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大勇
古人對人品道德的價值觀,令我擊節(jié)贊賞,欽佩不已?!蹲髠鳌は骞迥辍酚幸黄恫回潪閷殹分v了一個精彩故事:宋國一個老百姓得到一塊寶玉,拿來獻給一位掌管工程的官員子罕,并說:“我請玉工鑒定過,確是一塊真正的寶玉,現(xiàn)敬獻給您?!弊雍边B看也沒看說道:“我這個人把不貪財物的人品當(dāng)做瑰寶,而你以玉石為寶,如果你把它給了我,我們倆豈不都丟失了珍寶了嗎?”那個人磕頭懇求說:“小百姓帶著這么貴重的東西不敢出遠門,我把它獻給您,是為了免遭橫禍而死啊!”子罕叫來玉匠幫他把寶玉雕琢加工,賣了一大筆錢,使他富起來,還派人護送他回老家。
這則故事含義深邃,令人百讀不厭、回味無窮。首先,子罕把個人的節(jié)操品德看得如生命同等重要,比金銀財寶更可貴。他是管理工程的官,相當(dāng)于今天的“計委”或公共工程部門的官員,幫人辦事拿點“中介”、“回扣”,應(yīng)不必擔(dān)心追究,何況獻寶者是找上門來送一筆意外之財,悄悄收下,可說是“零風(fēng)險”吧??墒亲雍薄熬由鳘殹保钫Z連珠,石破天驚:“如果我收下,我倆都丟了寶!”反觀今天那些掌管公共工程的大小官員,如前鐵道部長劉志軍之輩,竟不屑一塊小寶玉,看中的是大筆的國家資財。他從女商人丁書苗那里獲取4900萬元,而丁書苗非法所得國家資財20余億。
其次,子罕富于人情味的親民形象躍然紙上。他巧拒獻寶,并未遠離獻寶者,“使玉人為之攻之,富而后使復(fù)其所?!痹诠糯胀ò傩論碛袑氂?,可能會危及性命。楚國人卞和兩次獻玉給楚王,都被認為是假玉,先后被砍去雙腳。他抱璞痛哭,楚王令人雕琢其璞,果得寶玉,稱為“和氏之璧”。古人有“庶民無罪,懷璧其罪”之說。如有寶玉,強盜來搶,官家來捕,險象環(huán)生。這位子罕,可愛之極,不避“揩油”之嫌,令工匠雕琢其玉,派護衛(wèi)送其還家,讓獻玉者過上富足安定的生活。我想那個獻玉者會感激涕零,逢人便稱道吧!
我聯(lián)想到我采訪過的“黨風(fēng)衛(wèi)士”黃祖示將軍。他是名人,求他辦事的人自然很多,但他給自己定了原則,劃了底線:“請吃不到,送禮不要,該幫就幫,不圖回報,不該幫的說破嘴也白鬧?!庇幸淮?,家鄉(xiāng)韶山一位鄉(xiāng)親給他送來一瓶酒,他覺得鄉(xiāng)情難卻,便與家鄉(xiāng)人對飲,談起老家長湖村水質(zhì)甘甜適合釀酒,于是萌發(fā)雄心,幫助家鄉(xiāng)建酒廠。他多方奔走,到處“化緣”借貸,籌措上千萬元資金,在原有作坊式的酒廠上建起1萬多平米、擁有150多個窖池、年產(chǎn)1200噸的花園式酒廠,釀出“韶山?jīng)_一號”等系列名酒,榮獲“全國十佳名優(yōu)品牌”證書。酒廠出了名,鄉(xiāng)親們富了,黃將軍既不做老板,也不當(dāng)股東,只做顧問,他和家人沒有一分錢股份。退休的黃將軍可稱作“今日子罕”吧!
古書有許多瑰寶,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華。溫故而知新,常讀最怡人,《不貪為寶》流傳幾千年,具有醒世發(fā)聵的魅力,讓我們把它當(dāng)作座右銘,化為行動,融入心靈,做一個社會主義新時代高尚的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