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歲的張國樑是上海市黃浦第一房屋征收事務所的總經(jīng)理,已從事動拆遷工作30年零2個月,今年被評為“全國勞?!薄_@名勞模首倡“陽光動遷”的理念,試圖破解有“天下第一難”之稱的拆遷工作。
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張國樑出現(xiàn)在上海市中心的一處動遷基地,和附近弄堂的街坊開“居民座談會”,討論征收補償安置方案。
順利的話,幾個月后,張國樑將動掉這一片。
在容納了300多位居民的大會議室里,張國樑站在中央,前后左右都是伸長了脖子的居民。 弄堂里的居民對這位“動遷勞?!钡脑u價并不高。這天上午,在一把遮陽傘下,一個中年居民淡淡地說:“張國樑啊,”他一頓,“上海灘有名的壞人?!边@句評語立即引來幾聲附和。雖然在參加座談會之前,這些居民還未真正見過張國樑,但他在這片已“很出名”。
會場上鬧哄哄的場面和居民的不滿情緒,張國樑見得多了。他不管這些,扯著嗓子和居民討論了兩個多小時。
從2002年開始,這名專業(yè)動拆遷老手,逐漸摸索出一套動拆遷方法,就是“兩輪征詢”“數(shù)磚頭”加“套型保底”的模式。這套方法后被上海市政府納入法規(guī),在全市推廣實施,被稱為“陽光動遷”。
在“兩輪征詢模式”中,搬不搬,由居民說了算。第一輪是讓居民投票是否搬遷,當同意的人超過9成時,才會進入下一步的補償安置協(xié)商,“座談會”就是討論補償方案的;第二輪征詢指簽約,簽約率超過85%時,地塊才會最終動遷。
這天下午舉行的居民座談會便是“兩輪征詢”中的一環(huán)。 座談會在一番吵鬧中結(jié)束了。張國樑離開后,他在微信上收到了大堆的居民私信,有稱他“張總”的,有“久聞大名”的,有叮囑他早點休息的。
“場面是慘烈的,內(nèi)心是理智的?!彼χ偨Y(jié)道,從私信看,很多人還是想搬的。
但在上世紀90年代,他面臨的狀況是“場面是慘烈的,內(nèi)心是崩潰的”。
最危急的一刻發(fā)生在1996年,廢墟中,在一座孤零零小屋的窗玻璃上,貼著兩行字:“明年的今日,是我的忌日?!眱尚凶种g,有一張拆遷戶本人的黑白照片。
張國樑進屋后,才發(fā)現(xiàn),這人脖子上掛了兩個裝滿汽油的啤酒瓶,面前擺了兩個煤氣罐,手里拿了個打火機,聲稱要“和房子同生共死”。
像這樣的極端案例,這名老拆遷工作者,碰到過很多。經(jīng)過一次次拆遷工作,張國樑有了深刻反思:動遷居民有三怕,一怕過程不透明、二怕補償不合理、三怕安置房不方便。其中最易引發(fā)矛盾的是過程不透明。而“問題就在我們自己”。此后,他提出了“陽光動遷”概念。
搞了30年拆遷工作,張國樑熟知其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最關(guān)鍵的,則是“透明”。
他向所有居民公開自己的手機號。如今他存了2000多個號碼,有1000多個微信好友,每次換手機都選內(nèi)存128G以上的。
他給自己的微信取名:透明。征收事務所即將上線的手機App也叫“透明在線”。
張國樑還想更“透明”。在今年7月份給黃浦區(qū)區(qū)長的一封信中,他提出要讓動遷安置費用的預算和審計結(jié)果達到一致,全程安排審議委員會監(jiān)督。做到說給多少錢,最后就實際給多少錢,不少不多。
對于8月中旬舉行的這種座談會,他樂此不疲:“吵沒關(guān)系,就怕沒人來吵?!?/p>
在目前運行的這個項目中,張國樑提高了“兩輪征詢”的標準。根據(jù)現(xiàn)有規(guī)定,第二輪征詢需要85%的居民簽約,才能動遷。而張國樑要把這個數(shù)字做到“90%”。
這一次,張國樑也不知道,他的“新藥”能否成功上架。
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