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干預對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臨床探討
趙輝1, 姜海燕1, 張仲慧2
(1. 湖北省鄂州市中心醫(yī)院 護理部, 湖北 鄂州, 436000;
2. 河南平頂山一礦職工醫(yī)院 神經(jīng)內(nèi)科, 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關(guān)鍵詞:護理干預; 高血壓; 動脈粥樣硬化; 健康信念; 血壓
高血壓患者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高發(fā)人群,動脈粥樣硬化是高血壓患者的靶器官損害,也是高血壓發(fā)生發(fā)展的關(guān)鍵病理基礎(chǔ)[1]。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兩種疾病相互影響,患者的預后較差。控制好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對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改善預后有積極的意義。為了控制好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本研究對60例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加強護理干預(飲食、運動、用藥、心理調(diào)節(jié)等),現(xiàn)將方法及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60例,納入標準: ① 均履行知情同意手續(xù); ② 符合相關(guān)原發(fā)性高血壓標準[2], 收縮壓160~180 mmHg, 舒張壓100~110 mmHg; ③ 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IMT)≥0.9 cm, 提示動脈粥樣硬化; ④ 無炎癥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結(jié)締組織病,生命體征穩(wěn)定; ⑤ 無嚴重的并發(fā)癥; ⑥ 具備正常的認知能力,可配合醫(yī)師完成治療。排除標準: ① 心、腎、肝功能衰竭,伴有糖尿病、痛風、高尿酸血癥等疾病; ② 腦卒中、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大動脈炎等患者; ③ 急性感染,惡性腫瘤患者; ④ 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⑤ 繼發(fā)性高血壓; ⑥ 精神、神經(jīng)病者; ⑦ 病情較重,不能配合研究者。將該組患者采用拋硬幣的方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45~78歲,平均(58.9±13.2)歲;輕度患者15例,中度患者10例,重度5例;收縮壓(SBP)平均(165.12±12.50) mmHg、舒張壓(DBP)平均(101.31±8.39) mmHg; 病程2~30年,平均(18.2±5.5)年。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病程2~31年,平均(17.9±6.2)年;年齡42~76歲,平均(59.2±12.6)歲;輕度患者13例,中度患者9例,重度8例; SBP平均(167.72±12.62) mmHg、DBP平均(100.85±8.34) mmHg。2組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在病程、年齡等基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2組均給予降壓、調(diào)脂治療等治療。對照組僅給予用藥指導,觀察組則加強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實施方法及內(nèi)容如下: ① 健康知識教育。根據(jù)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社會背景,采用多樣化的宣教方式,宣教高血壓相關(guān)知識,如危險因素、危害、常見的并發(fā)癥、治療原則、血壓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高血壓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guān)系。告知患者可通過個人日常行為來提高康復效果,強調(diào)堅持服藥、合理運動、控制飲食、自我監(jiān)測血壓的重要性,激發(fā)其主動性和自律性。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糾正不當之處,鼓勵家屬監(jiān)督患者每日記錄自己的行為,如睡眠時間和質(zhì)量、飲食、吸煙、個人行為調(diào)節(jié)程度等; ② 用藥指導。指導患者科學用藥,講解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幫助患者制定服藥的時間表或幫助患者在手機上制定提醒,確?;颊咴谒幬镒饔玫淖罴褧r間段內(nèi)服用,使藥物發(fā)揮最佳治療效果和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年齡較大的老年患者,因其視力有限和記憶力不佳,故為易于其分辨、加深其記憶,可以將藥瓶改成不同的顏色[3]。鼓勵家屬監(jiān)督患者的服藥情況; ③ 飲食指導。改善飲食結(jié)構(gòu)控制能力和膽固醇的攝入,飲食原則為“有粗有細,不甜不咸,三四五頓,七八分飽”。鼓勵患者多進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食用含纖維素高的粗糧,盡量避免煙酒,補充天然蛋白質(zhì)粉,常食海帶、紫菜、香菇、木耳、洋蔥、大蒜、南瓜、豆腐、山楂、蜂蜜等。少吃鹽,不吃肥肉,少吃瘦肉,主食粗細搭配食用。告知患者可食用夏枯草煲豬肉,夏枯草20 g,瘦豬肉50 g,以清肝瀉火明目。晚餐安排在17:30左右,且不宜過飽,以避免進食較晚在血壓生物節(jié)律低谷的夜間導致胃腸氧耗增加,加重心臟負擔[4]。保持大便通暢,多做腹部順時針按摩,防止便秘引起血壓增高; ④ 心理調(diào)節(jié)。通過收集患者及家屬社會方面及生理上的資料,分析其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輔導患者進行自我的心身調(diào)養(yǎng),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對心理問題較嚴重的患者可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指導患者如何面對應激和自我心理的調(diào)節(jié)。組織病友聯(lián)誼,請病情控制較好的患者進行經(jīng)驗介紹,激發(fā)患者的同理心,建立治療信心; ⑤ 運動指導。指導患者調(diào)整作息時間,避免熬夜。告知患者有效的體育鍛煉可緩解臨床癥狀、改善病情、提高心功能,鼓勵科學地增加日?;顒恿?。進行體育鍛煉時,應以輕體力有氧運動為主,如慢跑、爬山、健身氣功、太極拳等,制定每次運動的強度、時間,不可過勞累; ⑥ 延續(xù)性護理。院外或未住院的患者每2周隨訪1次,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病情改善、用藥、飲食和運動情況,進行適時指導及監(jiān)督,回答患者的疑問,囑患者按時來院復診。
① 健康知識:采用本科自行設(shè)計的高血壓患者健康知識問卷調(diào)查患者對高血壓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情況,由經(jīng)過培訓的專人進行調(diào)查,問卷有10項內(nèi)容,包括高血壓防治知識、用藥知識、飲食原則、運動方式、心理調(diào)控、休息等,其中設(shè)定3分=知道、2分=部分知道、1分=不知道,滿分為30分; ② 生活方式: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進行評價,內(nèi)容包括自我實現(xiàn)、健康責任、營養(yǎng)、運動、人際關(guān)系及應對關(guān)系這6個維度,每個維度按照1~4等級,計為從不、有時、經(jīng)常、總是如此,共52個條目,分值52~208分,得分越高說明生活方式越高。③血壓控制情況:定期測定患者的坐位血壓,每周測量血壓1~2次,測量前要求休息10 min,坐位測量右上肢測壓舒張壓(DBP)、收縮壓(SBP),連續(xù)測量3次,取平均值; ④ 動脈粥樣硬化:采用飛利浦EnVisor和GE Vivi7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2.0~5.0 MHz, 測定頸動脈內(nèi)膜-中層厚度(IMT),以IMT≥0.9 mm作為頸動脈內(nèi)膜增厚指標。
2結(jié)果
加強護理干預的觀察組,其健康知識知曉得分高于對照組,且在自我實現(xiàn)、健康責任、營養(yǎng)等生活方式方面的評分高于對照組,健康信念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s)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組患者納入研究時的血壓及IMT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3個月后,觀察組的血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IMT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指標觀察組(n=30)對照組(n=30)SBP/mm-Hg基線水平165.12±12.50167.72±12.623個月時114.46±15.32*#126.17±15.21*DBP/mm-Hg基線水平101.31±8.39100.85±8.343個月時84.45±11.34*#97.12±7.24*IMT/cm2基線水平1.77±0.341.76±0.463個月時1.41±0.36*#1.52±0.45*
與本組基線水平比較,*P<0.05;
與同時期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可誘發(fā)心、腦、腎等疾病。近年來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壓力的增大以及中國老齡化步伐的加快,高血壓的發(fā)病率逐漸上升,已經(jīng)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高血壓可誘發(fā)動脈粥樣硬化,這主要是由于高血壓會造成血管內(nèi)皮功能障礙,使血管彈性和順應性降低,增加動脈壁波動的負荷所致[5],進而出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預后較單純高血壓更容易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增加了高血壓患者的病死率,影響了患者的預后。
目前,高血壓已經(jīng)被公認為是一種身心疾病。但長期以來,多數(shù)高血壓患者只注重藥物治療,而常忽視飲食、運動等對控制血壓的作用,因此導致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關(guān)鍵在于患者盡量避免誘發(fā)血壓升高的因素,并堅持參與持續(xù)治療。護理干預有輔助治療的作用,對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目的是增強患者的主觀意識,使其了解到疾病的危害和遵從醫(yī)囑治療的重要性,進而自覺改變不利于疾病治療的行為,在生活中嚴加自律[6]。任金娥等[7]對50例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進行研究,對其實施干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有利于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血壓控制效果、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
本研究為提高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病情控制水平,從認知、飲食、運動、心理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干預,結(jié)果顯示,護理干預組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好,健康信念高,而且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控制水平也較好。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整個干預過程使患者不斷提高和掌握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理論知識,降低了缺乏認知、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方面對疾病控制的影響,提高了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和自我護理的能力,促進了患者自覺采納健康行為[8]。另一方面,通過持續(xù)性的督導和教育,并給予正面引導,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醫(yī)囑行為,增強血壓的控制水平。綜上所述,對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采用護理干預,可增加其相關(guān)疾病的健康知識,幫助患者建立健康信念,有利于血壓的控制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吉愛平, 郭蒲君. 老年高血壓病的臨床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 2011, 25(36): 1668.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華高血壓雜志, 2011, 19(8): 701.
[3]郭茹, 羅石堅, 農(nóng)盛雄.綜合護理干預對高血壓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3): 16.
[4]Chan S Y, Mancini G B, Burns S, et al. Dietary measures and exercise training contribute to improvement of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even in patients given intensive pharmacologic therapy[J].J Cardiopulm Rehabil, 2006, 26(5): 288.
[5]李金梅, 李蓮萍, 毛祚燕. 系統(tǒng)護理對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清脂質(zhì)水平及斑塊消退的影響[J].中國醫(yī)療前沿, 2012, 07(7): 5.
[6]楊麗芳, 趙桂鳳. 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 2012, 9(25): 35.
[7]任金娥, 蔡怡. 生活方式干預在老年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3, 17(12): 35.
通信作者:姜海燕, E-mail: 349475899@qq.com
收稿日期:2014-09-09
中圖分類號:R 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2353(2015)04-109-03DOI: 10.7619/jcmp.20150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