷強調自己只是替上帝來到世間給世人傳達神的旨意,是被差遣而來的,如《新約福音》所云:“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盵6]111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圣經》中的謙卑觀念,其核心問題還是人神關系,即上帝、耶穌與世人的關系問題,上帝差遣圣子耶穌道成肉身降臨人間,耶穌就成為了神與人聯(lián)接的中介,而人要親近上帝,獲得神的救贖,就只有以謙卑之心來磨滅人內心的種種狂妄。

    三、兩種謙德的分析

    《周易》與《圣經》對于謙德的推崇,反映了行謙對于個體人格完善的重要性。在《周易》當中,謙德被當作德之柄,而在《圣經》當中,謙卑被看成是基督徒得以進入天堂的憑借。那么,兩種不同文化源頭的謙德觀有何獨特和共通之處呢?

    首先,在行謙之原因上,兩種謙德觀在理論起點上都強調了對最高存在的敬畏和效法。在《周易》當中,君子敬畏和效法的是“道”,具體而言就是天道、地道,落實到卦象上就是乾、坤二卦之德性,如《系辭上傳》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魂幰魂栔^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盵4]228《周易》的八經卦因是圣人通過觀天法地取象而畫,所以與天地同,故而能夠包羅天地之道。這一道即陰陽,“陰陽鼓萬物,萬物不覺知,故曰不測,曰神”[4]229。陰陽之氣通過潤物無聲的方式來實現(xiàn)運化萬物,體現(xiàn)了大道為而不有、長而不宰的氣度。

    而在《圣經》當中,上帝是最高的存在,是全知全能全善的,雖然耶穌與上帝是同一位格,但是圣父才是最高的存在,所以耶穌說“我憑著自己不能作什么,我怎么聽見,就怎么審判。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6]109。耶穌基督通過自己的謙卑向信徒傳達了他對圣父的絕對順從和信服,故而耶穌也要求世人像他一樣順從創(chuàng)造者的意志,作神的羔羊。

    雖然兩種謙德觀都預設了行謙之德的形上基礎,但是《周易》中的“道”或“陰陽”或“神”更強調是一種無為造化之德,這種無為之德即“生”,所以《系辭下傳》說“天地之大德曰生”[4]240,強調的是陰陽二氣通過相感相合來運化萬物,造物主的主宰觀念比較淡薄,更多是凸顯自然大道造化萬物的神妙無方,這與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說有明顯區(qū)別。

    其次,在行謙之主體上,《圣經》中謙卑更多是指向了耶穌基督的謙卑①參見邱業(yè)祥:《“慮以下人”與基督的謙卑——從理雅各對“慮以下人”的譯解談起》,《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4期。。耶穌的謙卑既指向上帝,亦指向基督徒,他的謙卑既體現(xiàn)在他道成肉身后的一系列“卑微”事件上(即前面所述改革宗神學所說的五個階段),也體現(xiàn)在其道成肉身前和升天之后的“尊貴”上。所以說,耶穌基督的謙卑是自始至終的,不管其是所處塵世還是身在天國。而在《周易》當中,行謙之人更多的指向了“君子”這一道德主體,所以謙卦的卦爻辭多以“君子”形象來說明守謙所帶來的現(xiàn)實影響和守謙對于君子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君子之所以成為行謙的主體,而小人不能,就在于程頤所說的“在小人則有欲必競,有德必伐,雖使勉慕于謙,亦不能安行而固守,不能有終也”[5]62。

    不同于《圣經》中耶穌“神的羔羊”形象和人作為受造物的設定,《周易》中所注重的君子形象則強調剛柔并濟,凸顯了人所具有的自主能動意識,如乾卦、坤卦之《象》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4]22、“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4]32。君子能剛能柔,效法天地剛柔之德性來充實和改變自己。在《周易》當中,最能懂得天地之道的,當然是圣人,《系辭上傳》說:“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h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則之。天地變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見吉兇,圣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圣人則之?!盵4]237圣人在此是儒家所追求的完美人格形象,他有超乎常人的能力,能夠參透天地、四時、日月等自然天象背后的規(guī)律,這是通過“天啟”方式而獲得,與基督教的先知、使徒所行使的事跡有些類似。

    此外,從人與人之間的謙恭之德來看,《圣經》當中主要是從人是被造物這一身份來看待自身與他者的關系。由于人都是被造物,天生有罪,因此都是有限性的存在者,并沒有足以傲慢他人的資格,所以在《路加福音》當中,耶穌告誡世人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盵6]74而在謙卦中,就卦象而論,講的是“山本高而在地下”,此“高”可以引申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才高、德高、功高、名高、位高等等,強調的是在“高”之形式下人能保持謙虛之德,做到不自許、不自矜、不自居、不自譽、不自傲,這其實暗含了行謙之我與他者之間并非是一種平等關系。不過,對自我膨脹的克制應該是兩種謙德觀都比較看重的,都認為人的自我如果不受約束和指引,走向極端化,就必然引起禍害。

    最后,在行謙之效用上,兩種謙德觀其實都承認了功利主義道德觀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比如在《舊約·詩篇》中就說“謙卑的人必得吃飽”[6]525,《舊約·箴言》中也說道“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6]632,肯定謙卑是基督徒獲得神的恩寵和免除現(xiàn)實各種傷害的重要美德。在謙卦中,如前所述,對于行謙所帶來的現(xiàn)實功效也有頗多論述,充分肯定了行謙對于君子行為處事所帶來的諸多益處。當然,縱觀兩種謙德觀的功利主義傾向,其實質還是出于一種道德教化和信仰引導的深層次考量,目的還是為了將人指引到更高的精神追求上來,以便常人能夠超越自身的私利而走向更高的道德水準,最終實現(xiàn)人的自我超越。

    總而言之,兩種謙德觀在各自文化的表述當中雖然多有不同,但從人倫之德的角度看,它們都看到人之自我控制對于行謙的重要性?;浇炭赡芨鼉A向于從神學之角度來看待人自身,讓人認識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從宗教教義的層面來要求世人實踐謙德,以期獲得新生,最終能夠躋身天堂。而《周易》更傾向于從哲學層面來解釋天人關系,看重的是人文教化,注重個人的自強不息,通過效法天地廣闊的胸懷和氣度,作到虛己納物,由君子之德邁向圣人之德。

    [1]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2]陸德明.經典釋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高亨.周易大傳今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8.

    [4]尚秉和.周易尚氏學:修訂版[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5]李光地.周易折中[M].劉大鈞,整理.成都:巴蜀書社,2010.

    [6]圣經:和合本[M].北京: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2002.

    猜你喜歡
    之德耶穌圣經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南方周末(2021-07-15)2021-07-15 19:49:39
    倫理生活與形上超越
    ——亞里士多德arete概念的多重涵義及其內在張力
    倫理學研究(2019年1期)2019-12-17 12:46:47
    《圣經》經文中國化
    一次彎腰等于十八次彎腰
    意見領袖們的“不老圣經”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46
    《哈姆雷特》的《圣經》敘事原型考證
    人生“十不得”
    “兩德”之德與中華大德芻議
    我對每個人說再見
    延河(2017年7期)2017-07-19 10:21:26
    英國耶穌受難日
    墨竹工卡县| 永川市| 贵阳市| 石棉县| 望谟县| 揭西县| 隆子县| 柳江县| 遂川县| 嘉祥县| 锦州市| 陕西省| 九龙县| 漾濞| 建水县| 静乐县| 山西省| 宝清县| 新干县| 静乐县| 绥江县| 台中县| 大厂| 泽普县| 永胜县| 庆阳市| 四川省| 汶川县| 绍兴县| 宣城市| 交口县| 隆化县| 绥德县| 洛南县| 遂宁市| 扶沟县| 新化县| 盐边县| 卓资县| 旌德县| 绥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