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琴
所謂“體驗成功”教學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中職生的興趣點,緊緊圍繞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自信和體驗成功的快樂,使其主動發(fā)展?!绑w驗成功”教學法運用于計算機的實踐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就“體驗成功”教學法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的具體運用談幾點看法。
一、導課是抓住學生興趣的關鍵
在導課時,先講解一些與課程相關的故事,或者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例,把學生的興趣提起來,為接下來解決新問題做好鋪墊。例如,講Word 2003的自選圖形時,教師先拿出精心設計的道路交通標志在多媒體上演示,讓學生探索這些標志是如何做出來的。這時學生的興趣被調(diào)動起來了,教師就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一個實例的操作過程(比如直行標志、左轉標志等),讓學生掌握相關技能的基本操作,然后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程度,分配不同的任務,放手讓學生做一做。導課必須緊貼新內(nèi)容,保證學生能夠順利進行新內(nèi)容的學習。例如,在學習了Windows xp中“畫圖”工具的使用后,上課時教師首先展示出一幅自己做的圖畫,然后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張生日賀卡。由于還有些方法沒有學,學生做的賀卡可能不盡如人意,如何使設計的賀卡更完美呢?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內(nèi)容。
二、由淺入深設置任務,喚起學生的求知欲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程度設置不同的任務,使每個學生都能很快地完成。教師必須把握好這一環(huán)節(jié),不能一上來就難倒學生,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教師設置的任務既要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又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教師可設置難易不同的任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水平自選;也可以啟發(fā)學生自己提出任務,自己探索解決;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對于有難度的任務,可以師生共同完成。例如,在 “演示文稿PowerPoint 2003”的教學過程中,如果以前已學習了幻燈片的選取、移動、復制、刪除等操作,接著就可以向學生展示已做好的演示文稿,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展示出來。在演示文稿中,可以插入自己的生活照、自己手機拍攝的視頻等。這可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他們會迫不及待地向教師提出問題,這樣就會成功地把學生引入新知識學習階段。
三、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獲得成就感
中職生正處于求知、獵奇的年齡階段,遇到新奇好玩的事物,探索求知欲望立刻被激起。教師應抓住契機對學生進行啟發(fā)誘導,鼓勵學生通過思考、嘗試,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在動手實踐中創(chuàng)造奇跡。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徹底放手,而應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適時點撥,讓學生隨時都能得到幫助。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可分成兩個階段:一是在實踐過程中融入新知識的過程,師生在實踐過程中共同尋找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點、差異點,在新舊知識的對比中將舊知識導入到新知識;二是將新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以實踐作為掌握知識的重要手段,學生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作品,滿足學生的成就感,發(fā)揮學生在實踐中的能動性,讓學生在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掌握新知識,從而轉變教師在課堂上的角色,由教師講授為主變?yōu)閷W生實踐為主。
四、適時點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在計算機實踐教學中,教師要適時點撥,使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時刻都有向導,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教師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要把握時機,適時點撥,讓學生學會解決操作過程中的困難而不是遇到困難就放棄,使學生既學會操作又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強烈的探究欲望,還要讓學生在實踐操作和探究活動中獲得成就感,這樣才會激發(fā)學生更大的求知欲,產(chǎn)生強大的求知動力,從而走向更大的成功。例如,以 “制作我的第一個動畫”為導向,讓學生就自己本節(jié)課想要制作一個什么樣的動畫展開討論,根據(jù)學生的討論舉出幾個典型的例子演示給學生。演示結束后,安排兩三個心理素質較好、操作水平較高、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演示自己做的動畫。這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也帶動了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實踐證明,教師只有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敢于放手,善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主探究,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
五、及時反饋與善于總結
演示結束后,全體學生動手練習。在學生實踐操作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糾正學生在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評析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總結學生操作過程中的優(yōu)點與不足,根據(jù)學生對作品的完成情況總結出操作技巧和操作重點等。這樣就幫助學生理清了操作思路,明白了新知識的具體應用,從而更好地掌握新知識。
“體驗成功”教學法是一個環(huán)環(huán)緊扣、有機聯(lián)系的整體,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差異,在教學中適時變化,靈活運用,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責編 ?周繼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