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沁沁,孔席梅
(1.新疆警察學院a.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b.語言系,新疆烏魯木齊830013)
相比較HSK(中國漢語水平考試)中沒有口語測試和寫作測試的缺陷,MHK(中國少數(shù)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是專門為測試母語為非漢語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漢語學習水平而設置的國家級標準化考試。MHK考試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我國最具有權(quán)威性的漢語水平評價工具,基本能夠達到客觀、準確反映考試者漢語實際水平的要求。
首先,HSK重點考察學生漢語交際能力,MHK考試除考查漢語交際能力之外還注重考查學生漢語的積累程度,是否能夠熟練地對生活、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等情況做出正確的語言、文字處理。其次,HSK考試有語法項目,MHK考試取消了專門項目,將語法考查設置在其他各考試環(huán)節(jié)中。第三,HSK考試以客觀題為主,MHK考試加入了專門的書面表達題型,尤其是四級考試對書寫的要求更高,加入了聽寫內(nèi)容,學生要將錄音中的內(nèi)容用漢字書寫,增加了學生對漢字書寫和運用能力的考核。第四,HSK考試沒有口語考試項目,MHK考試要進行相應級別的口語考試,避免了漢語學習者出現(xiàn)聽懂不會說,會寫不會念的情況。
HSK考試一共設有11個級別,其中1—3級為HSK基礎水平,4—8級為HSK初、中等水平,9—11級為HSK高等水平。MHK考試只有四個級別,即: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其中MHK考試中的一級、二級相當于HSK考試基礎水平,三級相當于HSK考試4—8級初、中等水平,四級相當于HSK考試9—11級高等水平。相比較HSK考試,MHK考試的等級劃分更加簡單、清晰。
在HSK考試中分為聽力(50題)、語法(30題)、閱讀(50題)、綜合填空(40題)四個部分,各100分共400分。MHK筆試考試以三級為例,分為聽力(40題)、閱讀(40題)、書面表達(16題其中包括15道客觀題占書面表達總分值的30%和一道主觀題占書面表達總分值的70%)四個部分,各100分共300分??荚嚂r間上HSK(初、中等)考試共需145分鐘,MHK考試筆試為120分鐘,口語部分考試單獨進行。
通過對比HSK和MHK的區(qū)別,可以發(fā)現(xiàn)MHK考試輔導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師有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在整體教學工作中學會抓住重點進行教學,針對不同的考試內(nèi)容、考試項目采用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法,從教師層面提升MHK教學輔導課的教學效果。
新疆對學生開展雙語教育基本上從小學就開始進行,學生接觸漢語教學的時間比較長,尤其在城鎮(zhèn)中,雙語教學程度已經(jīng)得到很大的提升。大部分學校的漢語教學始終將聽力做為重點進行學習,在進入大學前學生已經(jīng)儲備了一定的漢語語音、語法等聽力能力,MHK考試中的聽力部分對于學生來說難度并不大。
如若進一步提升聽力水平,首先,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營造良好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讓學生在日常的課程進行過程中學會領悟各種生詞、特殊表達方式在不同語境中的具體意思,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的同時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其次,利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如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看漢語電影、聽并學唱經(jīng)典漢語歌曲、請少數(shù)民族老師做漢語講座等方式,培養(yǎng)學員對漢語聽力的愛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升學習效率。再次,分塊的聽力練習和講解適用于剛接觸聽力輔導階段,幫助學生了解考試內(nèi)容和風格、掌握聽力模式。在臨考階段的聽力練習中,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四十道聽力題全部聽完后要求學生回顧原文答案,運用學生講教師補充的方式進行完整講解,幫助學生體會原文答案和所選答案的統(tǒng)一點,了解漢語同一個意思的不同表達方式。
MHK閱讀理解與日常學習的漢語精讀教學方法區(qū)別較為明顯,學生在做閱讀理解題型時,輔導老師應注重教授學生使用正確的做題方式。
首先,在閱讀理解練習階段,應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老師講為學生講,使學生從閱讀文章的內(nèi)容到結(jié)構(gòu)都參與討論、得出結(jié)論,讓學生自己掌握閱讀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
其次,教授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學生采用精讀方式完成MHK閱讀理解勢必影響閱讀速度,影響成績。過于重視一兩個詞語或者每句話的含義將耽誤大量的考試時間,應教會學生采用快速閱讀、略讀等方式,學會抓文章的重點,針對題目有目的地進行閱讀。幫助學生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提高漢語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
再次,在考前計時練習階段,嚴格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完成做題任務,通過計時和閱讀后詳細講解答案,幫助學生體會計時做題和普通做題的區(qū)別,養(yǎng)成迅速完成閱讀任務的習慣,在提速的基礎上保持做題的準確率。
最后,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必須有長期的詞匯儲備。在日常學習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匯的習慣。
MHK考試中對文字表達的要求更為全面,客觀題15道主要考查學生對語句的理解,對語法的掌握程度,作文題目則考查漢語綜合運用能力。大多數(shù)學生對作文認識不到位,對寫作文有抵觸情緒,日常生活中不愿練、不想練,導致寫作水平不高影響考試成績。因此,教師應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首先,作文考查學員漢語使用的綜合能力,作文輔導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復雜,既要教詞匯、語法,更多的要涉及到邏輯思維、語言組織、表達分析等各種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荚囍形淖直磉_部分作文與日常的作文寫作有很大的區(qū)別,日常作文不限時間,可以參考各類資料,考試中有時間限定沒有任何參考資料,日常生活積累將成為文字表達部分的得分關鍵。
其次,分階段進行練習,先練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記敘文,從每段第一句給提示到不給提示寫全篇文章,逐步增加難度;之后進一步練習簡單的說明文和應用文。
再次,有目的地根據(jù)大綱要求進行相關練習。讓學生熟悉各類題材的寫法,每次寫作都應嚴格計算時間,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最后,學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應批改評價,發(fā)回給學生繼續(xù)修改再上交,只有不斷地給出評價和改進建議,并督促學生立即修改,學生才能對作文批改前后的內(nèi)容有所對比,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不斷提升寫作水平。
作為一個專門的新增項目,口語考試對于考生來說是最難的部分。MHK口試中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包括:字詞不認識,朗讀斷句困難,發(fā)音不標準,回答問題缺乏邏輯,表述單調(diào)等。
首先,口語中各種問題的根本是詞匯量的缺乏,日常生活中學生們對詞匯量的積累不夠,導致使用時無詞可用或者使用詞語錯誤。針對詞匯量少的問題,教師可針對性的根據(jù)《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中的常用詞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提升學員記憶的詞匯數(shù)量和理解程度。
其次,解決學生斷句困難和發(fā)音不標準的問題時,應加強學生的朗讀強度,尤其是使用跟讀、聽讀的方式,讓學員使用磁帶、MP3等教學工具不斷跟讀、朗誦優(yōu)秀作品,通過朗讀提高生詞的認識率,幫助學生增強通過文章上下文學會推斷生詞含義的能力,同時提高漢語朗讀能力,掌握各種感情和語調(diào)的閱讀技巧。
再次,有目標地加入命題訓練,口試中根據(jù)所給問題做出回答部分,是絕大多數(shù)考生的難點,日常練習中要有方向,按照《綱要》中規(guī)定的話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不要讓學生回答過于偏僻的問題,偏僻難以回答的問題不但不利于學生培養(yǎng)自信,更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口語成績的提高。
最后,學生缺乏口語考試經(jīng)驗,對器械的使用、錄音的有效時間等問題準備不足,影響考試發(fā)揮,教師應針對這一情況在考前進行詳細地講解,適時地進行模擬測試,幫助學生了解考試程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作為考試的主體,學生在應試時掌握正確的應試方法,也能夠為順利通過考試,提高考試通過率提供極大的幫助。這也是提升MHK考試通過率的最有效途徑。
不論HSK還是MHK考試都將聽力作為第一個考試內(nèi)容來測試,聽力考試的情況會對考生后面的考試狀態(tài)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考生必須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適時的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
首先,聽力考試必須集中精力。這一點主要是針對考生的心理狀態(tài),考試剛開始大多數(shù)人因為緊張、焦慮情緒很難直接進入考試狀態(tài),容易造成頭腦空白聽不懂前幾段對話的情況。應試人員必須在口試考試開始前就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在試聽階段集中注意力,適應聽力播放的音量、語速等。
其次,聽力考試過程中必須具有穩(wěn)定的心態(tài),聽力考試每一道題時間短,且不重復,很容易因為一時聽不懂錯過題目,此時應迅速放棄聽不懂的題目,調(diào)整心態(tài)進入下一個題目,待全部聽力結(jié)束后利用選項內(nèi)容進行推測選擇。
第三,有針對性的聽,在考試正式開始前有一段試聽和讀題的過程,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和每道題中間的停頓時間,迅速閱讀其他聽力選項,了解題目具體問的應該是什么內(nèi)容,有針對性有目的的聽,避免全程記憶造成大腦疲勞,提升做題的準確度,緩解緊張情緒。
第四,可適當?shù)淖鲇涗?,記錄不拘于形式,用自己擅長熟悉的任何符號、文字、圖形等記錄聽力內(nèi)容,避免聽力中所含內(nèi)容對題目答案的正確選擇造成影響。
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時間內(nèi)就能達到的,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詞匯積累和語感的培養(yǎng),考試中如果掌握好的閱讀理解方法,將幫助考生更順利的完成考試。
首先,跳過不認識的字或者引用的英文單詞,整段文章有一兩個字不認識并不影響對整篇文章的理解,通過上下文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對不認識的文字或單詞有一個合理的推測和判斷,不要刻意的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個別字的意思和讀音,浪費時間更影響理解全文大意。
其次,學會正確的閱讀習慣,很多考生喜歡使用點讀或者朗讀的方式做題,這樣既降低了做題速度又容易影響他人,在考試中我們要采用跳讀、略讀、默讀等方式,提高閱讀速度和快速提煉文章大意的能力。使用先看問題后讀文章的辦法,可以幫助考生有的放矢的閱讀文章,準確抓住文中的重點解題信息。
再次,面對看到試卷文章覺得無法理解、讀不懂的內(nèi)容,采用反復閱讀的方式解決,只要讀懂文中大部分內(nèi)容就可以通過邏輯推理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大意,在閱讀選項時也要注意先剔除錯誤答案,將最后不好判斷的選項再帶回原文中去理解。
MHK考試中文字表達部分由15道選擇題和一道作文題構(gòu)成,作文占文字表達全部分值的70%。文字表達題目是MHK考試中對語法、詞匯等正確運用的綜合考查,題目不多但是分值很高也需要考生認真對待。
首先,15道選擇題為語法類型題,需要在日常訓練中注重語法順序和常用說法。在選擇不能刪除的詞語部分,有以下方法可以用作刪除多余詞語初步判斷:句中可刪除的詞語一般不是否定詞語,表示否定的詞語刪除后會造成前后句矛盾;句中的主謂賓不能選擇刪除,刪除后句式不完整;句中的俗語、成語、歇后語等固定詞語搭配不能刪除。
其次,寫作文的應試方法主要使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要給人思路清晰的印象。寫作時使用熟悉詞語避免出現(xiàn)詞不達意,用詞不當?shù)痊F(xiàn)象,要避免錯別字和錯誤標點符號的出現(xiàn)影響整篇作文的完成情況。
口語測試是MHK的新增考試項目,并且為單獨測試部分,考生容易對口語測試產(chǎn)生畏懼心理,對發(fā)音、斷句、組織詞語方面缺乏信心。在考試的緊張狀態(tài)下,除了自我心理暗示還有幾條可以使用的應試方法:
首先,認真調(diào)試機器避免不必要的失分,耳機和話筒要重點測試,充分利用試聽和試念機會,調(diào)試好音量大小,以免聲音過小無法分辨口試內(nèi)容影響成績,考試結(jié)束后提交成績再離開考場。
其次,在考試過程中利用好有效時間,有效時間是指錄音的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在這一分鐘里簡單明了的回答問題,表達個人思想,防止錄音結(jié)束還沒有正式開始回答問題的情況出現(xiàn)。
再次,充分利用提前準備時間,閱讀文章前一分鐘左右的準備時間要略讀文章,大概了解段落大意和斷句等基本情況。在回答問題前的準備時間要思考回答的問題,簡單明了的回答,最后一題的發(fā)散性回答題目開始前要思考回答內(nèi)容,按照邏輯順序回答問題,考試中避免出現(xiàn)多次重復語句或者使用長句難句導致語法錯誤問題。答題不易太長,按照自己的思路,表達清楚意思即可。
最后,口語考試過程中,語速不易太快,語速快會導致錄音不清晰、發(fā)音不準確等一系列問題出現(xiàn);考前調(diào)整語音語調(diào),尤其在語調(diào)方面把握不準的情況很常見,在考試過程中盡量做到口齒清晰,語速適中。
語言測試與語言教學是相互依存的,語言測試是為了檢測語言教學的效果,反映學生的漢語水平;語言教學是為了保證語言測試的成績,推動測試水平的改革。只有保證教學效果、提升測試通過率,才能讓學生真正達到提升漢語水平的目的。
[1]謝小慶.語言能力測試如何適應語言教學方式的發(fā)展[J].考試研究,2010,(10):29-31.
[2]余厚洪.MHK課堂“快樂”教學法探析[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4,(5):106-108.
[3]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中國少數(shù)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課題組.中國少數(shù)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大綱(三級)[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2:6-14.
[4]李大東,張潔.MHK(三級)的效度調(diào)查研究[J].漢語教學,2006,(3):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