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ㄙF州省六盤水市第三中學 貴州 六盤水 553001)
對跆拳道后踢技術的實戰(zhàn)性研究
□ 張 ?。ㄙF州省六盤水市第三中學 貴州 六盤水 553001)
隨著跆拳道正式被列為奧運會的比賽項目,跆拳道已經在我國逐漸普及和開展開來,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到跆拳道的行列中,跆拳道實戰(zhàn)技術也逐漸進入到高中體育課堂。在跆拳道教學中,腿法技巧是必修的運動技能,而在多種腿法技能中,后踢技術因為其強大的出擊力度、較快的出擊速度、極高的隱蔽性,較高的得分概率,成為跆拳道腿法中的重要技能之一。如何能夠更好地理解后踢腿法,更好地運用后踢技能,使之發(fā)揮最大的比賽威力,是本文將要探討的重點。
跆拳道 后踢技術 運動技能 實戰(zhàn)應用
跆拳道最早源自朝鮮半島,是一種主要以手和腳進行格斗或對抗的運動項目,在朝鮮民間非常普及和流行,更被尊稱為朝鮮的“國技“。1988年跆拳道被列為奧運會的示范項目,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跆拳道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大力提倡跆拳道,是因為它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改良心血管機能,提高肺活量,發(fā)展骨骼和肌肉,增強身體的柔韌性,改進身體狀況,提高身體素質;二是可能在某些時候威懾侵犯者,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尤其是女子,可以通過練習跆拳道提高自身的防衛(wèi)能力;三是通過手與腳的搭配和力度,培養(yǎng)人的協(xié)調能力,跆拳道以腳為主手為輔,但若是沒有手的動作和力度相配合,腳上功夫只能是獨木;四是具有重要的精神功效,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品質,使人變得堅強和忍耐,可以調節(jié)人的情緒,使人發(fā)泄掉心中的不快,可以刺激人的中樞神經,提高人的興奮度,使人變得樂觀和自信。
跆拳道運動強調以腿法為主、拳為輔的運動宗旨,腿法無論在攻擊范圍還是在攻擊強度上都遠遠超過了拳法的攻擊,在跆拳道運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其中后踢是跆拳道比賽中的常用腿法技術,在比賽與競技中占有很高的得分概率。后踢主要用于跆拳道的轉身攻擊技術,可直接運用于進攻,也可運用于反擊。后踢技術強調腿法的速度、力量和連貫性,運用得當,會在比賽中給對手以重創(chuàng),后踢腿法在實戰(zhàn)中發(fā)揮著重要的應用價值。
以右腳站立為例,起身階段:后踢腿法的重心在于右腿,右腿先屈腿支撐,以右腳為軸心,右腳跟向內旋,隨之身體向左后方旋轉;提膝階段,左腿屈膝抬起,大小腿折疊用力,左腳后跟盡量貼近右腳內側,收髖轉頭注視對手;踢擊階段:左腿勾腳尖用力、屈膝向對手后方發(fā)出踢擊。
后踢腿法要求運動者髖部、腳跟和對手目標在一條直線上,并迅速踢出后歸于預備姿勢。動作過程中要求起腿后上體和大小腿肌肉收緊,腿部后踢時動作連貫,用力延伸,擊打的目標要控制在腿部正后方偏右。后踢腿法主要攻擊對手的胸部、襠部、頭面部和膝蓋部。
1.1、動作幅度大
在跆拳道實戰(zhàn)中,后腿技術要求展腹展髖以獲得擊打對手目標所處的高度,動作幅度較大,牽扯范圍較廣,需要全身上下肢的極力配合,在短時間內作出踢擊動作,多應用于防守和動作反擊策略中。
1.2、動作力量較大
后膝腿法要求踢腿時猛力挺膝,力達足跟,因此力量和強度都是瞬間迸發(fā),具有很大的沖擊力。后踢屬于后發(fā)先至的應急性動作,在雙方角逐中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如果力量運用得當,會給對手的進攻造成很大的難度。
1.3、動作隱蔽性強
后踢技術往往腿部迅速出擊,先發(fā)制人,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在不經意間給對手以重大打擊,使得對手措手不及,防不勝防。因此后踢技術在比賽中常被多次運用,是得分的關鍵技術之一。
2.1、后踢動作實戰(zhàn)分解
在后踢腿法實戰(zhàn)中,后踢動作可分解為起動轉體、轉髖提膝、踢擊、踢擊后還原等動作。
在時間上,起身轉體的時間、轉髖提膝的時間,以及擊打后還原預備的時間呈現出階段性的特點,這些動作占據整個踢擊動作的大部分時間,擊中目標的時間只是一瞬,時間短暫,這就要求在有限時間內迸發(fā)出極大的力量和極快的速度。因此在教學中,可加強這些分解動作的銜接性和熟練性,以期整個后踢更加連貫有力。
在速度上,從踢擊腿髖、轉膝到踢擊腳速等各分解動作中,呈現出“慢——逐漸加速——擊中——擊中后減速——慢“等階段性變化的特點,因此,在教學中可加強學生起身轉體和轉髖提膝的速度,以此來提高整體后踢出擊速度,縮短后踢時間,加強打擊力度。
2.2、后踢動作重心變化
在動作開始之初,運動員的重心會整體向前移動,右腳首先用力,此時,身體的重心將由兩腿之間移至左腿,身體轉動側身時,左腿肌肉開始用力收縮,重心幾乎完全承受在左腿之上,此時右腳勾起,完成踢擊,重心又回到兩腿之間。整個動作要求連貫統(tǒng)一、一呵而成。因此,對學員的身體平衡和穩(wěn)定性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著重加強鍛煉學生的整體平衡感和穩(wěn)定性練習。
2.3、后踢動作的用力點
后踢動作中,右側脛骨前肌及右側豎脊肌是主要的發(fā)力肌群,在平時的訓練中,要避免臀肌用力的經驗主義誤區(qū),掌握正確的用力技巧,在轉身、提膝、后踢過程中才會更加節(jié)省體力、有效利用發(fā)力肌,正確地出擊,以便在后踢完成后,隨即轉為預備姿勢,為下一個動作做足鋪墊準備。
有效而合理地利用后踢技術,可以增加學生的競技水平,提高競技能力。熟練掌握后踢技術,選擇合理時機、準確把握速度、精準把控目標位置,可以最大化地發(fā)揮后踢腿法的效力,使學生或競技者在雙方對戰(zhàn)中占據優(yōu)勢。
3.1、擇時而相,選對合理時機
跆拳道后踢技術的主要得分點是迎擊與追擊,往往在實戰(zhàn)之初不建議用后踢腿法,在雙方角逐中尤其是反擊與迎擊時,選對后踢的時機成為重要,在對手起身時后腿就要開始起腿準備,以便在對手起身向前的關鍵時機將其擊中。在追擊時,后踢主要用來做追擊動作的收尾,因其力度強大,距離較長,因此在出擊時更要擇中合適時機,出其不意,發(fā)揮后踢技術的最大價值。
3.2、擇技而出,精準速度出擊
后踢腿法因為在轉身時會有空檔,因此,對出擊的速度要求非常高,速度越快,后踢的力量越大,給對手的重創(chuàng)也越大。在平時的訓練與學習中,選對合理時機的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出擊速度,鍛煉學生身體各個部分的整體協(xié)調與配合能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大的出擊速度,是后踢腿法的技術關鍵,也是發(fā)揮后踢技術的最大效力的充分條件。
3.3、擇準而攻,選中進攻目標
這對出擊者的視線專注性提出要求,出擊者要精確判斷對手的位置和角度,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方位和力道,以便能夠準確擊中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在復雜的動態(tài)競技中,集中精力準確判斷并有效擊中得分部位的能力。要能夠有效調整后踢技術的方向、高度、角度等多項因素,靈活運用后踢技術,保證后踢技術在競技與訓練中發(fā)揮最大的威力。
3.4、對實施后踢腿法的幾點建議
(1)側身轉體階段,避免用力過大。
在后踢動作中,側身、提膝、后踢動作一氣呵成,在側身階段,要避免肩部和上身的隨之轉動,這樣容易造成用力過大反而被對手反擊的后果,因此在轉身時,控制好上肢與下肢的幅度,將重心移到膝部與腿部,避免用力過大,矯枉過正,避免給對手以反擊的機會。
(2)注意膝部提膝動作,避免腿部直踢。
后踢動作是自膝部的提起后,大小腿部折疊,隨之發(fā)出踢擊。在這個動作中,要避免大腿部不折疊,直腿向上出擊。這是錯誤的踢腿動作,不但動作不夠規(guī)范,且發(fā)出的力度也不足。正確的后踢是要提膝、屈腿、出擊,以保證腿法的伸縮自如,力氣的貫穿,保證發(fā)出最大的出擊力量。
(3)注意后踢直線,避免旋轉用力。
后踢腿法要求運動者髖部、腳跟和對手目標在一條直線上,迅速踢出后歸于預備姿勢。以右腳站立為例,左腳以前腳為軸心點,腳跟向外旋轉180度,使背部與對手在一個直線上,保證直線向后踢擊,而不是轉身成一弧度。左右偏斜、弧線出腿,都是后踢技巧中應避免的大忌,容易造成擊落點的偏斜與踩空。
[1]肖琳琳.跆拳道后踢技術實戰(zhàn)應用研究,2014.
[2]謝曉艷.對競技跆拳道主動進攻技術的研究,2008.
[3]李蘭忠.跆拳道后踢技術在實戰(zhàn)中的運用與分析,2013.
[4]冀琳.優(yōu)秀跆拳道運動員后踢技術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