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曲面法優(yōu)化微波輔助提取黑靈芝孢子多糖工藝研究
黃璞,謝明勇,聶少平,等
食品科學技術
響應曲面法優(yōu)化微波輔助提取黑靈芝孢子多糖工藝研究
黃璞,謝明勇,聶少平,等
為優(yōu)化黑靈芝孢子粉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藝,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選擇提取溫度、提取時間以及水料比為自變量,多糖提取率為響應值,采用中心組合設計的方法,研究各自變量及其交互作用對多糖提取率的影響。利用SAS和響應面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模擬得到二次多項式回歸方程的預測模型,并確定微波提取多糖最佳條件為:溫度129℃、時間27 min、水料比為311∶ 。在此條件下,多糖提取率達到2.64%。
黑靈芝孢子粉;微波輔助提??;多糖;響應面分析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07,28(10): 200-203入選年份:2012
油菜蜂花粉黃酮醇的測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楊佳林
摘要:目的:蜂花粉是蜜蜂采集的花粉加入花蜜和唾液形成的粒狀物,酚類化合物是蜂花粉中具有獨特生物活性的物質之一。本實驗首次采用TLC-DPPH技術對蜂花粉乙醇提取物及其酸解液中抗氧化成分進行了追蹤,為花粉中黃酮醇苷及其苷元的抗氧性研究提供了參考。
方法:破壁油菜蜂花粉經(jīng)過超聲波輔助乙醇提取后離心,沉淀重復提取一次,合并上清,真空濃縮,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25%鹽酸溶液及甲醇,水解,備用。取槲皮素和山奈酚混合標準液,花粉酸解液和花粉乙醇提取物,硅膠G板點樣,以苯:乙酸乙酯:甲酸為展開劑,展開后晾干,噴以0.4 mg·mL-1的DPPH甲醇溶液。取花粉酸解液、槲皮素和山奈酚混合液,點樣,經(jīng)過薄層展開后,分別將Rf值與槲皮素和山奈酚一致的硅膠刮下液相測定黃酮苷元含量。采用DPPH清除試驗測定抗氧化活性。
結果:槲皮素和山奈酚標準品Rf值分別為0.59,0.71;二者都具有DPPH清除能力,花粉乙醇提取物Rf值為0~0.25的條帶呈現(xiàn)淡黃色,表明Rf值為0~0.25條帶含有能夠清除DPPH的物質;蜂花粉乙醇物經(jīng)酸解后薄層板上Rf值為0~0.25淡黃色條帶減少,而在Rf值為0.59,0.71處分別出現(xiàn)淡黃色斑點,說明蜂花粉醇提物酸解后生成了山奈酚和槲皮素,因此證明油菜蜂花粉中含有以山奈酚和槲皮素為苷元的黃酮醇苷類物質。酸解液HPLC分析,槲皮素含量為4.42 mg·g-1(以花粉乙醇提取物計),山奈酚含量為6.00 mg·g-1(以花粉乙醇提取物計)。分別測定蜂花粉乙醇提取物及其酸解液的DPPH-清除率,其DPPH抑制率IC50分別為149.07·g·mL-1和134.15·g·mL-1,酸解液DPPH抑制率顯著高于乙醇提取物(P<0.01)。蜂花粉醇提取物經(jīng)酸解后DPPH·抑制能力提高。由TLC-DPPH實驗可知油菜蜂花粉中存在至少兩種具有抑制DPPH活性的黃酮醇苷類物質,其苷元分別為山奈酚和槲皮素。實驗中酸解液DPPH-IC50明顯低于花粉乙醇提取物,酸解液DPPH-清除率顯著提高,說明蜂花粉中的黃酮醇苷類物質酸解生成的槲皮素和山奈酚抗氧化活性確實強于其天然存在的黃酮醇苷類物質。由于蜂花粉中含有較多的黃酮等抗氧化性物質,因此,蜂花粉中抗氧化活性物質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結論:油菜蜂花粉中存在至少三種以山奈酚、槲皮素為苷元的黃酮醇苷,采用DPPH-清除試驗表明山奈酚和槲皮素具有比其糖苷更強的DPPH-清除活性。本實驗首次將TLC-DPPH法引入蜂花粉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該法能夠直觀地反映出花粉中抗氧化活性物質酸解前后的變化,具有簡單、快捷、方便的特點,該法的應用為蜂花粉中抗氧化活性物質的追蹤提供了參考。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0,31(3): 79-82入選年份:2012
乳源酪蛋白糖巨肽抗細胞凋亡干預小鼠潰瘍性結腸炎效應研究
王華,陳慶森
摘要:研究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GMP)對潰瘍性結腸炎小鼠結腸黏膜細胞凋亡的影響。利用惡唑酮誘導小鼠潰瘍性結腸炎(UC)模型,采用低、中、高劑量的CGMP組(劑量分別為5、50、500 mg/(kg·d))和藥物柳氮磺胺吡啶(劑量為40 mg/(kg·d))連續(xù)灌胃4 d,正常對照組和模型對照組每天灌胃相應劑量的超純水;用HE染色和TUNEL法檢測小鼠結腸大體形態(tài)損傷和病理組織學及其細胞凋亡變化。結果表明:低、中、高劑量CGMP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惡唑酮誘導的結腸炎中結腸病理損傷和細胞凋亡表現(xiàn),尤其以中劑量CGMP組的作用較為明顯,與藥物治療組相比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因而,證實CGMP作為一種生物活性物質可以通過抗結腸組織細胞凋亡具有抑制潰瘍性結腸炎的功能。
關鍵詞:酪蛋白糖巨肽;細胞凋亡;小鼠;惡唑酮;潰瘍性結腸炎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2,33(1): 230-234入選年份:2012
中國濃香型白酒窖池糟醅中微生物群落演替分析
張大鳳,李可,劉森,等
摘要:為探索中國濃香型白酒發(fā)酵糟醅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規(guī)律,利用克隆分析,從時間和空間兩個層面對糟醅微生物區(qū)系的消長變化進行較為全面的調查。根據(jù)有效克隆子分布數(shù)據(jù)計算的群落多樣性參數(shù)表明:窖池糟醅微生物群落多樣性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差異。應用CANOCO 4.5軟件對物種和生態(tài)因子進行典范對應分析(CCA),應用CANODRAW 4.0作種類、樣方分布與生態(tài)因子關系的二維排序圖,排序圖上清楚地反映了窖池糟醅微生物種類、群落分布與生態(tài)因子的關系。結果表明:酸度、乙醇含量、水分含量是影響微生物群落結構組成的主要微生態(tài)因子;大部分微生物適宜在低酸度條件下生長,少數(shù)耐酸微生物能在高酸度條件下生長;隨著發(fā)酵的進行,生態(tài)因子發(fā)生變化,微生物群落也進行相應的演替,向耐高酒精含量、高酸度的群落發(fā)展。
關鍵詞:中國濃香型白酒;發(fā)酵糟醅;微生物演替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2,33(15): 183-187入選年份:2012
植物雌激素早期攝入對個體生殖發(fā)育的影響
謝明勇,胡曉鵑,聶少平
摘要:植物雌激素尤其是豆源性異黃酮的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從嬰幼兒特殊的生理狀態(tài)以及代謝特點出發(fā),著眼于植物雌激素早期暴露對于個體生殖發(fā)育的影響,綜述近年來相關研究的進展情況,深入討論富含植物雌激素的相關食品對于該類人群生殖發(fā)育方面的安全問題。
關鍵詞:植物雌激素;食品安全;生殖發(fā)育
來源出版物:中國食品學報,2012,12(7): 1-8入選年份:2012
同時蒸餾萃取-氣質聯(lián)用分析竹蓀揮發(fā)性成分
黃明泉,田紅玉,孫寶國,等
摘要:采用同時蒸餾萃取法結合氣質聯(lián)用對竹蓀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分析??疾觳煌軇┖筒煌腿r間對分析結果的影響。結果表明:乙醚為溶劑時,較佳萃取時間為3 h,此時鑒定成分最多99種成分;二氯甲烷為溶劑,較佳的萃取時間為2 h,此時鑒定出76種成分;兩種溶劑共計從竹蓀中提取鑒定出138種揮發(fā)性成分,其中醛類23個、酮類19個、醇類16個、酚類4個、酯類11個、酸類11個、烴類34個、其他類20個,其中含最較大的成分有十四碳內酯、6-甲氧基-8-酰氨基喹啉、5-異長葉烯酮、6,10-二甲基-5,9-十一碳二烯-2-酮、τ-芹子烯、α-杜松醇、十六碳酸等。
關鍵詞:竹蓀;同時蒸餾萃??;氣質聯(lián)用;揮發(fā)性成分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1,32(2): 205-212入選年份:2012
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含量的測定
柴麗月,辛志宏,蔡晶,等
摘要:采用氣相色譜法測定14種食品中5種鄰苯二甲酸酯[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B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的含量。樣品經(jīng)正己烷溶解、超聲波輔助提取、固相萃取濃縮富集等預處理,以保留時間定性,外標法定量。結果表明,該分析條件下樣品的回收率為72.3%~101.5%,相對標準偏差為2.69%~5.84%,說明本方法準確可靠。14種食品中檢出的鄰苯二甲酸酯類約69%的含量高于歐洲規(guī)定的每天0.3 mg/kg體重的標準,表明鄰苯二甲酸酯類污染物在被檢食品中有較大的的遷移。
關鍵詞:鄰苯二甲酸酯;檢測;氣相色譜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08,29(7): 362-365入選年份:2013
響應曲面法優(yōu)化竹葉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研究
吳華勇,黃贛輝,顧振宇,等
摘要:研究了響應曲面法醇法提取竹葉總黃酮的工藝。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采用響應曲面法研究提取溫度、乙醇濃度和料液比對竹葉總黃酮提取得率的影響。結果表明,醇法提取竹葉總黃酮的最佳工藝為提取溫度83.02℃、乙醇濃度85.78%和料液比1:24.23時,此時竹葉總黃酮的得率達2.08%。
關鍵詞:竹葉;總黃酮;提??;響應曲面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08,29(11): 196-200入選年份:2013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膽固醇含量鑒別地溝油
郭濤,杜蕾蕾,萬輝,等
摘要: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地溝油中膽固醇含量,繼而定性分析食用油中是否摻地溝油。實驗結果表明,當待檢菜籽油樣品中膽固醇的含最大于0.05 mg/g時,可以很明顯地觀察到膽固醇色譜峰,且菜籽油中膽固醇含量隨地溝油的增加呈線性增加,而合格的食用植物油末檢測出膽固醇。可利用此特征作為判斷植物油中是否摻混了地溝油的依據(jù)。
關鍵詞:菜籽油;地溝油;膽固醇;色譜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09,30(22): 286-289入選年份:2013
電子鼻檢測不同貯藏溫度下豬肉新鮮度變化
顧賽麒,王錫昌,劉源,等
摘要:采用電子鼻研究冷卻豬肉在不同貯藏溫度(-18、0、4、10、20℃)條件下新鮮度變化規(guī)律。選用優(yōu)化后的進樣體積(1500 μL)進樣,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主成分分析(PCA)、貨架期模擬及擬合感官評分的偏最小二乘回歸分析(PLS)。結果表明:5種溫度條件下貯藏不同時間肉樣揮發(fā)性氣味差異顯著,貯藏溫度越高肉樣新鮮度發(fā)生顯著下降時刻越早,預測時間分別為336、180、72、48、18 h。對4、20℃條件下電子鼻檢測數(shù)據(jù)與感官評分擬合后進行PLS分析,相關系數(shù)分別高達0.9982和0.9998,表明電子鼻能代替感官評定。逐一選取每一根傳感器進行PLS擬合后發(fā)現(xiàn),TA/2、T40/1、T40/2、P30/2、P40/1、P10/2、P10/1是對不同新鮮度肉樣揮發(fā)性氣味具有良好特異性響應的傳感器。
關鍵詞:電子鼻;冷卻豬肉;揮發(fā)性氣味;新鮮度;貨架期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0,31(6): 172-176入選年份:2013
同時蒸餾萃取-氣質聯(lián)用分析月盛齋醬牛肉的揮發(fā)性風味成分
綦艷梅,孫寶國,黃明泉,等
摘要:為探究醬牛肉中揮發(fā)性風味成分,并分析各個物質對醬牛肉整體風味的貢獻大小,采用同時蒸餾萃取(SDE),結合氣質聯(lián)用技術(GC-MS)分離鑒定北京傳統(tǒng)肉食品-月盛齋醬牛肉的揮發(fā)性風味成分。結果共鑒定出82種風味化合物,其中烴類17種(相對含量4.365%)、醇類12種(相對含量2.663%)、醛類23種(相對含量21.717%)、酮類7種(相對含量0.912%)、酯類1種(相對含量0.279%)、醚類2種(相對含量15.263%)、酸類4種(相對含量2.601%)、酚類2種(相對含量0.889%)、含氮含硫及雜環(huán)化合物14種(相對含量2.085%)。其中醛類、醚類、含氮含硫以及雜環(huán)化合物是月盛齋醬牛肉的重要揮發(fā)性成分。
關鍵詞:月盛齋醬牛肉;揮發(fā)性成分;同時蒸餾萃?。⊿DE);氣質聯(lián)用(GC-MS)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0,31(18): 370-374入選年份:2013
響應面分析法優(yōu)化超聲波提取檳榔原花青素工藝
陳健,孫愛東,高雪娟,等
摘要:利用響應面分析法(RSM)對檳榔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選取試驗因素與水平,根據(jù)中心組合(Box-Behnken)試驗設計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甲的響應面分析法對各個因素的顯著性和交互作用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檳榔干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超聲功率600 W、超聲時間16 min、料液比1:40(g/mL)、丙酮體積分數(shù)81%,在此條件下,測定花青素提取率最高達到3.41%。
關鍵詞:檳榔;原花青素;提?。豁憫娣?/p>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1,32(4): 82-86入選年份:2013
牛骨酶解產(chǎn)物中咸味肽組分的分離純化及成分研究
張順亮,成曉瑜,喬曉玲,等
摘要:采用Sephadex G-15和G-50凝膠色譜柱分離牛骨酶解產(chǎn)物,結合感官分析,得到Sephadex G-15的峰Ⅱ和G-50的峰Ⅲ兩個咸味組分;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譜和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儀分析咸味組分:SephadexG-15得到的咸味組分中主要有兩種成分,相對分子質量在800~1000之間;Sephadex G-50得到的咸味組分中主要有3種組分,相對分子質量在800~2000之間。兩種咸味肽組分的極性較強,且均有相對分子質量為849.38的多肽。
關鍵詞:牛骨酶解物;分離;咸味肽;組分分析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2,33(6): 29-32入選年份:2013
羅非魚尾膠原蛋白的提取與鑒定
段宙位,申鉉日,陳秀明,等
摘要:采用羅非魚尾為原料,研究魚尾脂溶性色素的去除方法及膠原蛋白的提取工藝,并測定膠原蛋白純度,鑒定膠原蛋白類型。結果表明,去除色素的最佳方案為混合溶劑氯仿-甲醇-水(1:2:0.8,V/V)、料液比1:15(g/mL)、時間36 h,此條件下色素去除率達魚尾濕質量的2.85%;正交試驗確定膠原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藝為鹽酸胍濃度3 mol/L、胃蛋白酶添加量3.0%(以粗蛋白量計)、時間72h、料液比1:50(g/mL)、提取次數(shù)2次,此條件下膠原蛋白提取率達魚尾濕質量的4.96%,占魚尾粗蛋白含量的40.39%;提取物中膠原蛋白含量達94.63%,且顯示Ⅰ型膠原蛋白的特征。
關鍵詞:膠原蛋白;色素;提?。昏b定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2,33(6): 59-64入選年份:2013
中國柑橘工業(yè)的現(xiàn)狀、發(fā)展趨勢與對策
單楊
摘要:中國不僅是世界柑橘的起源地,也是柑橘工業(yè)大國之一,柑橘產(chǎn)業(yè)已成為推動我國新農(nóng)村建設的支柱產(chǎn)業(yè)之一。該文介紹了我國柑橘工業(yè)的現(xiàn)狀,分析了我國柑橘工業(yè)的發(fā)展趨勢,闡明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柑橘工業(yè);現(xiàn)狀;發(fā)展趨勢;對策
來源出版物:中國食品學報,2008,8(1): 1-8入選年份:2013
HPLC法測定植物性原料中三聚氰胺
宮小明,董靜,孫軍,等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植物性原料中三聚氰胺的方法。樣品由水渦旋混勻超聲提取,通過加入亞鐵氰化鉀和乙酸鋅沉淀蛋白進行凈化。色譜柱SUNFIREC18(4.6×250 mm,5 μm),流動相為水-氨水-高氯酸緩沖液,檢測波長240 nm,檢測限0.5 mg/kg。在添加濃度為1.0~4.0 mg/kg范圍內,回收率在70.2%~80.2%,相對標準偏差小于10%。
關鍵詞:三聚氰胺;植物性原料;高效液相色譜法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08,29(4): 321-323入選年份:2013
響應面法優(yōu)化微波提取牡丹籽油的工藝研究
易軍鵬,朱文學,馬海樂,等
摘要:以牡丹籽為原料,優(yōu)化牡丹籽油的微波提取工藝,采用單因素試驗對影響牡丹籽出油率的三個主要影響因素(液料比、微波功率和處理時間)進行考察。以出油率為指標,對三因素進行中心復合設計,并經(jīng)響應面法優(yōu)化,分析得到二次多項式回歸方程的預測模型,確定微波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工藝條件為:提取溶劑為正己烷、液料比9:1(MLJG)、微波功率825 W、提取時間8 min。在該工藝條件下,牡丹籽油的出油率為24.52%。GC-MS分析結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亞油酸和亞麻酸的含量分別為24.57%和67.13%。
關鍵詞:牡丹籽;微波提??;中心復合設計;響應面分析;GC-MS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09,30(14): 99-104入選年份:2013
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還原糖含量的研究
趙凱,許鵬舉,谷廣燁
摘要:比較了兩種DNS試劑測定還原糖含量的影響因素。探討了試劑添加量、顯色時間、測定波長以及顯色后存放時間對測量結果的影響。結果表明,DNS試劑的用量1.5 ml,沸水浴顯色時間5 min,顯色定容30 min后,分別在540 nm和550 nm波長條件下測定,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和穩(wěn)定性較好。
關鍵詞:3,5-二硝基水楊酸(DNS);還原糖;比色法;測定條件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08,29(8): 534-536入選年份:2013
電子鼻檢測豬肉新鮮度的研究
柴春祥,杜利農(nóng),范建偉,等
摘要:本實驗用電子鼻技術檢測了豬肉在不同實驗條件下?lián)]發(fā)性成分的變化,考察了保存溫度和時間對豬肉揮發(fā)性成分的影響。通過對在 5、15、25℃保存不同時間的豬肉樣品進行電子鼻檢測得出:電子鼻輸出信號隨采集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對輸出信號與采集時間的關系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電子鼻輸出信號與采集時間和采集時間的0.5次方呈線性關系,可以用其斜率表示各個樣品的特征值;電子鼻輸出信號的特征值隨豬肉樣品保存溫度的升高而增加,也隨保存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初步實驗研究表明,在不同實驗條件下,豬肉揮發(fā)性成分發(fā)生變化,電子鼻可檢測到這些變化,因此可嘗試用電子鼻技術評價豬肉新鮮度的變化。
關鍵詞:電子鼻;豬肉;檢測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08,29(9): 444-447入選年份:2013
漂白紫膠涂膜對蘋果常溫貯藏品質的影響
甘瑾,張弘,馬李一,等
摘要:采用不同濃度的漂白紫膠溶液對紅富士蘋果進行涂膜保鮮,研究常溫條件下漂白紫膠對蘋果保鮮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常溫條件下漂白紫膠涂膜保鮮對降低蘋果呼吸強度、抑制失水與腐爛具有明顯的作用,同時也保持了果實較好的內在品質。10%的漂白紫膠涂膜處理對蘋果的保鮮效果最好,常溫貯藏90 d,處理樣品的失水率、腐爛指數(shù)與對照相比分別降低了31.92%、72.43%,差異達極顯著水平(P<0.01);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別比對照提高了12.78%、19.14%、31.82%。
關鍵詞:蘋果;漂白紫膠;涂膜保鮮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09,30(24): 444-447入選年份:2013
宏基因組學技術分析傳統(tǒng)食醋發(fā)酵過程微生物多樣性
聶志強,韓玥,鄭宇,等
摘要:傳統(tǒng)食醋具有悠久的歷史,生產(chǎn)工藝獨特,釀造過程中復雜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謝產(chǎn)物賦予了傳統(tǒng)食醋獨特的風味。采用宏基因組學技術對天津獨流老醋醋酸發(fā)酵過程中細菌群落組成及其多樣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醋酸發(fā)酵前期細菌具有較高的多樣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與醋酸發(fā)酵過程相關的細菌為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醋桿菌屬(Acetobacter)和念珠藻屬(Nostoc)。隨著醋酸發(fā)酵的進行,醋酸菌的含量呈增加趨勢,乳酸菌的豐度降低,在整個醋酸發(fā)酵過程中乳酸菌的豐度遠遠高于其他細菌,說明乳酸菌可能對食醋的風味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傳統(tǒng)食醋;宏基因組學;微生物多樣性;醋酸發(fā)酵;醋酸菌;乳酸菌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3,34(15): 198-203入選年份:2013
葡萄籽原花青素對Ⅱ型糖尿病大鼠皮膚膠原代謝的影響
蔡夏夏,李雪,鮑雷,等
摘要:目的:觀察葡萄籽原花青素(GSPE)對Ⅱ型糖尿病大鼠膠原代謝的影響,并進一步探討可能的作用機制。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飼料喂養(yǎng)4周后,腹腔注射0.01 mol/L鏈脲佐菌素(STZ,劑量30 mg/kg)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隨機分為糖尿?。―M)對照組及原花青素低、中、高劑量干預組;基礎飼料飼養(yǎng)的大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和原花青素對照組,原花青素對照組的劑量為250 mg/(kg·d)。原花青素低、中、高劑量干預組的劑量分別為125、250、500 mg/(kg·d)。連續(xù)飼養(yǎng)12周,測定體質量,空腹血糖值、皮膚糖濃度及羥脯氨酸含量;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皮膚結構及膠原纖維變化,免疫組化法觀察腳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和Ⅲ型膠原(CollagenⅢ)的表達。結果:GSPE干預組與DM對照組相比空腹血糖值均有所下降,但無顯著性差異(P>0.05);GSPE高劑量組可以明顯降低皮膚組織糖含量(P<0.001),GSPE干預組均能明顯增加皮膚羥脯氨酸含量(P<0.05);組織學上,GSPE能夠抑制糖尿病大鼠的皮膚變薄,GSPE高劑量干預組能夠增加腳墊IGF-1和Ⅲ型膠原的表達。結論:葡萄籽原花青素對Ⅱ型糖尿病大鼠膠原代謝有一定改善作用。
關鍵詞:葡萄籽原花青素;Ⅱ型糖尿??;膠原代謝;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Ⅲ型膠原
來源出版物:食品科學,2013,34(15): 213-218入選年份: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