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柳琴
音樂是一門很“難”的藝術。它具有很強的知識性、技術性,音樂的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必須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巧,音樂作品的欣賞則同樣要有一定的常識和感知能力。那么,怎樣在“難”的音樂和幼稚的孩子之間架設一座橋梁呢?那就是游戲。不僅體現(xiàn)在“音樂游戲”這種特殊活動中,還體現(xiàn)在它的一切活動形式、方法都比較自由、靈活、豐富多彩,使幼兒體驗到和“玩”一樣的感覺,積極的、快樂的、不知不覺的、不知疲倦的投身于活動之中,在唱唱跳跳、聽聽玩玩、敲敲打打中,不僅使幼兒感知了音樂,發(fā)展了音樂能力,還能使幼兒的認知、情感及社會性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因此,教師的有效組織在音樂游戲中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
正確選材是音樂游戲良好的開端
音樂游戲形式多樣,種類很多,有易有難。選材時應該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班的實際水平,根據(jù)教育目標和要求進行挑選或改編。選擇音樂游戲教材時,應從以下方面挑選。
理解的情節(jié)。游戲的情節(jié)應為幼兒所理解,角色的活動應貼近幼兒生活。如小班幼兒喜歡玩捉迷藏的游戲,藏的時候只要自己看不見別人就以為藏好了,藏好后,不少幼兒還喜歡被別人找到。根據(jù)這一年齡班幼兒的特點,選用情節(jié)簡單的“找小貓”游戲他們就非常喜歡。中大班幼兒對“穿斗篷的小孩”這一游戲很感興趣。他們對樹林中遠遠站著一個穿斗篷的孩子這一情景能想象得出,會有極大的好奇心想弄清她是誰。因此,如能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知識經(jīng)驗基礎,挑選適合各年齡層幼兒理解水平的游戲教材,會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合適的動作。音樂游戲多數(shù)是音樂與動作配合進行的。因此,在選材時還要考慮本班幼兒隨音樂動作能力的發(fā)展水平。一般,為小班幼兒選用的音樂游戲的動作應比較簡單,最好各自單獨活動,相互間沒有什么牽制。為中、大班幼兒選用的音樂游戲的動作可適當提高難度,可有一些需要互相配合,協(xié)作的動作。
鮮明的形象。音樂在音樂游戲中是幼兒的指揮者,因此在為幼兒選配音樂時應注意選擇有歌曲或便于哼唱的樂曲,因為幼兒非常喜歡邊唱邊活動,如果游戲中有好聽有趣的歌曲能讓他們邊唱邊玩,這是他們最高興的。如果是樂曲,最好便于幼兒哼唱。這樣即便沒有成人為他們伴奏,他們也能自己邊哼邊玩。另外選擇的音樂要形象,節(jié)奏鮮明,對比性強,樂段清楚,這樣幼兒才容易用不同的動作來表現(xiàn)音樂所要表達的不同內容。
富有趣味的音樂。要使音樂游戲具有吸引力,必須具有趣味性。首先表現(xiàn)在游戲的情節(jié)要有高潮,能使幼兒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其次表現(xiàn)在游戲的內容能調動全體幼兒參加游戲的積極性,能從游戲中獲得快樂。
有效指導是音樂游戲展開的關鍵
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的環(huán)境。幼兒生來就對音樂有特殊的感情。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在音樂帶來寬松的氛圍中,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表現(xiàn)他們內心的感受。正是這種寬松、和諧的氛圍,這份積極愉悅的心情,使幼兒有可能大膽嘗試,勇于表現(xiàn)。同時也為老師培養(yǎng)幼兒主動參加音樂游戲提供了機會。如當幼兒大膽拍出第一個節(jié)奏,勇敢做出第一個動作時,老師贊許的目光,鼓勵的微笑積極評價,幼兒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從而獲得強大的推動力,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游戲中。
因人而異提要求。體驗成功對于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幼兒由此相信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做出積極的評價。同時,還能提高幼兒在同伴中的地位,幫助幼兒建立自信。由于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對于不同層次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們經(jīng)過努力后也能體驗成功的快樂。例如:在音樂游戲中,對于能力強的幼兒,我鼓勵他們獨立創(chuàng)編游戲情節(jié)、動作,要求游戲情節(jié)、動作盡量豐富;對于能力中等的幼兒,我只要他們編出的游戲情節(jié)、動作簡單完整;對于能力弱的幼兒,我只要他們編出游戲中的一個情節(jié)。在我的鼓勵、指導下,孩子們的創(chuàng)編熱情很高,他們每個人都體驗到了成功,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從而有力促進幼兒主動參與音樂游戲的積極性。
遵循原則是音樂游戲的保障
音樂性。這一原則體現(xiàn)在音樂素材應形象鮮明,結構工整,能隨音樂的變化想象并表現(xiàn)游戲情節(jié)。如歌曲《三只小熊》改編的音樂游戲《熊的一家》,里面有強壯的熊爸爸,漂亮的熊媽媽及可愛的熊寶寶。這些鮮明的音樂形象也是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的前提。
趣味性。音樂游戲材料應幽默、詼諧、夸張。如《小老鼠送禮》是一個帶歌詞的音樂游戲,旋律選自電影《三笑》中的片段。教師巧妙地將老鼠給自己的天敵——貓送禮的情節(jié)填進了歌詞,使游戲充滿情趣。同時游戲的玩法應有起伏、變化。在每一次游戲中,教師不斷地添加新的刺激和挑戰(zhàn),以保持幼兒適度的興奮感。例如《小老鼠送禮》通過變化三種玩法來調控游戲的節(jié)律和幼兒的興奮狀態(tài)。首先,每個幼兒獨自玩手指游戲,以鞏固歌詞,熟悉在歌曲最后一個音抓逃的規(guī)則;接著,幼兒兩兩結伴玩手指游戲。融入合作交往的因素。最后,幼兒進入第三種玩法,加入師幼互動和一定空間范圍內追逃的情節(jié),使幼兒充分動起來,而動,是讓孩子感受音樂的一個好辦法。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去聽、去表現(xiàn),使他們在游戲中得到較好地發(fā)展。
游戲性。音樂游戲除了角色表演外,還注重玩法、規(guī)則、空出高潮的設計與處理。孩子的學習是以經(jīng)驗的方式進行的。因此在游戲的創(chuàng)編中更要注重游戲的可行性。應提倡順應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在滿足孩子的好奇、解決孩子的問題中進行學習、創(chuàng)新。如音樂游戲《小鹿和小兔》,原歌詞中“大鹿站在房子里,透過窗子往外瞧”我們考慮到“小鹿”的形象會更容易被孩子們接受,而不被聽著誤以為“大路”,就把原唱中的“大鹿”改為“小鹿”。這首敘事性歌曲的最后部分鹿和兔的對話“鹿呀、鹿呀、快開門,林中獵人追來了”“兔呀、兔呀、快進來,咱們手把手挽牢”,根據(jù)我國的人為特點,以教育幼兒“人與動物要和平相處,共創(chuàng)和諧大自然”為目的,在反復的試教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最終把歌詞改為“鹿呀、鹿呀、快開門,林中老狼追來了”“兔呀、兔呀、快進來,咱們快把門關好”。實踐證明,我們的創(chuàng)新是對的,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們喜歡適合自己的游戲,他們在游戲中嘗試用角色對話來表現(xiàn)人物形象,在角色扮演中將游戲推入高潮。
音樂游戲就是讓音樂課“活”起來,使幼兒在音樂中“動”起來。孩子們的思維活躍了,對音樂的反應敏銳了,不僅使幼兒受到了音樂的熏陶,提高了幼兒的音樂能力,更讓他們在音樂游戲中與同伴充分交流,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從而塑造了幼兒健康活潑的個性,促進了幼兒全面和諧得發(fā)展。每個教師都要拿起音樂游戲這把金鑰匙去幫助孩子們開啟音樂殿堂,將孩子們帶進美的世界。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學習過程中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作者單位:常州市鐘樓區(qū)五星街道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