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勇剛
隨著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媒體日漸式微,尤其對都市報的影響最大。但紙媒的“壞時代”,卻促進了版式設計的創(chuàng)新。如《南方都市報》追求設計的清爽、干凈、時尚;《錢江晚報》追求形式的“空靈”,注重留白以及報紙的文化味;《北京青年報》追求嚴肅大氣。目前,國內一流都市報版式設計總是以“進行中”的姿態(tài)而存在,不斷嘗試設計創(chuàng)新。我國都市報版式設計的創(chuàng)新仍處于一個層次參差的狀況,如何進行版式創(chuàng)新,對于我國都市報發(fā)展而言,仍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工作,需要進一步思考和研究。
2001年5月28日,《京華時報》正式創(chuàng)刊,經過14年的發(fā)展,該報由最初的每日32版,增加到每日108版。從版式設計方面來講,增大標題字號、增加圖片比重、雙面彩印、強調色彩和留白等一系列的改變,讓《京華時報》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筆者以《京華時報》 為例,從四個方面探討都市報版式設計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策略。
傳遞信息是報紙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傳統(tǒng)都市報基本都是堅持“有限版面+無限信息”的原則,將新聞信息全部放在頭版,將其變成一個信息大雜燴,讓受眾自行篩選閱讀。但在碎片化閱讀和圖片化閱讀的時代背景下,傳統(tǒng)都市報版面已經無法充分滿足讀者的個性化信息需求,讀者希望從報紙頭版中能夠一眼就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信息,然后有目標地展開閱讀,以提高閱讀效率,由此就產生了主題性版面。這類版面是用頭版報道同一主題的稿件,而這些素材一般都是具有獨特新聞價值的信息,而其他信息則以導讀標題的形式巧妙安排在頭版相關位置,這樣不僅不會削弱整個版面的主題性,而且會更加凸顯主題信息的整體性,實現都市報頭版的整合為一,能夠有效提高讀者的關注度。
《京華時報》的版式設計追求一種“濃眉大眼”的風格,并集中體現在大標題設計和圖片配置上。通過對2014年3月份《京華時報》所有時事版的統(tǒng)計,能夠看到該月的31份報紙中,時事版共有69版,其中大小圖片共107幅,大標題共有173條。平均算下來每個版面都會有近兩個大標題和一幅圖片??梢姡凇毒┤A時報》的版式設計中,大標題和圖片是不可或缺的構成因素,它們成為都市報為受眾節(jié)約閱讀時間的利器,根據筆者統(tǒng)計分析,在都市報版式設計要素的運用中,大標題尤為重要,這也為都市報標題設計提出新的要求。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平均每版報紙都會有一個大標題出現,這也成為都市報最顯著的特征。比如《習近平要求嚴打各種暴恐活動》《我就想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昆明火車站的12分鐘》《專家建議重點城市建立反恐預案》的精簡標題設置,讓讀者不必仔細閱讀文章內容就可以了解基本情況,不僅有效節(jié)約了讀者閱讀時間,而且形成了視覺中心,有效搶奪了受眾關注度,提高了都市報的新聞傳播效果。
顧名思義,極簡主義是一種追求簡潔的設計原則和設計風格,它強調利用簡潔設計營造優(yōu)雅意境。回顧都市報版式設計發(fā)展史,從最開始的模塊化設計到圖片化設計,又轉變?yōu)樯驶O計。進入21世紀,我國都市報基本上傾向于一目了然和色彩鮮明的頭版風格,最初只是想提高視覺沖擊力和彰顯主題,但后來卻偏離了初衷,許多都市報為了形式而形式,為了簡約而簡約,結果非但沒有取得良好的視覺效果,反而適得其反。當前,國際現代報紙的設計風格,開始追求簡化設計元素,合理運用色彩,盡可能地消除視覺暴力,版式精致典雅,字體適中,整體上給讀者一種簡約簡潔,清新舒適的享受。我國都市報順應世界潮流,探索適合中國報業(yè)特征的極簡主義之路,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進行改善,將創(chuàng)造出迎合讀者口味,獨具品牌個性的版面。
《京華時報》的定位和理念追求與讀者快餐化閱讀心理相契合。讀者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報紙細讀,但讀者希望能夠利用導讀來快速找到感興趣的信息?!毒┤A時報》為了滿足受眾的這種心理需求,在版式設計上注重導讀設計,如此不僅能夠節(jié)約受眾閱讀時間,而且能夠提高版式設計的靈活性。受眾求易心理讓導讀成為了《京華時報》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版式設計和安排上將最具吸引力的標題置于最顯眼的地方,進而全面吸引讀者的購買和閱讀。以2014年7月15日《京華時報》為例,編輯在編排版面時,追求新聞價值最大化,將讀者最為關注的信息以導讀的形式置于頭版顯要位置,比如《六條“紅線”嚴卡教師收禮》《劉漢上訴開庭審理》《巡視點均有干部問題線索轉交中央》《蔣潔敏李東生已被立案調查》《德國加時絕殺,四度奪得世界杯》等,將這些受眾最為感興趣的熱點話題,以及其他版面重要新聞進行直接呈現,如此一來,讀者就能夠直接了解整個報紙的新聞內容,以簡約的形式直接抓住讀者眼球。
在現代都市報版式設計中,版面留白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圖片和標題成為了應用最多的版面元素,尤其是圖片已經成為僅次于標題的第二中心元素,有時整版都采用“圖片+標題”的設計形式,可以說,個性化和圖像化已經成為都市報版式設計最顯著的特征。目前現代都市報頭版設計的封面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都市報向雜志和畫報進行轉型的探索也越來越多。而所謂的頭版封面化,就是根據讀圖時代下讀者個性化閱讀需要進行的調整,將圖片和文字融為一體,通過“大圖片+大標題”的形式凸顯版面的整體性,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充分彰顯極簡主義風格,極大縮減文字報道的比重,而且導讀區(qū)將標題進行集中有序排列,產生了一種新聞超市的視覺效果,有利于受眾借助圖片迅速進入閱讀狀態(tài),提高受眾的閱讀效率。此外,封面化版面對于以小版面為主的都市報更加容易實現,相比于對開大報而言,都市報封面化頭版設計有著更高的操作性和更強的視覺沖擊性。
《京華時報》作為北京地區(qū)影響力最大的都市報,它在版面圖片的合理運用上非常到位,比如《京華時報》2014年8月3日A23版,版面設計更加注重突出主體,保羅·喬治帥氣運球的圖片占了版面的2/3。在版面設計時,編輯有意地將保羅·喬治的右腿凸顯出來,然后在其骨折位置進行說明,以此來牢牢抓住受眾的眼球。
在復雜的媒介生態(tài)環(huán)境中,新媒體正以強勁的發(fā)展勢頭逐步擠壓著傳統(tǒng)媒體的生存空間。一些都市報美術編輯開始嘗試在紙媒版面中融入多媒體的特色元素,實現另類的“跨屏”閱讀,借鑒電視現場直播的特性,在頭版中配以色彩鮮明的圖片,適當引入3D圖表,以強化受眾對事件的直觀體驗。融入網絡媒體元素,在頭版兩側開辟“信息導航”板塊,形成專門的導讀區(qū),對都市報的關鍵新聞進行索引和鏈接,并在文章最后附上鏈接地址,加強都市報向電視和互聯網的跨類別轉化,提高都市報閱讀的便捷性。都市報采取的跨類別版面設計模式,既顯示出加強都市報兼具雜志和畫報的特征,又顯示其兼具電視和新媒體的特征,最終打造成一個綜合性信息平臺。
該報2014年3月9日頭版,采用的就是雜志封面化,這是馬航失聯的專版,編輯在設計時將原本的黃色字體換為白色字體,頭版大標題為黑色,小標題均為白色,以馬航失聯前的航線繪制圖作為報紙的封面。在為讀者展示馬航失聯前航線及關鍵時間的同時,滿含報紙本身對失蹤者的祈禱,以及對154名同胞的揪心等待。這樣的直接報道及簡單的封面化設計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加彰顯了報道的主題,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受眾眼球,并讓他們產生深刻印象。
為加強了新聞信息的多媒體傳播,《京華時報》還設立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并將兩大平臺二維碼刊登在《京華時報》頭版,試圖強化讀者與《京華時報》的互動,及時反饋相關信息。讀者可以通過移動自媒體,享受即時的信息服務。這種跨類別傳播有效拓展了《京華時報》的傳播渠道,提高了《京華時報》的新聞傳播能力和品牌影響力。
綜上所述,全球化和全媒體時代,我國都市報面臨著全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都市報版式設計是都市報在新的媒介環(huán)境下進行調整的一個重要方面。都市報版式設計包含了色彩、圖片、留白等多方面的藝術元素,而版式設計創(chuàng)新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需要都市報對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通過定位選擇符合自身特點的版面風格,同時將國際化視野的版面設計理念與本土獨特的文化元素相結合,并借鑒國內優(yōu)秀都市報版面設計的經驗,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讓讀者體驗愉悅的審美,將催生出越來越多追求視覺設計的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