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整理的基礎上,分類復習易錯生字詞語,做到讀寫正確。積累并在語境中運用ABB式、ABCC式、AABB 式詞語。
2.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回顧課文內(nèi)容,體會童話故事的特點。
3.重讀單元習作中自己編寫的童話,進行片段修改,提高自我修改能力。
【課前準備】
1.學生自主完成第三單元自主復習單。
(自主復習單幫助學生整理容易出錯的詞語、梳理童話故事的人物和作者,引導學生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喜歡童話人物的理由,并生動地講述童話故事)
2.教師制作復習課件,設計課堂復習單。
【教學過程】
一、梳理生字詞語,鞏固字詞練習
(一)字詞過關
1.鞏固本單元的易讀錯生字及易寫錯詞語。
臉頰 鐵鍬 樹杈 一副 彼此 拽住
隆冬 凝視 覆蓋 冷酷 拆除 伐木 告示牌
草翠花開
(1)讀準生字,讀對詞語。
(2)提醒關鍵筆畫并書空。
2.完成復習單1、2小題,并校對。
(1)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臉頰(jiā jiá) 鐵鍬(qiāo qiū) 樹杈(chà ch?。?/p>
一副(fú fù) 彼此(pǐ bǐ) 拽?。▃huàn zhuài)
(2)看拼音,寫詞語。
fù gài chāi chú lóng dōng níng shì
( ) ( ) ( ) ( )
fá mù lěng kù gào shì pái
( ) ( ) ( )
cǎo cuì huā kāi
( )
(設計意圖:對接學生的復習起點,了解學生本單元容易寫錯的字詞,以避免在課堂中出現(xiàn)“炒熱飯”的現(xiàn)象,可提高復習的效率。通過自主復習單的完成,幫助學生建立積極復習的意識,便于促進學生在復習階段養(yǎng)成主動復習的良好習慣。)
(二)詞語運用
1.聚焦盤點ABB、AABB、ABCC的詞語。
火辣辣 笑嘻嘻 興沖沖 毛茸茸 勤勤懇懇
蹦蹦跳跳 可憐巴巴
2.聯(lián)系童話人物,用好這些詞語。
3.小結(jié):用上這些詞語可以使童話故事里的人物更生動、更形象。
4.積累同一類型的詞語,并選擇一個造句,描寫人物的特點。
慢吞吞——奶奶做起事來,總是慢吞吞的。
樂滋滋——今天我考了一百分,心里樂滋滋的。
認認真真——上課時,我總是認認真真地聽講。
議論紛紛——老師在上面講課時,總有一些同學在下面議論紛紛。
5.同桌互相評價,推薦好句。
(設計意圖:不同學段對于ABB等類型的詞語的掌握應該有不同的要求。在已經(jīng)積累的基礎上,能夠創(chuàng)設語境,學會運用是第二學段詞語學習的要求。結(jié)合本單元童話故事中人物特點的描寫,靈活運用這些類型的詞語,可幫助提高語言表達的豐富性。)
二、回顧課文,理解童話特點
1.圍繞自主復習單,小組交流最喜歡的童話人物,并說說理由。
童話人物 喜歡理由 星級
巨人
智慧女兒
鳥兒
小木偶
2.教師小結(jié):童話故事中的人物都有超常的魔力,還能像人一樣說話。
3.圍繞童話人物,朗讀體現(xiàn)人物特點的語句,體會童話語言的豐富性。
(1)巨人行為前后變化的句子。
“喂!你趕快滾出去!”巨人大聲叱責。
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將永遠被我趕走了。謝謝你!”
(2)小木偶訴說“腦袋疼”的句子。
小木偶突然覺得腦袋很疼,只好抱著腦袋蹲下來。
“腦袋疼?!毙∧九继痤^,笑嘻嘻地回答。
“腦袋很疼?!毙∧九歼€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小木偶的頭疼得越來越厲害了?,F(xiàn)在,他真希望自己還是一段沒有腦袋的木頭。
3.小結(jié):童話故事中的對話描寫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點。
4.再次出示童話故事,小組交流童話故事的啟示。
童話故事 啟示
《巨人的花園》
《幸福是什么》
《去年的樹》
《小木偶的故事》
5.梳理故事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小結(jié)童話故事的特點:得到啟示。
①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
接著,她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
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走了。
②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③老木匠說得沒錯,笑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是只會笑,那可是遠遠不夠的。
6.小結(jié)童話的特點:想象力豐富、故事引人入勝、給人有所啟示。
(設計意圖:單元導讀中要求學生要“了解童話的內(nèi)容,品味童話的語言,體會童話的特點”,而童話的特點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說仍是個較為抽象的概念。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以童話人物為線索,進行小組合作,運用“評價、朗讀、說理”的學習方式自主梳理,進而明晰童話的特點,鞏固對童話故事的理解。)
三、習作修改,互相評價
1.梳理自己寫的童話內(nèi)容,填寫表格。
2.對照童話特點,自我評價。
書寫端正( ) 語句通順( ) 好詞佳句( )
想象豐富( ) 情節(jié)精彩( ) 有所啟示( )
3.修改自己編寫的童話中的一個片段,伙伴評價,教師點評。
修改1:童話故事中人物的對話
修改2:童話故事中人物的想法
修改3:童話故事中揭示的啟發(fā)
(設計意圖:寫童話是學生最有興趣的一次習作,因為處于第二學段的學生其閱讀的積累大多來源于童話故事。但,讀得多,未必能運用得當。在編寫童話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忽略了童話本身的特點及故事的完整性,或敘述平淡,或語言表達不清。鑒于此,在復習課中請學生梳理寫過的童話,有助于其厘清故事的脈絡,提升童話故事的內(nèi)涵,明確“我要寫什么”。在此基礎上,請學生根據(jù)童話特點進行自評,則有助于其更細致地發(fā)現(xiàn)自己寫的童話故事中的優(yōu)劣,知曉“我是怎么寫的”。而習作片段修改對于第二學段的學生來說,切口要小,要求不宜過高,結(jié)合童話故事的特點,有針對性地提示學生可在某一方面進行修改,更符合第二學段的學情。)
(浙江省杭州新世紀外國語學校 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