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秀紅
專業(yè)成長與早期教育傳播
阮秀紅
教育傳播的最高境界是"愛"。我們深深地熱愛這個世界,熱愛我們的國家,熱愛身邊每一個人。隨著人類歷史的不斷推進,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早期教育已成為人類歷史狂瀾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課題。在所有能為人類謀幸福的財富中,再沒有什么能比改善人類生活的新技術、新貢獻、新發(fā)明更偉大了。"早期教育"無疑是偉大的。在早期教育專業(yè)中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研究文化,研究文化是一種理智的興趣和科學研究的好奇心非常突顯的環(huán)境。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發(fā)展過程是一個終生學習、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早期教育工作者的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社會責任感、教育實踐能力、教育經驗等不斷成熟、不斷提升的過程。早期教育工作者只有形成風格、體系,才能成為大家。
早期教育職業(yè)專業(yè)研究傳播
人的一生,是傳播的一生。
過去、現(xiàn)在、將來,都是一個傳播的時代。
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也是一部傳播發(fā)展史。
教育傳播的最高境界是“愛”。我們深深地熱愛這個世界,熱愛我們的國家,熱愛身邊每一個人。隨著人類歷史的不斷推進,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早期教育已成為人類歷史狂瀾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課題。在所有能為人類謀幸福的財富中,再沒有什么能比改善人類生活的新技術、新貢獻、新發(fā)明更偉大了。“早期教育”無疑是偉大的。
隨著腦科學、生物學、醫(yī)學、心理學、基因學、胚胎學等各學科的成果不斷涌現(xiàn),人們已越來越關注“早期教育”,這是關系到人類幸福的大事,關系到一個國家未來前途命運的大事,也是關系到生命個體一生發(fā)展的大事。
如何讓早期教育像水一樣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東西南北;如何讓早期教育像蒲公英一樣走進每一個家庭?無論貧窮或是富裕;如何讓早期教育像甘露一樣流淌到每個孩童的心里?無論種族膚色;早期教育是一粒種子,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發(fā)芽;早期教育是一縷春風,潤物細無聲,隨風潛入夜?!皭邸薄捌降取薄靶腋!薄昂推健?,這是我們勾畫的人類未來美好的藍圖。我們相信真理。
早期教育傳播學是人類歷史步入“多元文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產物,它體現(xiàn)了全新的價值觀。早期教育傳播學就是將早期教育的觀念、方案、文化進行傳遞和實施的學科?!安粓猿止嫘?,教育改革就會失敗”“從利益出發(fā)擴大社會的不平等”,早期教育傳播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則,超越教育的功利性因素,保證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將早期教育和人類的幸福真正結合起來。
人人都是傳播者?!霸缙诮逃ぷ髡摺笔莻鬟f“早期教育”圣火的接力手。接力手的人格、素養(yǎng)、專業(yè)知識水平決定了傳播的高度(人們的認識度)以及廣度(接受人群的多少)。而家長則是早期教育傳播對象中的主力軍。早期教育機構是早期教育傳播中的最具影響力的場所。
傳播從“心”出發(fā),從“我”開始,以“文化”為核心,延續(xù)于品質?;療o形為有形,由有形上升到無形。
正文
每個孩童都是金礦,早期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就是勘探;每個孩童都是天才,早期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就是贊賞;每個孩童都有心愿,早期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就是傾聽;每個孩童都想進步,早期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導;每個孩童都想成長,早期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就是鼓勵;每個孩童都是天使,早期教育工作者要做的工作只有一個字:愛。
真正的愛是接受和喜悅。心存真正的愛,我們就會不斷學習,改善我們的性情,美化我們的言行,提高我們的學識,掌握科學育兒方法;心存真正的愛,我們就會學著變得更加善良仁慈,更加機智和包容,更加堅定和勇敢,更加陽光明媚和年輕。
早期教育工作者的發(fā)展,是生命個體的發(fā)展,關注的是作為具體而豐富的人的整體發(fā)展問題。早期教育工作者對孩童的影響,都是通過早期教育工作者的整體來實現(xiàn)的,其中包括人格、情感、意志、知能素養(yǎng)和身心素養(yǎng)。
早期教育工作者從踏上教育征途的那一刻起,就會不斷地受到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計劃、教育方案和教育方法的影響。但是這一切如果不能轉變?yōu)槲覀冏陨淼男拍?,則無論它如何完善,仍然只是一紙空談,實際上毫無力量。早期教育工作者不是任何外在制約的盲目執(zhí)行人,只有充滿信念的熱忱才能使早期教育生機勃勃。
早期教育工作者的信念從何而來?它與早期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是分不開的。它是早期教育工作者的職業(yè)精神,也是人類知識薪火傳承的必然。早期教育工作者的人格是啟迪生命靈魂的源泉,它絕非任何課堂知識、教育格言、制度條例所能代替。當然文化所傳承的精神也具有一種力量,但這種精神應該體現(xiàn)在作為生命個體的早期教育工作者的人格之中,由此而促成孩童的人格。
教育信念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論以及教育原則等在早期教育工作者心靈深處的感知和信奉。教育不是一種簡單的操作,而是早期教育工作者與每個人之間基于信念的對話。
真正的教育是精神的創(chuàng)生和靈魂的感召。早期教育工作者要懂得人并非是沒有生命的個體,教育的主體和客體都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早期教育工作者只有將對教育的認識內化為教育的信念以及教育的思想、理論和主張才有可能在生命的個體之間產生共鳴。
信任和尊重就是把孩童當成富有生命的個體化主體和人性凝聚體來看待。孩童在生命個體成長過程中的興趣和熱情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對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而這恰恰是需要早期教育工作者們給予的,多一點信任,多一點尊重,無疑會給這些未成熟的心靈帶來希望的火花,而當這些火花被無情的打擊所熄滅的時候,任何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教育方法將變得無濟于事。
教育家陶行知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早期教育工作者們不僅是教育的傳播者,更是人類靈魂的塑造者,是人類高尚道德品質的塑造者。早期教育工作者們的德性、人格對孩童高尚完美的靈魂的塑造起著很強的示范作用,早期教育工作者們當以自身的靈魂提升和凈化孩童的靈魂,以自身的言談舉止時時刻刻感染和熏陶孩童。
愛是生命的源泉,愛是建構教育過程中各種關系的橋梁。正是愛的力量,為人類歷史進程注入了新的力量源泉。早期教育工作者們要繼承這樣的傳統(tǒng),延續(xù)這樣的精神。只有愛才是喚起交流的感應器,是撫慰心靈的妙方;也只有愛才能真正營造出一種彌足珍貴的氣氛,并使得這樣的氣氛能夠極大地鼓舞和影響未來教育的發(fā)展。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的教育者要構筑一個牢固的知識地基。早期教育工作者的知識地基包括四個方面。
首先,要掌握廣博的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知識;其次,要掌握有效的早期教育專業(yè)知識,除本學科外,還應該了解鄰近學科或跨領域的知識,知識面愈廣,專業(yè)知識愈深,則在科學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運用上愈自如,結合愈巧妙,渾然一體;第三,掌握有關“教”與“學”的顯性知識,還應掌握“育”與“習”的隱性知識;最后,掌握關于早期教育工作者自我的知識,主要體現(xiàn)在早期教育工作者們是否知道運用“自我”進行教育教學,是否了解自己的人格特點和風格,能否及時調整自己的態(tài)度和行為。
從早期教育工作者作為學習促進者、社會變革者和反思型實踐者等角色和職責出發(fā),須具備以下幾種基本能力:教育教學的能力、了解孩童的能力、交際能力、反思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學習能力等等。其中教育教學的能力又是上述幾種能力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掌握語言藝術的能力,組織能力,啟發(fā)思考的能力以及提升教學機智的能力。
早期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崗位上,必然會遭遇很多意想不到的障礙和挫折。在面對這些挫折的時候,應具有較高的心理成熟度,較強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較穩(wěn)定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較強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
早期教育工作者在保持心理健康的同時,還應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以保障能勝任本職工作。
風格即人,只有形成風格、體系,才能成為大家。
美國兩位學者澤斯納和喬伊斯曾對教育工作者的角色進行專門的研究,認為歷史上各種教育工作者可分為五類:
第一類:“出色的雇員”(the good employee)。該理論強調教育者在課堂上規(guī)范地教學。這類教育者是技術型、經驗型的。
第二類:“初級的教授”(the junior professor)。該模式強調優(yōu)秀的教育者必須掌握豐富的學術知識和良好的知識背景,必須有精深的學術背景。
第三種:“充分發(fā)展的個人”(the fully functioningperson)。該模式認為只有能夠促進個人發(fā)展的教育者才是最優(yōu)秀的教育者。只有促進個人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這種理論充分肯定教育者個人的價值觀,強調教育者對個人人生的理解,強調教育者的教育個性和教育風格。注意人格的塑造和培養(yǎng)。
第四種:“革新者”(the imnovator)。該模式認為教育者應該是充滿朝氣和活力的,教育者是整個教育、社會改革的源泉之所在,教育者應當通過對孩童和教育的改革來改造社會。
第五種:“善于思考的專家”(the reflective profess ional)。該模式認為教育者是思想家。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對孩童認知能力的培養(yǎng),更重要的是提高孩童的思維能力。
優(yōu)秀的早期教育工作者應該是諸種模式的綜合。我們稱之為“智慧型的早期教育工作者”。人品好,德性好,自然德高望重,這是前提。而真正師德好,又教人聰明智慧的早期教育工作者才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和活力。
智慧型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做孩童全面成長的“領航員”,而不做漠視孩童斑點的“色盲”;智慧型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做懂得教育規(guī)律的“實踐者”,而不做無視孩童體驗的“拔苗者”;智慧型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做讓孩童長硬翅膀的“云梯”,而不做不自覺地扼殺孩童創(chuàng)造思維的剪刀。
智慧型的早期教育工作者有以下特質:
*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
*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我;
*善于合作,善于調動各方面有利因素;
*充滿愛心,受家長孩童尊敬;
*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
*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
*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
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發(fā)展和職業(yè)生涯階段
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發(fā)展,就是指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成長,是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內在專業(yè)結構不斷更新、演進和豐富的過程。根據(jù)早期教育的專業(yè)結構,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發(fā)展可以從觀念、知識、能力、專業(yè)態(tài)度和動機、自我專業(yè)發(fā)展、需要意識等若干視角來認識。因此,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發(fā)展過程是一個終生學習、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早期教育工作者的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社會責任感、教育實踐能力、教育經驗等不斷成熟、不斷提升的過程。
凱茨(Katz,1995)列出了早期教育專業(yè)發(fā)展的四個階段:
1.求生階段——這一階段的早期教育工作者,真正關注的是如何在職業(yè)中生存下去和完成每天的工作;
2.鞏固階段——這一階段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已經做好鞏固自己在求生階段積累的經驗;
3.更新階段——這一階段的早期教育工作者,已經非常熟悉早期教育相關工作,并充滿了自信,并且開始找發(fā)展變化,探索拓展專業(yè)知識技能的新途徑。
4.成熟階段——在這個階段,早期教育工作者的活動和興趣開始轉向對專業(yè)理解,觀念和現(xiàn)實進行有意義的探索。
如果早期教育工作者處于第三階段,最有可能展現(xiàn)出領導潛能。因此,當早期教育工作者顯示出領導抱負和才能時,就迫切需要參加機構為我們提供的適宜的專業(yè)支持和社會化機會。例如培訓、引導和訓練等。
專業(yè)引導、培訓與評價
早期教育領域持續(xù)的專業(yè)化已經被經常性的引導和評價相聯(lián)系——例如,通過質量確保程序,資格鑒定或檢查制度,可以確保早期教育服務至少要滿足最低的執(zhí)業(yè)標準。這些程序可能給早期教育工作者帶來越來越多的領導責任。如果早期教育工作者缺乏經驗和正規(guī)教育培訓,就必須進行在職的培訓和指導,從而提升早期教育和服務的質量。這種擴展的責任,加上早期教育工作者從入職第一天開始就可能扮演領導的角色,要求所有早期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和在職早期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具備基本的早期教育領導知識和技能。事實上,領導角色最少應該被視為早期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工作角色之一,就像早期教育工作者所應具備的其他基本技能一樣,如孩童觀察、課程設計與實施、課程計劃的管理等等。
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就是要具體規(guī)定專業(yè)所要培養(yǎng)的專門人才應達到的基本素質要求和業(yè)務規(guī)格。如人格品質、職業(yè)道德、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基礎理論、專業(yè)知識、技能技巧等等。
專業(yè)培養(yǎng)途徑:
*系統(tǒng)培訓
*實施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制度
*開展各種專題講座
*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支持學習
強調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之間的聯(lián)系,并鼓勵直接應用所學的新東西,會有助于減少許多成人學習者在獲取新知識與技能時體驗到的沮喪感。如果成人學習者具有較高的內部動機,重視需要學習某些專門的知識技能,并且理解這種學習對于工作的重要性,他們似乎會更少體驗到在學習新知識和技能時的那種沮喪感(Law and Glover,2000)。組織成員努力超越那種概念與實踐的簡單了解,邁向對信息加工處理的深入理解階段,例如,對自己的教育觀念與實踐進行分析,綜合和評價等,成為反思型的實踐者。
在思考與成人在一個學習情境中的教與學的技巧和過程中,有人建議把以下原則作為核心。(Albert and Einstein,1986)。在如下情況中,早期教育工作者能有效地進行學習:
*投身于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負責并滿足自己的需求,能夠有機會發(fā)展現(xiàn)有的自我指導和決策能力;
*已有的知識、技能與經驗能夠得到充分運用,領導者還鼓勵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幫助;
*當前關切的問題和難題得到探討,并且探討的方法有助于產生并運用于應對當前情況的新知識、技能、理解和解決方案;
*恰當?shù)暮投鄻拥慕虒W方法是培訓的有效策略,例如小組討論、頭腦風暴、角色扮演、問題解決以及相互評價等。
*強調平等、共同責任,合作和互敬,一種民主的氛圍得以建立和保持;
*積極地投身于學習的過程,通過實際行動和反思思維來學習。
創(chuàng)建一種研究文化
什么是研究文化?它其實就是一種個人和專業(yè)的態(tài)度。它還可以被描述為一種理智的興趣和科學研究的好奇心非常突顯的環(huán)境。研究文化形成的標志是:在整個早期教育專業(yè)界,在培訓和早期教育機構的各個層面,彌漫著一種氛圍,無論是研究者、早期教育工作者還是家長,每一個人都積極地追求更多的作為實踐抉擇之基礎的知識。研究文化還意味著珍視那些與孩童發(fā)展、學習過程、互動交往、教學方法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有關的理論知識和研究成果。
早期教育專業(yè)中創(chuàng)建和發(fā)展研究文化的有效策略:
首先,在早期教育領域形成一種共識,即早期教育專業(yè)是一個有自己特色的獨立專業(yè),任何其他專業(yè)都無法替代它。早期教育專業(yè)擁有自己的傳統(tǒng)、價值觀、理論假設、經驗、實驗方法以及人才培養(yǎng)體系,它完全有能力獨立拓展自己的知識和理論基礎。不需要依靠任何其他專業(yè)來構建自己的理論知識。為了達成這種共識,首要的事情,就是轉變早期教育工作者的態(tài)度,也就是說,必須從目前這種一味遵從其他專業(yè)領域的專家所提出的觀點和盲點服從其權威的病態(tài)態(tài)度,轉向一種健康的、能夠對這些從外部輸入的觀點進行合理質疑的態(tài)度,以及更加尊重早期教育領域內的成員所做的貢獻。
其次,在研究所基于的理論視角方面,早期教育工作者應該更加接受一種多元的視角。迄今為止,早期教育領域內的研究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的,特別是發(fā)展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要想對孩童發(fā)展的社會實況、保育和教育獲得更深入和更廣泛的理解,其他的視角,例如社會學、人類生態(tài)學、生物學、人類學、歷史、哲學、政治、課程理論以及經濟學等,需要像心理學視角一樣為我們所熟悉。早期教育領域需要在廣泛的各種論題、問題和技術進步等方面擁有最新的資訊,以便不斷地擴展早期教育服務項目,提升早期教育服務品質,滿足快速變革的社會對早期教育提出的各種要求。
再次,在為早期教育專業(yè)學生和教育者提供的各種培訓方案中,應該支持和鼓勵學習者的研究興趣,以使得研究成為一種受到普遍認可重視的專業(yè)文化。早期教育領域從原來那種實踐為本的主導取向變?yōu)閷嵺`應基于證據(jù)這樣一種取向。新的取向中有這樣一種認識:要尋求科學研究的需求和滿足早期教育實踐需要之間的平衡點。
第四,早期教育工作者應該被鼓勵積極參與那些合作性研究。
在早期教育領域中,研究應該被視為一種常規(guī)性的問題解決策略,借此不僅能夠發(fā)現(xiàn)新知識,加深對早期教育的理解,而且可以提升早期教育服務的品質。
由于對實踐進行的系統(tǒng)性研究和探索能夠給早期教育機構帶來更大的價值,凱斯(Keyes,2000)鼓勵早期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共同體中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因為系統(tǒng)的探究會給實踐帶來更多的增值。合作性研究在促進早期教育工作者批判性反思和協(xié)同建構專業(yè)理解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它給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機會以有見識和有意義的方式進行有關課程、教學和變革的交流。(Potter,2001)
希望進行研究的早期教育工作者通過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做下列事來開始研究。
*反思自己的實踐。
*討論教學方面的問題——包括學習和教學兩方面。
*與自己的同行們保持專業(yè)上的聯(lián)系與合作。
*運用基于證據(jù)的實踐做法作為提升早期教育品質的手段。
當“我”贊同下列觀點時,研究文化就能發(fā)展起來:
*對于一個像早期教育機構這樣的學習型組織而言,研究是我們的一項專業(yè)職責。
*合作性探究對于使機構發(fā)展成專業(yè)學習共同體而言是根本的途徑。
*合作是一種確保知識、觀點和優(yōu)秀實踐方法得到共享的方法。
*基于研究證據(jù)的教學實踐是成功的基石,能夠不斷地提升早期教育服務的品質。
阮秀紅(1976-)早期教育專家,書法家,藝術家。香港國際畫院院士,中國武陵書畫家協(xié)會主席,中國東方神州書畫院顧問。其成就特邀入選《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世界名人錄》《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走向世界的中國》(專家學者寄語篇)《世界美術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