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霞
【摘要】為了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實效性,筆者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以下一些增強教學實效性的方法。本文主要從“課堂教學需要精心設計”“教師恰到好處的啟發(fā)學生”“發(fā)揮學生的注定性”“充分給予學生讀的時間”“讓學生感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等幾方面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語文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課堂教學需要精心設計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之前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的設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同樣需要精心設計,從教學方式、教學的順序到教學中與學生的互動都需要教師進行精心的設計。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的角色通常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一味地聽從教師的指揮,學生思考問題也只是學生的任務,教師常常不會主動參與其內。但是實際上,教師應當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和監(jiān)督者,教師應當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與學生進行學習和情感上的互動,通過這種參與能夠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提供恰到好處的啟發(fā)
在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簡單而直接的將標準答案告訴學生,而是以啟發(fā)性的方式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但是由于教師缺乏等待的耐心,常常在問題提出后不久,就會快速地暗示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思路去思考,進而得出標準答案。這樣的教學其實對學生是非常不利的,扼殺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種引導實際上是一種牽引,將學生牽引到正確問題的思考途徑來,不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和想象。正確的做法應當是這樣,在學生遇到思維難題時,教師適時地給予學生一個恰到好處的啟發(fā),讓學生頓時感到一種茅塞頓開,思路打開了思維也就活躍開來了。這種思考才是有意義的,加深了學生對問題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語文學習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積極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新課標要求積極發(fā)揮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學生主動去參與思考和解決問題,有利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敏銳,理解更加透徹,記憶也更加牢固。學生應當是學習的主人,初中語文教學應當一切以學生的需求為核心,積極營造出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環(huán)境。初中語文教學應當重視教學的趣味性,想方設想創(chuàng)造一些有趣的教學方式,可以利用游戲來輔助教學。這樣可以增強學習的趣味性,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充滿興趣和熱情。充分給予展示學生表達欲和表現(xiàn)欲,不僅活躍了語文課堂氛圍,還能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此外還激活了學生的思維。
四、充分給予學生讀的時間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闭^“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闡述出了讀的重要性。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應當重視讀的功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努力營造出一些濃烈的朗讀氛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大聲地朗讀,感受語言的神奇和豐富多彩,體會出語言的意味深長和意境之美。
五、讓學生感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
學生主動發(fā)展的火把,需要教師點燃。課上要激發(fā)每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動感知、主動質疑、主動思維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主動的核心是創(chuàng)造,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創(chuàng)造因素,創(chuàng)設語言文字訓練的創(chuàng)造情境,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實踐活動,提倡學生發(fā)表異見、獨見、創(chuàng)見,品嘗創(chuàng)造的樂趣。
在教學了《狐貍和烏鴉》,大家都說:狐貍是個很狡猾的壞東西,專門欺騙其他小動物。有個學生卻提出:狐貍是很聰明的,它能夠想辦法從烏鴉的嘴里得到肉,我們應該學習它遇事多動腦筋。這個學生打破了定向思維的模式,從另一種角度去看待分析事物,這是一種超越,是真正意義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要鼓勵他們的創(chuàng)新。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睙o疑,對話將成為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態(tài)。它意味著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超越出來,挑戰(zhàn)書本,挑戰(zhàn)教師,挑戰(zhàn)權威。對話過程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將成為積極的生命流程中的驛站,在這個流程中,師生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之中。那么,如何使對話能優(yōu)質、高效地展開呢?交際學理論告訴我們:必須營造民主、平等的對話氛圍,消除師生雙方的心理距離。“對話”作為課堂教學的新形態(tài),首先要求的是民主、平等。師生關系的民主、平等、融洽、親和,將使彼此感受到溝通的快樂、心靈的愉悅。此情此景中,學生能大膽展示心靈的自由,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要達到這種境界,教師首先要將自己當作學習共同體中的普通一員,成為學生學習的同伴。其次,要有寬容的胸襟。提問時,教師都希望學生能作出準確的回答,但往往事與愿違,這個時候,一定要寬容,要有耐心。只要學生能沾一點兒邊,就要加以鼓勵、引導,不要用標準答案去統(tǒng)一學生。即使是違背主旨的回答,學生只要能自圓其說,也應給予一定的理解。
參考文獻
[1]李英.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3.
[2]史林福.如何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J].課外語文,2013(20).
[3]張壽山.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導刊,2010(7).
[4]劉子杰.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4(16).
(編輯:陳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