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虹唐先梅宋 霆趙 瑋
(1 青島市傳染病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00;2 陜西省漢中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青島 723000;3 青島市傳染病醫(yī)院,山東 青島266000;3 青島市傳染病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干擾素聯(lián)合苦參素和天晴甘美治療乙型肝炎的效果探討
董玉虹1唐先梅2宋 霆3趙 瑋3
(1 青島市傳染病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00;2 陜西省漢中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青島 723000;3 青島市傳染病醫(yī)院,山東 青島266000;3 青島市傳染病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00)
目的 探討干擾素聯(lián)合苦參素和天晴甘美治療乙型肝炎的臨床效果,為臨床工作者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患者意愿將其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觀察組接受干擾素、苦參素和天晴甘美藥物治療,對照組單用干擾素藥物治療。治療周期為8周,隨訪12個月。結(jié)果 觀察組的肝功能指標(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0.00%(36/4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2.50%(29/40)。隨訪12個月,觀察組的HBeAg和HBV-DNA轉(zhuǎn)陰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干擾素聯(lián)合苦參素和天晴甘美治療乙型肝炎比單用干擾素療效更佳。
干擾素;苦參素;天晴甘美;丙氨酸轉(zhuǎn)氨酶;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HbeAg;HBV-DNA
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報道,全球約有3.5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我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有約2000萬人[1],而乙肝病毒攜帶者則有約1.2億人[2]。慢性乙型肝炎危害國民健康、阻礙了社會發(fā)展,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1.1基本資料:回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患者意愿將其分為觀察組(n=40)和對照組(n=40),觀察組患者年齡為19~57歲,平均年齡為(36.83±3.62)歲;男性24例,女性1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0~58歲,平均年齡為(37.81±3.63)歲;男性22例,女性18例。所有患者的血清HBeAg、HbsAg、HBV-DNA均呈陽性,ALT在80~400 U/L,血清總膽紅素(TBiL)<40 mol/L?;颊咴诮邮苤委熐?個月內(nèi)未曾使用抗病毒及免疫調(diào)節(jié)藥物,無圍生期婦女。
1.2治療方法:根據(jù)患者意愿采取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案,觀察組接受干擾素、苦參素和天晴甘美藥物治療,對照組單用干擾素藥物治療。觀察組接受干擾素IFNA-2b(凱因益生,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肌內(nèi)注射3~5 MU/次,1日1次,2周后改為隔日1次,用藥6個月??鄥⑺兀鄥⑺刈⑸湟?,2 mL∶0.6 g,江蘇正大天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溶于5%的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用藥1個月。天晴甘美(異甘草酸鎂注射液,150 mg,江蘇正大天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溶于5%的25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用藥1個月。對照組單用干擾素藥物治療,用法用量和時間與觀察組一致。
1.3觀察指標:治療期間,每隔2~4周檢測1次患者的血常規(guī)、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標志(HBVM)、HBVDNA等生化指標,記錄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不良反應。療效評價參考文獻[3],治療顯效:臨床癥狀消失,黃疸消退,肝脾腫大回縮,肝功能恢復正常;治療有效:臨床癥狀改善,黃疸消退,肝功能檢測指標恢復與治療前相比≥50%;治療無效:癥狀無改善,肝功能檢測指標恢復與治療前相比<50%。
1.4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數(shù)據(jù)均以均值±標準差標示,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數(shù)據(jù)之間的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兩組數(shù)據(jù)有顯著性差異。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數(shù)據(jù)有顯著性差異。
觀察組的肝功能指標(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丙氨酸轉(zhuǎn)氨酶)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AST、ALT為(39.56±12.45)U/L、(43.16±22.26)U/L,對照組的AST、ALT為(99.56±69.21)U/L、(93.16±72.23)U/L。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0.00%(36/40),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72.50%(29/40)。
隨訪12個月,觀察組的ALT、AST、HBeAg和HBV-DNA轉(zhuǎn)陰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ALT、AST、HBeAg和HBVDNA轉(zhuǎn)陰率為55%(22/40)、67.5%(27/40)、37.5%(15/40)、30%(12/40)。對照組的ALT、AST、HBeAg和HBV-DNA轉(zhuǎn)陰率為32.5%(13/40)、42.5%(17/40)、22.5%(9/40)、20%(8/40)。
干擾素(interferon,IFN)是第一個抗肝炎病毒藥物,干擾素(Interferon,IFN)是動物細胞在受到某些病毒感染后分泌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宿主特異性蛋白質(zhì)。細胞感染病毒后分泌的干擾素能夠與周圍未感染的細胞上的相關(guān)受體作用,促使這些細胞合成抗病毒蛋白防止進一步的感染,從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但是其不良反應較嚴重,價格貴,難以普及[4]??鄥⑺厥强共《局兴?,不僅能有效降低HBV DNA水平,而且誘生內(nèi)源性IFN,不良反應輕。天晴甘美是甘草提取物,具有較強的抗炎、保護肝細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其不良反應也比較輕。三種藥物的聯(lián)合應用,在多途徑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干擾素聯(lián)合苦參素和天晴甘美治療乙型肝炎比單用干擾素療效更佳。
[1]莊輝.乙型肝炎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09,2(1):18-24.
[2]蘇成豪,許龍善.乙型肝炎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旅行醫(yī)學科學,2008,14(2):5-8.
[3]普小菲,彭芳.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與治療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2,6(8):914-916.
[4]張連濤,梁賢棟,周文亮,等.干擾素聯(lián)合阿德福韋酯治療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重疊感染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1):49-51.
R512.6+2
B
1671-8194(2015)28-01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