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珍珂+鄒愉+李楊+賈偉堯
摘 要:針對物理學師范生在教學實習中聽課前準備工作不充分導致的盲目聽課問題,提出了“動態(tài)教案”的物理教學實習技巧。
關鍵詞:動態(tài)教案;教學實習;聽課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7(S)-0022-2
教學實習是師范生必不可少的教育實踐環(huán)節(jié),需引起高度重視。物理學科知識點繁多,內容抽象,如何有效地將抽象的物理知識生動形象地傳授給學生,對物理師范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物理師范生如何在教學實習中掌握到物理教學的技巧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多數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因盲目聽課而對實習產生怠倦,導致實習效果不理想的狀況,這就需要提出一個完善的方案去解決它。
1 物理教育實習的現狀
眾所周知,重點中學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優(yōu)秀的指導教師,因此很多學生在教育實習時都會優(yōu)先選擇重點中學。但由于實習生數量過多,在重點中學實習的師范生往往上臺講課機會少,以見習為主。因此,這些實習生做的最多的就是聽課[1]。有不少人在實習一段時間后感覺聽課十分乏味,甚至出現怠倦心態(tài),認為只聽老師講課沒意思,完全就是為了完成實習任務,主動性和積極性大打折扣。最后真到了自己上臺講課時,發(fā)揮并不理想。
2 原因分析
導致上述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實習學生對聽課認識不夠。認為實習聽課和聽大學老師講課一樣,是學習所講知識的,把重心放在了聽講課的內容上。當發(fā)現老師講的全是自己十分熟悉的內容后,就產生了極大的失落感,失去了聽課的動力。
3 應對方法:動態(tài)教案法
為了較好地挽回實習聽課中存在的過程枯燥乏味、效果差強人意的被動局面,我們提出“動態(tài)教案”的實習聽課技巧。所謂動態(tài)教案,就是針對聽課內容,預先制作一份教案。實習生在聽課前、聽課中和聽課后不斷修改和完善教案,使教案“動”起來。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3.1 聽課前
首先,實習學生在聽課前,認真研究指導老師要講的內容,明確知識框架結構、重難點、知識類型和相應課標的要求。然后,以自己的理解為基礎,根據知識點結構、類型、掌握要求,整理出一套講課方案。接著,找適合的場地,和同學一起進行模擬教學,并記錄模擬上課中存在的問題,如實驗演示是否順利,課程導入是否恰當,時間把握是否準確等等。最后,針對模擬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對教案進行相應修改。
3.2 聽課中
在這個過程中,實習生一定要跳出作為學生的思維,明確自己聽課的核心不是知識點,而是指導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如指導老師是怎樣理解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如何講解重難點?如何給出知識點?知識點之間是如何銜接?如何處理課堂突發(fā)情況?老師是如何在課堂上展現自己的教學風格?老師在實驗演示中如何把握細節(jié)?課程導入有哪些技巧等等。然后結合自己的教案,進行對比分析,將老師講課過程中的精華提煉并記錄到教案中(即圖1中“學優(yōu)點”),把自己教案中處理得不好的地方進行修正(改缺點)。最后,對不懂之處或者認為指導老師處理得不好的地方,作為疑點,進行記錄。
3.3 聽課后
針對聽課中的疑點,學生要切記:在很多情況下,指導教師是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故意設計的。因此,實習生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認為不好的地方,不要急于否定,而是應該在課后及時與教師進行交流,虛心求教,明確教師意圖。最后,對教案進行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4 效果評估
在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11級物理師范生的教學實習中,部分學生采用“動態(tài)教案”進行聽課。為準備教案,在課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課堂上能夠敏銳地洞悉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方法,并為已所用。與指導教師的互動交流的質量以及聽課積極性得到顯著提升。在后續(xù)的課堂教學上,使用經反復修改和完善的教案,教學效果提高明顯,得到了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和中學生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尤紅立.物理教師如何聽課[J].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10,(4):190.
(欄目編輯 劉 榮)
摘 要:針對物理學師范生在教學實習中聽課前準備工作不充分導致的盲目聽課問題,提出了“動態(tài)教案”的物理教學實習技巧。
關鍵詞:動態(tài)教案;教學實習;聽課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7(S)-0022-2
教學實習是師范生必不可少的教育實踐環(huán)節(jié),需引起高度重視。物理學科知識點繁多,內容抽象,如何有效地將抽象的物理知識生動形象地傳授給學生,對物理師范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物理師范生如何在教學實習中掌握到物理教學的技巧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多數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因盲目聽課而對實習產生怠倦,導致實習效果不理想的狀況,這就需要提出一個完善的方案去解決它。
1 物理教育實習的現狀
眾所周知,重點中學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優(yōu)秀的指導教師,因此很多學生在教育實習時都會優(yōu)先選擇重點中學。但由于實習生數量過多,在重點中學實習的師范生往往上臺講課機會少,以見習為主。因此,這些實習生做的最多的就是聽課[1]。有不少人在實習一段時間后感覺聽課十分乏味,甚至出現怠倦心態(tài),認為只聽老師講課沒意思,完全就是為了完成實習任務,主動性和積極性大打折扣。最后真到了自己上臺講課時,發(fā)揮并不理想。
2 原因分析
導致上述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實習學生對聽課認識不夠。認為實習聽課和聽大學老師講課一樣,是學習所講知識的,把重心放在了聽講課的內容上。當發(fā)現老師講的全是自己十分熟悉的內容后,就產生了極大的失落感,失去了聽課的動力。
3 應對方法:動態(tài)教案法
為了較好地挽回實習聽課中存在的過程枯燥乏味、效果差強人意的被動局面,我們提出“動態(tài)教案”的實習聽課技巧。所謂動態(tài)教案,就是針對聽課內容,預先制作一份教案。實習生在聽課前、聽課中和聽課后不斷修改和完善教案,使教案“動”起來。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3.1 聽課前
首先,實習學生在聽課前,認真研究指導老師要講的內容,明確知識框架結構、重難點、知識類型和相應課標的要求。然后,以自己的理解為基礎,根據知識點結構、類型、掌握要求,整理出一套講課方案。接著,找適合的場地,和同學一起進行模擬教學,并記錄模擬上課中存在的問題,如實驗演示是否順利,課程導入是否恰當,時間把握是否準確等等。最后,針對模擬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對教案進行相應修改。
3.2 聽課中
在這個過程中,實習生一定要跳出作為學生的思維,明確自己聽課的核心不是知識點,而是指導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如指導老師是怎樣理解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如何講解重難點?如何給出知識點?知識點之間是如何銜接?如何處理課堂突發(fā)情況?老師是如何在課堂上展現自己的教學風格?老師在實驗演示中如何把握細節(jié)?課程導入有哪些技巧等等。然后結合自己的教案,進行對比分析,將老師講課過程中的精華提煉并記錄到教案中(即圖1中“學優(yōu)點”),把自己教案中處理得不好的地方進行修正(改缺點)。最后,對不懂之處或者認為指導老師處理得不好的地方,作為疑點,進行記錄。
3.3 聽課后
針對聽課中的疑點,學生要切記:在很多情況下,指導教師是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故意設計的。因此,實習生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認為不好的地方,不要急于否定,而是應該在課后及時與教師進行交流,虛心求教,明確教師意圖。最后,對教案進行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4 效果評估
在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11級物理師范生的教學實習中,部分學生采用“動態(tài)教案”進行聽課。為準備教案,在課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課堂上能夠敏銳地洞悉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方法,并為已所用。與指導教師的互動交流的質量以及聽課積極性得到顯著提升。在后續(xù)的課堂教學上,使用經反復修改和完善的教案,教學效果提高明顯,得到了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和中學生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尤紅立.物理教師如何聽課[J].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10,(4):190.
(欄目編輯 劉 榮)
摘 要:針對物理學師范生在教學實習中聽課前準備工作不充分導致的盲目聽課問題,提出了“動態(tài)教案”的物理教學實習技巧。
關鍵詞:動態(tài)教案;教學實習;聽課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14)7(S)-0022-2
教學實習是師范生必不可少的教育實踐環(huán)節(jié),需引起高度重視。物理學科知識點繁多,內容抽象,如何有效地將抽象的物理知識生動形象地傳授給學生,對物理師范生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因此,物理師范生如何在教學實習中掌握到物理教學的技巧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多數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因盲目聽課而對實習產生怠倦,導致實習效果不理想的狀況,這就需要提出一個完善的方案去解決它。
1 物理教育實習的現狀
眾所周知,重點中學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優(yōu)秀的指導教師,因此很多學生在教育實習時都會優(yōu)先選擇重點中學。但由于實習生數量過多,在重點中學實習的師范生往往上臺講課機會少,以見習為主。因此,這些實習生做的最多的就是聽課[1]。有不少人在實習一段時間后感覺聽課十分乏味,甚至出現怠倦心態(tài),認為只聽老師講課沒意思,完全就是為了完成實習任務,主動性和積極性大打折扣。最后真到了自己上臺講課時,發(fā)揮并不理想。
2 原因分析
導致上述現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實習學生對聽課認識不夠。認為實習聽課和聽大學老師講課一樣,是學習所講知識的,把重心放在了聽講課的內容上。當發(fā)現老師講的全是自己十分熟悉的內容后,就產生了極大的失落感,失去了聽課的動力。
3 應對方法:動態(tài)教案法
為了較好地挽回實習聽課中存在的過程枯燥乏味、效果差強人意的被動局面,我們提出“動態(tài)教案”的實習聽課技巧。所謂動態(tài)教案,就是針對聽課內容,預先制作一份教案。實習生在聽課前、聽課中和聽課后不斷修改和完善教案,使教案“動”起來。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3.1 聽課前
首先,實習學生在聽課前,認真研究指導老師要講的內容,明確知識框架結構、重難點、知識類型和相應課標的要求。然后,以自己的理解為基礎,根據知識點結構、類型、掌握要求,整理出一套講課方案。接著,找適合的場地,和同學一起進行模擬教學,并記錄模擬上課中存在的問題,如實驗演示是否順利,課程導入是否恰當,時間把握是否準確等等。最后,針對模擬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對教案進行相應修改。
3.2 聽課中
在這個過程中,實習生一定要跳出作為學生的思維,明確自己聽課的核心不是知識點,而是指導老師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如指導老師是怎樣理解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如何講解重難點?如何給出知識點?知識點之間是如何銜接?如何處理課堂突發(fā)情況?老師是如何在課堂上展現自己的教學風格?老師在實驗演示中如何把握細節(jié)?課程導入有哪些技巧等等。然后結合自己的教案,進行對比分析,將老師講課過程中的精華提煉并記錄到教案中(即圖1中“學優(yōu)點”),把自己教案中處理得不好的地方進行修正(改缺點)。最后,對不懂之處或者認為指導老師處理得不好的地方,作為疑點,進行記錄。
3.3 聽課后
針對聽課中的疑點,學生要切記:在很多情況下,指導教師是根據多年教學經驗故意設計的。因此,實習生不明白的地方,或者認為不好的地方,不要急于否定,而是應該在課后及時與教師進行交流,虛心求教,明確教師意圖。最后,對教案進行進一步修改和完善。
4 效果評估
在西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2011級物理師范生的教學實習中,部分學生采用“動態(tài)教案”進行聽課。為準備教案,在課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課堂上能夠敏銳地洞悉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方法,并為已所用。與指導教師的互動交流的質量以及聽課積極性得到顯著提升。在后續(xù)的課堂教學上,使用經反復修改和完善的教案,教學效果提高明顯,得到了實習學校指導教師和中學生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尤紅立.物理教師如何聽課[J].中國基礎教育研究,2010,(4):190.
(欄目編輯 劉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