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介紹和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在訓練語言能力和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有效地進行審美教育,從而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同時讓說明文教學走出教和學的低谷,讓說明文教學也充滿情趣,充滿審美性。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介紹和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系、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為了要把事物說明白,就必須把握事物的特征,進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即不僅要說明“是什么”,還要說明“為什么”是這樣。
一、小學說明文教學的現(xiàn)狀——審美性缺失
總覽小學語文教材,其中有不少是說明文。很多老師認為說明文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也沒有扣人心弦的懸念,更沒有優(yōu)美感人的描述,教學過程往往平淡無奇,不易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一些老師在教學時往往容易把說明文上成科學課,或是忘卻文本的“概念課”,以至于迷失了語文的自我??菰锓ξ?、草草過場、審美缺失成了這類教學的通病。
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把握事物特征,在訓練語言能力和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有效地感受美、品味美、欣賞美,從而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呢?如何讓說明文教學走出教和學的低谷,讓說明文教學也充滿情趣、充滿美感呢?
二、小學說明文教學的追求——潛心感受美
事實上,看似平淡無奇的說明文教學,也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好時機。葉圣陶先生曾把語文閱讀活動中的審美比作采礦:“你不動手,自然無所得,只要你動手去采,隨時可發(fā)現(xiàn)一些晶瑩的寶石。”這就指出了教材中是含有很豐富的美育資源的。我們可以憑借教材,充分挖掘美點,提取美育滲透的素材;以課堂為陣地,以多種方法進行再創(chuàng)造、感知、鑒賞課文之美,培養(yǎng)審美情趣,達到美育滲透的目的。
1.品味語言美??鬃釉疲貉灾疅o文,行之不遠。說明文語言科學性強,準確精密,如我們在說明文中常常遇到起修飾限制作用的副詞,起準確表達作用的數(shù)字,它們都準確地說明被說明事物的特征,說明文的語言在平實中表現(xiàn)出準確之美;另一方面,不少文藝性說明文運用明白易懂的語言、新穎別致的詞匯加以說明,同時適當?shù)剡\用打比方、摹狀貌、引用、比擬等修辭和說明方法,生動而形象。因此,真正文質兼美的說明文,是很注重語言美的。讀一篇這樣的說明文,如行山陰道上,美不勝收。
在以往的說明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重內(nèi)容而輕形式。這種做法,如入寶山而空還。品味語言美,也應該成為說明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
2.欣賞圖畫美。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或者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庇眯蜗笾庇^的圖畫敲這“第一錘”,容易將學生帶入課文內(nèi)容,給學生帶來強大的視覺效果,從被說明事物的形象上得到審美享受。以《金字塔》一文為例。在教學中,我除了讓學生欣賞課文中出示的圖片以外,還搜集了大量的金字塔圖片,讓學生來感受金字塔外觀上給人的視覺沖擊。學生一邊欣賞著這世界偉大奇跡的,一邊驚嘆設計者和匠師們的聰明智慧,并從心底產(chǎn)生了共鳴。
3.體會情感美。小學階段的各類說明文教材,其寫作手法、表現(xiàn)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描摹詳實、具體形象,有的質樸平實、客觀嚴謹,有的生動詼諧、情趣盎然。這些教材不僅具有認識價值,給人以知識,而且字里行間滲透著情感美,具有教育價值,給學生以熏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文章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品讀欣賞中,品味語言內(nèi)蘊的情趣,感染和陶冶情操,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4.理解智慧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是不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作為萬物之靈,體現(xiàn)出了高度的智慧。這種智慧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xiàn),是一種“大美”。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人類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透過紛繁蕪雜的現(xiàn)象的外表,掌握其中內(nèi)在的、本質的規(guī)律,并在這些規(guī)律的引導下,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智慧美,體現(xiàn)在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天安門的雄偉、壯觀,埃及金字塔的外觀雄偉與結構的精巧,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神秘與奇妙,水上飛機的強大功能,大自然文字是如何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神奇的克隆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無不展示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能,無不折射著美的光輝。正因為人類的智慧,才有今天的高度文明。理解智慧美,歌頌智慧美,應該成為說明文教學中一項重要的任務。
5.感受朗讀美。葉老曾經(jīng)說過“說明文不一定是板起面孔來說話,說明文未嘗不可帶一點風趣?!焙芏嗾f明文都運用比喻、擬人等說明方法,寫得很有韻味,而且字里行間浸潤著作者的情感。我們在說明文教學中也要讓學生潛心會文,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再通過朗讀傳遞作者透過文字想要表達的情感,品味其中的美。
語言文字是美妙的,新課程改革為閱讀教學注入了越來越多的生機與活力??此瓶菰?、乏味的說明文教材中也蘊含著豐富的美感。只要我們樂于探究,勤于實踐,充分挖掘說明文教材中豐富的審美因素,以美施教 以美激趣,使學生接受多方面的審美教育,在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中受到熏陶與感染,定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感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