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農”字文章這樣做

      2015-01-15 07:05:08興農中學
      新校長 2015年4期
      關鍵詞:獨山縣興農辦學

      文 / 興農中學

      貴州省貴陽市白云興農中學(以下簡稱興農中學)創(chuàng)辦于1993年,當時僅有36名學生,用農房作校舍,條件十分簡陋。經過21年發(fā)展,目前已是貴州省民辦學校中的首所省級二類示范性高中,成為貴州省規(guī)模最大、辦學條件較好、辦學歷史最長的民辦全封閉寄宿制完全中學之一。

      1993年的8月,興農中學趕著“民辦教育的春風”啟程,當時用農房做校舍,只有36名學生(后增至43名),6名代課教師,條件十分艱苦。興農中學順應政策的指引,積極探索,到1999年,在校學生數(shù)量已經接近建校時的10倍,也有了新的校舍。

      2000年以來,興農中學迅速發(fā)展壯大,成為擁有校園近200畝,校舍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在校生規(guī)模6000人,123個教學班,教職員工600多人的民辦完全中學,并于2005年經省教育部門批準成為省級二類示范性高中。2012年,興農中學又獲得了中期發(fā)展規(guī)劃用地150畝,用于擴建新校區(qū)和學生生產實踐基地。

      以“農”為核心

      興農中學大量招收農村孩子,既姓“民”又姓“農”,學校取名“興農中學”,公開宣稱為農民子弟服務,實施從農村打開缺口的戰(zhàn)略,這可能是全國僅有的一所以“農”為核心的優(yōu)質民辦學校。

      建校之初,蒲邦順校長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爭公辦學校之不爭,補公辦學校之薄弱”的辦學理念,即民辦學校要避開公辦學校的鋒芒,到公辦學校相對薄弱而民辦體制又有相對優(yōu)勢的地方去生存、去尋求生存必需的市場。地處西部貧困落后地區(qū)的農村教育相對薄弱,優(yōu)質公辦學校又不可能全都顧及得到,這便是興農中學生存的廣闊空間。只要辦學質量上去了,而且服務周到,就不愁沒有生源。

      1993年建校初期招收的36名學生,全是貴陽市白云區(qū)附近農村的孩子。這些學生入學時學習基礎很薄弱,有的連ABC都不會念。為此,蒲校長率領僅有的幾名老師一頭扎到學校里,為他們一一查缺補漏、鞏固知識,同時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短時間內大幅提升了這些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成績。1994年,學校43名農村孩子有41名考上了中專,實現(xiàn)了跳出“農門”的傳奇。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大多農村孩子的理想是上大?;虮究屏?。為此,1996年興農中學擴大招生范圍,招生對象除了原有的農民子弟,還擴大至公辦學校無暇顧及的縣、鄉(xiāng)農村生源,此外還有在大多數(shù)學校最容易被忽略的學習成績中等,甚至偏差的“中等生”。

      進入21世紀以來,農村生源和越來越多的中等生成了興農中學重要的生源基礎。蒲校長認為,農村是最大的教育市場,農村的孩子有權利受到良好的教育,興農中學應始終真誠服務于農民朋友。目前,興農中學大多數(shù)的學生來自農村,學校為了支持他們穩(wěn)定就學,每年都要拿出幾百萬元,資助其中20%以上的貧困學生。

      在經濟的支持、精神的鼓勵、教育的培養(yǎng)下,2001年開始,興農中學每年都有學生走進清華、北大、復旦、浙大等名牌大學。學校采取“先下再上”的發(fā)展戰(zhàn)略,以教育相對薄弱的地州縣市尤其是農村為立足點,擴大影響,積累實力。蒲校長說,“興農中學這棵大樹的根,應該伸到全省各縣市,在那兒去汲取營養(yǎng),才能枝繁葉茂?!迸d農中學的生源在2005年以后覆蓋了全省88個縣市,這也為興農中學贏得了興旺發(fā)達的局面。

      優(yōu)差相幫、貧富相濟

      在“爭公辦學校之不爭,補公辦學校之薄弱”的辦學策略下,興農中學成功生存了下來。在以“農”為核心的同時,蒲邦順校長又適時提出了一條“優(yōu)差相幫、貧富相濟”,實現(xiàn)學校內部良性循環(huán)的辦學理念。

      即把學校的中等生和農村優(yōu)秀貧困生兩種資源充分整合,既達到學校教育教學效果的整體提升,取得社會效益;同時又解決辦學所必需的積累,挖掘民間的經濟潛力,支持學校的發(fā)展。蒲邦順校長說,興農中學以占學生大多數(shù)的中等生為主要生源,學校著力為他們“糾正習慣、補習基礎、樹立信心”,使他們在老師的教育下“品德有長進、學業(yè)有提高、升學有希望”,同時以在學費上“減、免、緩”等優(yōu)惠政策,招收一定數(shù)量的品學兼優(yōu)但家境貧困的學生,作中等學生的榜樣,讓這兩部分學生“優(yōu)差相幫、貧富相濟”。

      “農村優(yōu)秀貧困學生”是蒲邦順校長提出的“中等生教育”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認為,讓品學兼優(yōu)的農村貧困學生以他們優(yōu)秀的品質、勤奮的精神,為中等生起到示范、帶頭作用。以優(yōu)秀的貧困學生創(chuàng)下品牌,以他們?yōu)橹械壬氖痉丁駱?,帶動中等生的成長、進步,這樣學校的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才能取得成功。在興農中學,“我們不能挽回你過去虛度的年華,但在興農中學不會讓你虛度年華”,這句口號,讓每一個中等生感到鞭策的力量。

      在這一辦學思想指導下,興農中學讓那些占60%“進重點中學、重點班無門”的中等生和20%學習偏差生在這里實現(xiàn)了人生的首次起飛:優(yōu)秀貧困學生完成了高中學業(yè),幾乎百分之百走進包括清華、北大在內的重點大學殿堂,大多數(shù)中等生圓了他們及其家長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大學夢想。

      分層教學+預科教育

      興農中學在高中采取預科班、普通班、奧賽班、實驗班等分層次教學,針對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模式的教學,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才的希望。在興農中學,對于學習基礎較好的同學,采取小班制教學,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制定每個學生的培養(yǎng)計劃。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高中預科教育。

      初中畢業(yè)考不上高中,便會形成一個斷層,這部分孩子不少流落社會,個人成長和社會都會出現(xiàn)隱患。2006年,興農中學開全國之先河,首創(chuàng)高中預科班,在高中三年之前加設一年預科班。預科班的各科教材都是老師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編寫的。同時,精心配備教師,教學與教育并重。

      在預科班教育上,蒲校長的主導思想是: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樹立應該是自編教材的核心內容。興農中學編寫的語文教材,就蘊含了這些內容。同時通過教學活動的設計進行強化,關注親情,讓學生制作“親人檔案”,以此了解父母,讓學生主動為父母做一件事,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寫作“真情伴我成長”的作文……讓中考失利、基礎差的學生,通過一年的預科學習,從知識上進行補充,從心態(tài)上進行調整,不僅使4年前中考300多分上不了高中的多數(shù)學生有了走進大學殿堂的機會,而且使更多的學生在這里走出了中考的陰霾,適應了高中的生活,收獲了自己的自信和理想。家長們都紛紛感嘆,“幸好我們說服孩子進了以‘補習基礎、糾正習慣’為主要目的的預科,要是硬著頭皮去上高中,學習廢了,孩子這一生也可能廢了”。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一年的預科學習,都能使這些學生受益終身。

      據(jù)統(tǒng)計,在辦預科的8年中,有學生高考超過一本線,三分之一以上學生高考超過二本線,85%以上學生超過三本線。

      心中有愛是最高標準

      蒲邦順校長的教育理念吸引了很多愿與他一同創(chuàng)業(yè)的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師。興農中學的教師招聘的核心條件:要愛學生的老師,而不是對學生沒有絲毫感情的知識販子。“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是興農中學提得最響的師德口號,具不具備“教育愛”是興農中學選擇留用教師的最高標準,對老師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你來興農中學,必須愛興農的學生,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興農。

      興農中學把“愛興農、更愛興農的學生”作為第一標準,從湖北、山東、四川、重慶、湖南、東北三省等教育發(fā)達地區(qū)引進90%以上的教師。教師食宿均在學校,學校強化管理,創(chuàng)新體制機制,實行教師優(yōu)化組合,薪酬優(yōu)化分配,不以職稱分高下,只憑德能論優(yōu)劣,教師不能在校外補課,專心致志教書育人。在興農教書,是一項辛苦的工作。面對寄宿學生,老師不僅負責教育教學,還要負責學生生活,經常是早上六點起床,凌晨一兩點才能睡覺。寄宿制教學,也讓老師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學生,擁有更強的責任心。教師的敬業(yè)、24小時的悉心管理、校園學習氛圍的濃厚,幾乎被所有學生認為是他們取得進步的主要因素。

      不少省外知名學校的教師、退休返聘的教師和教育專家以及教育發(fā)達地區(qū)的教師,都看中了興農中學良好的教學平臺,舍棄公辦學校的鐵飯碗,加入興農的事業(yè)。通過每年公開面向全國的教師選拔招聘,學校師資力量穩(wěn)中有升,已經建設起一支教學能力強、愛崗敬業(yè)、以中青年為主的400多人的師資隊伍。這使得發(fā)達地區(qū)的老師流向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貴州,使興農中學的教育資源得到了合理而優(yōu)化的配置。

      全方位服務于學生

      興農中學以“服務讓家長省心,教育讓學生安心,管理讓家長放心,質量讓家長信任”為治校方針并狠抓落實,在蒲校長的帶領下,把“興農”教育的價值觀,通過教和學的過程,深深地嵌入在學校的結構、管理、政策、語言和各種關系中。

      興農中學有一個嚴格的規(guī)定,學校為全體教師提供免費伙食,但教師必須輪流與學生共同進餐,增進師生感情,維持就餐秩序,德育處要考核,若無故不吃,將受到批評處罰,這是全國學校都沒有的管理條款。這個管理條款源于這樣的思想:僅僅有良好的服務、關愛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教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學生。

      嚴格科學的管理,在學校日常的具體工作中也隨處可見。學校規(guī)定:只要有10個學生以上的縣份,家長會要盡量開到縣上去,不論有多遠(如偏遠的習水、玉屏、關嶺、仁懷、大方、黔西等縣);學生犯了錯誤、有了麻煩,請家長來校必須通過執(zhí)行校長或年級主任批準;學生生病住院,必須有班主任到醫(yī)院,校領導去看望,先由學校墊錢治病等等。要求校報《骍龍報》每期有一個專版,專門刊登教師中關愛學生的感人事例和學生、家長對教師的稱贊。學校以黨支部牽頭,總務處、教學處、教務處、德育處負責,定期進行學生、家長問卷調查,收集對學校工作尤其是教師、員工的服務工作的意見,并設有意見箱,鼓勵學生向學校領導反映情況等等。遠道學生回不去,學校派有專門部門和專職人員負責對留校生進行管理。不少教師把學生帶到自己家里包餃子,做飯吃……

      在激烈的教育競爭中,不補課的學生鳳毛麟角。興農中學對跟不上進度的學生也補課,但他們補課卻在校內,也不用付補課費,教師的補課費都由學校發(fā)放,保證了學校教師一心一意抓教學效果。不僅如此,老師還陪著學生坐在教室學習。

      在“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四方有機配合、共同努力下,興農中學與時俱進、不斷升華,教育教學的成果也越來越令人矚目。興農中學從姓“農”、“民辦”兩個弱勢,經過21年的奮斗,去“弱”變強,不但屢創(chuàng)高考佳績,更改變了眾多農家子女、貧困學生和“中等生”的命運,甚至影響了無數(shù)家庭。

      2000年有高中畢業(yè)生以來,為高等學校輸送了二本以上學生近8000人,其中重點院校近3000人。連年有考入北大、清華、浙大、復旦等院校的學生。

      資源輸出,建立分校

      為了充分發(fā)揮民辦教育機構體制優(yōu)勢,貴陽市政府部門和市教育部門將一所只能容納300多學生寄宿的初中移交給興農中學“零租金”領辦。經興農中學貸款投資1000萬元裝修改造后可容納1500名學生寄宿。既增加了學位,又減輕了政府長期承擔教育經費的負擔。

      黔南州獨山縣是國家少數(shù)民族貧困縣,在國家、省、市扶貧政策的支持下,教育硬件設施投入非常到位,可高中教育質量一直上不去,使得大量優(yōu)秀生源舍近求遠到貴陽、都勻甚至省外“名校”求學,不但加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更嚴重挫傷了本土教師的積極性和自尊心。

      獨山縣政府部門一直在尋求走出困境的辦法。他們曾想引進貴陽一所全省公辦名校,但這樣的“名?!敝徽屑庾由毶娇h沒有那么多尖子生。當了解到興農中學既以減、免、緩學費招收品學兼優(yōu)農村貧困學生作“表率”、“榜樣”,又以中等生為主要生源,實行“優(yōu)差相幫、貧富相濟”,認為這一辦學理念符合獨山縣實際。

      經縣政府部門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暗中探訪分析對比后,結合獨山縣教育實際,著眼本縣城鄉(xiāng)各種層次學生都能得到合適的發(fā)展,決定選擇民辦的興農中學到獨山縣合作辦學。當時興農中學在貴陽市已有6000多人的辦學規(guī)模,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均好,暫時沒有到外地投資辦學的愿望。如果到獨山縣投資辦學,巨額建校成本必然使收費較高,獨山縣一般老百姓也讀不起。鑒于此,獨山縣政府部門決定在開辦初期,以零租金提供校舍及教育教學生活設備設施,在短期內,提供從獨山縣在編教師中招聘的教師基本工資,待站穩(wěn)腳跟形成規(guī)模后,再向政府交付適當?shù)淖饨?,自行負擔教師工資。2013年5月,獨山縣政府部門和興農中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xié)議,國有民辦的“獨山縣興農中學”成立。

      由于辦學體制的改變,開辦僅一年,獨山縣在全州的統(tǒng)考和高考中名次迅速提升。秋季招生,優(yōu)秀學生外流很少,過去在外地求學的學生不少轉回獨山縣讀書,整個學校校風、學風、教風煥然一新。獨山縣教育出現(xiàn)了轉機。

      在我國城鎮(zhèn)化深入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興農中學創(chuàng)新民辦教育發(fā)展的經驗,不僅迎來了新的機遇,更成為中國特色教育發(fā)展的一條可以借鑒和復制的可行路徑。地處西部的興農中學的民辦教育平民化高質量發(fā)展經驗,對民辦教育發(fā)展具有很好的典型示范價值。

      猜你喜歡
      獨山縣興農辦學
      年度十佳蝦苗出爐!恭喜海興農、海茂、正大、源正龍、粵海、恒興、新榮騰、搏翱等苗企上榜
      當代水產(2021年1期)2021-03-19 05:16:40
      安徽界首:“興農沙龍”開到了田間地頭
      中外合作辦學在晉招生錄取情況一覽表
      獨山縣大搞形象工程欠債400多億元
      獨山縣關工委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
      晚晴(2019年5期)2019-07-08 03:47:38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wěn)提升
      廣西農業(yè)工作暨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
      廣西農學報(2018年2期)2018-09-22 00:46:10
      以教育精準扶貧——獨山興農中學側記
      貴州獨山辣椒新品種試驗初報
      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
      社旗县| 上栗县| 平罗县| 文山县| 韶关市| 扶风县| 榆中县| 乐至县| 扶绥县| 曲水县| 崇左市| 商河县| 柳林县| 凤冈县| 株洲县| 芜湖市| 辉县市| 宁国市| 南汇区| 临朐县| 宜州市| 全州县| 田阳县| 马山县| 璧山县| 宣武区| 田阳县| 沾益县| 柞水县| 莆田市| 开鲁县| 东安县| 芦溪县| 晋城| 安龙县| 德令哈市| 房产| 台南县| 东平县| 呼和浩特市| 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