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偉(注冊藥劑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
綠豆湯呈綠色更解暑
◎文/李偉(注冊藥劑師、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
剛熬好的綠豆湯一般是碧綠色,有時卻是紅色的,而碧綠的綠豆湯解暑效果更好。
綠豆起解暑作用的主要是綠豆皮中的多酚類抗氧化物質,所以,熬解暑的綠豆湯需要保持多酚類物質的活性。
當綠豆湯變紅后,就意味著從綠豆表皮部分溶出的多酚類物質被空氣氧化,多酚類物質減少,解暑效果也就沒那么好了。經過抗氧化性質測定發(fā)現,綠豆湯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和綠豆湯的顏色關系很大。顏色碧綠的綠豆湯,效果要好得多,變色的綠豆湯就明顯要差一些。
煮綠豆湯要多注意細節(jié),綠豆和水的比例1∶10為佳,煮湯時將綠豆淘凈,加入放涼水的鍋中,用大火煮10分鐘左右即可,此時豆湯顏色為碧綠色,溶出的物質主要是豆皮中的活性成分,而且氧化程度最低,清熱能力最強。
想要保持綠豆湯的碧綠,最好使用純凈水,如果沒有,也可擠點檸檬汁,防止氧化變色,如果有條件,熬綠豆湯的鍋最好選砂鍋,煮的時候蓋上蓋子,快煮快喝,一定不要加堿,因為綠豆中的類黃酮抗氧化成分也會因為加入堿而損失,顏色轉為黃色。如果希望把湯粥煮得黏一些,可以考慮加入少量燕麥片或糯米來“增稠”。另外,蜂蜜和糖最好也不要加。
喝綠豆湯剩下綠豆也不要扔掉,可以再加沸水繼續(xù)煮制,煮成綠豆沙,或者加米煮成綠豆粥。對于四肢發(fā)涼、腹脹腹瀉等體質虛弱的人來說,綠豆粥比綠豆湯更合適。民間還有“吃中藥避免吃綠豆,以免解藥”的說法,但其實并不能一概而論,在服用黃連、板藍根、牛黃等,清熱類中藥時,可與綠豆同服,起相輔相成的作用。但是在服用人參、黃芪等溫補類藥物及桂枝、干姜等溫經散寒類中藥時,應盡量避免食綠豆。
即使是普通人,也不能天天拿綠豆湯當水喝,一周2~3次即可,尤其是低于常溫的,每周不要超過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