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煤礦分層開采煤柱護巷方式數(shù)值模擬研究

      2015-01-13 01:47:22
      山西焦煤科技 2015年11期
      關鍵詞:下層煤柱區(qū)段

      齊 全

      (汾西礦業(yè)集團 中興煤業(yè),山西 交城 030500)

      1 工程地質概況

      某礦某采區(qū)走向長變化較大,為500 ~800 m,傾斜長520 m.9#煤有9上和9下兩層煤,中間有0.00 ~2.00 m 夾石,厚度變化在0.60 ~2.60 m,夾石平均厚度為1.5 m,9上煤層平均厚度為1.5 m,9下煤層平均厚度為1.25 m.共分4 個區(qū)段,分別是:東一區(qū)段、東二區(qū)段、東三區(qū)段、東四區(qū)段,其中首采面為東一面即東一區(qū)段。9#煤上煤層采區(qū)平面圖見圖1.煤層傾角變化在15° ~26°,平均傾角17°.9#煤煤層為半亮-半暗型,條帶狀結構,階梯狀斷口,局部為粒狀結構,煤質較好,硬度較大,屬中硬煤。

      圖1 9#煤上煤層采區(qū)平面圖

      2 數(shù)值模型的建立

      某礦9#煤上層煤采用走向長壁開采,根據(jù)地質條件和煤巖條件等建立Ⅰ- Ⅰ'剖面模型,見圖2.Ⅰ-Ⅰ'剖面模型為長560 m×寬200 m. 根據(jù)工作面頂?shù)装宓膰鷰r力學特征,模型高度為200 m,上邊界設定為+850 m,下邊界設定為為+650 m. 在模擬過程中,取上層未開采時和開采后(見圖2)兩種情況進行模擬,煤柱取10 m 和4 m(無煤柱)兩種情況。

      圖2 Ⅰ-Ⅰ'剖面模型圖(9#煤上層煤已采完)

      為了更好地呈現(xiàn)上層煤層開采對下層巷道應力分布的影響,建立以下3 種局部模型進行計算:

      1)上下層都留10 m 區(qū)段煤柱模型(見圖3a).

      2)上層留10 m 區(qū)段煤柱,下層留4 m 區(qū)段煤柱模型(圖3b).

      3)上下層都留4 m 區(qū)段煤柱(無煤柱)模型(圖3c).

      局部模型取東1 工作面和東2 工作面之間的區(qū)段煤柱為中心,計算模擬煤柱下方巷道的應力變化,為減小模型邊界效應的影響,模型寬度取100 m,高度取60 m.

      在模擬預留設4 m 煤柱開采時,煤柱會發(fā)生破壞,因此,在模擬時要對4 m 煤柱進行弱化處理,使其能達到破壞效果。

      圖3 上下層不同煤柱寬度模型圖

      模型中各煤巖層的物理力學參數(shù)以現(xiàn)場地質調查和相關研究提供的煤巖體力學試驗結果給定,如果沒有實驗數(shù)據(jù),則根據(jù)經(jīng)驗和類比方法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來考慮,煤巖物理力學參數(shù)見表1.

      表1 模型各巖層的力學參數(shù)表

      計算模型邊界條件確定如下:

      1)模型左右邊界施加水平約束,即邊界水平位移為零。2)模型底部邊界固定,即底部邊界水平、垂直位移均為零。3)模型頂部為自由邊界。

      3 計算結果分析

      3.1 上層煤開采后煤柱對下層煤的應力分布影響

      1)煤柱取10 m 時,9#煤上煤層采空后的垂直應力分布見圖4. 由于9上煤層煤柱兩側為采空區(qū),在煤柱兩側附近形成應力集中,煤柱上的垂直應力呈馬鞍型分布,煤柱兩側均有一定寬度的塑性破壞區(qū)。煤柱下方一定范圍內的9下煤層應力增大,由12.5 ~13.5 MPa 增大到15 ~27.5 MPa,影響范圍約16 m,采空區(qū)下方的9下煤層應力減小,變?yōu)?2.5 MPa以下。

      2)煤柱取4 m 時,由于9上煤層煤柱兩側為采空區(qū),在區(qū)段煤柱兩側形成應力集中,煤柱上垂直應力呈拱型分布,煤柱兩側塑性區(qū)破壞區(qū)連通,煤柱失去核區(qū),煤柱中心應力大于煤柱極限強度,煤柱失去穩(wěn)定,發(fā)生破壞,應力集中程度減小。煤柱下方一定范圍內的9下煤層應力增大,由原來的12.5 ~13.5 MPa 增大到12.5 ~20 MPa,影響范圍約6.5 m,采空區(qū)下方的9下煤層應力減小,變?yōu)?2.5 MPa 以下。

      圖4 10 m 煤柱時9#煤上煤層采空垂直應力分布圖

      3.2 上層煤開采后對下層巷道的應力分布影響

      1)當上、下層都留10 m 煤柱時,上層煤采空后,煤柱下方巷道應力分布情況見圖5a).上層煤柱兩側采空,在煤柱兩側形成應力集中區(qū),煤柱下方布置的巷道受到煤柱影響,巷道兩幫應力較高,達到15 ~20 MPa,巷道頂、底板應力為12.5 ~17.5 MPa. 當模型下層東1 工作面采空時,煤柱下方巷道應力分布情況見圖5b).受采空區(qū)的影響,上層煤柱兩側應力峰值有所增大,煤柱下方巷道兩幫應力也略微增大,變?yōu)?5 ~22.5 MPa,增大了2.5 MPa,巷道頂、底板應力無明顯變化。

      2)當上層留10 m 煤柱,而下層留4 m 煤柱,上層煤柱兩側采空,本應在煤柱兩側形成應力集中區(qū),但由于下層4 m 煤柱發(fā)生破壞,使上層10 m 煤柱右側的應力集中程度降低,相應煤柱下方布置的巷道也受到影響,巷道左側應力較高,達到15 ~25 MPa,而巷道右側和頂、底板應力只有12.5 ~17.5 MPa.當模型下層東1 工作面采空時,受采空區(qū)的影響,上層煤柱左側應力峰值有所增大,煤柱下方巷道左側應力明顯增大,變?yōu)?5 ~30 MPa,增大了5 MPa,巷道右側和頂、底板應力無明顯變化。

      4 結 論

      圖5 上、下層都留10 m 煤柱模型應力分布圖

      1)9#煤上煤層留設10 m 煤柱時,煤柱兩側應力集中程度較高,對下層煤的應力變化影響較大,而且影響范圍也比較大;而上煤層留設4 m 煤柱(無煤柱)時,由計算結果可知煤柱失去穩(wěn)定性,發(fā)生破壞,煤柱應力集中程度降低,對下層煤的應力變化影響變小,影響范圍也比較小。

      2)9#煤上、下煤層都留10 m 時,煤柱下方巷道兩側應力較大,受采動影響變化也較大,頂、底板應力略低,受采動影響變化小;9#煤上煤層留10 m 煤柱,而下煤層留4 m(無煤柱)時,煤柱下方巷道左應力較大,而且受采動影響變化較大,巷道右側和頂、底板應力略低,受采動影響變化小;9#煤上、下煤層都留4 m時,由于煤柱發(fā)生破壞,煤柱下方巷道頂板和左側應力較大,頂、底板應力略低,巷道左側受采動影響變化較大,而頂、底板和右側受采動影響變化小。

      3)通過對比分析,留設4 m 煤柱(無煤柱)時,由于煤柱發(fā)生破壞,應力集中程度降低,影響范圍較小,受采動影響變化也較小,因此,選用上、下煤層都留設4 m 煤柱(無煤柱)進行開采。

      [1] 錢鳴高,石平五.礦山壓力與巖層控制[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10:42-44.

      [2] 謝廣祥,王 磊,常聚才.煤柱寬度對綜放工作面巷道位移的影響規(guī)律[J].煤炭科學技術,2008,36(12):28-30.

      [3] 屠世浩,白慶升,屠洪盛.淺埋煤層綜采面護巷煤柱尺寸和布置方案優(yōu)化[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1,28(4):505-509.

      [4] 柏建彪,侯朝炯,黃漢富.沿空掘巷窄煤柱穩(wěn)定性數(shù)值模擬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23(20):3475-3479.

      [5] 朱若軍,鄭希紅,徐乃忠.深井沿空掘巷小煤柱合理寬度留設數(shù)值模擬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7(2):300-305.

      [6] 姜鵬飛,康紅普.張 劍.近距煤層群開采在不同寬度煤柱中的傳力機制[J].采礦與安全工程學報,2011,28(3):346-349.

      猜你喜歡
      下層煤柱區(qū)段
      中老鐵路雙線區(qū)段送電成功
      云南畫報(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34
      采動影響下雙巷掘進煤柱承載特征研究
      站內特殊區(qū)段電碼化設計
      站內軌道區(qū)段最小長度的探討
      一類多個下層的雙層規(guī)劃問題
      積雪
      陜西橫山羅圪臺村元代壁畫墓發(fā)掘簡報
      考古與文物(2016年5期)2016-12-21 06:28:48
      淺析分路不良區(qū)段解鎖的特殊操作
      有借有還
      建筑物下煤柱巷道穿采分析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6:58
      德江县| 称多县| 长春市| 格尔木市| 新田县| 保定市| 柳林县| 扎囊县| 忻州市| 江川县| 海林市| 客服| 许昌县| 黄陵县| 扬中市| 壤塘县| 松原市| 文水县| 贵定县| 南和县| 蒙自县| 石家庄市| 泽州县| 开化县| 揭阳市| 丹寨县| 广灵县| 通化县| 方正县| 宁安市| 新化县| 白玉县| 三门峡市| 始兴县| 新蔡县| 瑞金市| 嘉祥县| 千阳县| 隆德县| 合江县|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