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周江鎮(zhèn)中心小學 李宇松
小學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是培養(yǎng)學生感悟語言,領(lǐng)會文章思想,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關(guān)鍵。
閱讀教學是憑借文本的語言,著重培養(yǎng)感受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同時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豐富精神世界,從而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做人。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指出: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lǐng)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zhèn)€人閱讀。
“讀”是我國學習語文的傳統(tǒng)方法,前人論述甚多。葉圣陶說:“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師講懂的?!睘榱俗寣W生能輕松、有收獲的閱讀課文,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從“讀”中感悟?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小學課文里基本都配有形象、生動的插圖,并且大部分插圖就已經(jīng)是生動形象的故事。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課文中已有的插圖,讓學生先仔細地看圖,再說說圖上畫的什么,最后圖文對照讀課文。如在教學古詩《江雪》時,先引導學生認真看書中的插圖,看后說說圖里有什么?由于這些插圖生動具體,所以學生說得十分清楚,富有想象。緊接著讓學生品讀詩句,再結(jié)合詩中的一些字、詞的注釋,就這樣學生在觀察中把具體形象的圖象信息轉(zhuǎn)化為文字符號,這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是很有幫助的。在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安排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對學生讀懂課文,理解字、詞、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這里講的“畫”主要指的是邊讀邊用筆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以及優(yōu)美的句段。如學習課文《翠鳥》時,我要求學生先自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描寫翠鳥美麗外表的句子。如“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長又尖的嘴?!比缓笾笇W生反復閱讀,通過“讀”使學生們感到:翠鳥真的很美啊!最后讓學生學會到描寫動物時要按一定的順序來描寫它的外形特點。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讀書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質(zhì)疑的習慣。在讀課文時先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朗讀課文。如教學《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這一課,“烈火在他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熄滅,直到最后他也沒有挪動一寸地方,沒有發(fā)出一聲呻吟?!睂W生課后查閱資料得知國外某研究機構(gòu)把疼痛劃分了十級,灼燒的疼痛是排位很靠前的。正常人根本無法忍受,叫喊和移動是自然反應,邱少云不但不喊,連動也不動。學生質(zhì)疑邱少云可能是先被煙熏暈過去,后才被火燒死的。通過質(zhì)疑,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異常活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也就水到渠成。
分角色朗讀扮演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活動之一。小學語文課文里的一些聲情并茂的故事,用表演的形式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便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凸現(xiàn)特點。如在教學《阿凡提的故事》一課時,我先要求學生把課文看一遍,然后小組合作進行分角色扮演朗讀,根據(jù)文中每個人物角色的特點演讀出他們的特色,通過以讀為主,以演為輔,既促進了學生讀懂了課文,又使學生真實地體會到阿凡提的聰明、機智,從而受到深刻的啟發(fā)。演讀結(jié)合中,學生扮演得形象生動,且將課文內(nèi)容演繹得淋漓盡致,教學效果出乎意外地好。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中,以學生的讀為主,也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想在閱讀教學中的體現(xiàn)。學生是課文學習的主體、閱讀的主體。古語曰學生蘊藏著極大的學習潛能,我們在強調(diào)教法的前提下,必須讓學生讀得多,讀得好,讀得快,學生才能啟動心智,直接去分析、研究、思考。讀書,不是聽書;讀懂,不是聽懂。教師在閱讀過程中的講解、輔導、提示、點撥、啟發(fā)、激勵等,都是間接的、輔助性的,即使講得深刻生動,也代替不了學生的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