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審美教育、情感教育及其美感教育均屬于美育,美育有助于提升社會整體的人文水平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目前在小學教學過程中也越來越關注學生的美育教育。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為載體,探討實施美育教育的具體措施,促進學生審美能力、道德情操和審美觀念的提升,進而使學生實現(xiàn)自由全面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美育 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1-0131-01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有助于教學內容情境美、內在美的揭示,進而使學生的情感和作者、教師形成共鳴和融合,以此來熏陶感染學生,將其審美情趣、道德修養(yǎng)潛移默化地提升,并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養(yǎng)成,促進學生的和諧發(fā)展。然而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美育教學則是當前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課題?,F(xiàn)在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工作經(jīng)驗,提出幾點實施美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一 引領學生品讀文章,進而欣賞美和發(fā)現(xiàn)美
漢語具有細膩性和準確性的特點,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適時地進行引導,使學生將美因挖掘,同時對美予以欣賞,使?jié)h語在美育教育中充分發(fā)揮載體的作用。一是引領學生對大自然的環(huán)境美予以欣賞,如讓學生跟隨教師的腳步對五彩池的美予以感受,進而體會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除此之外,還可以對勞動者的創(chuàng)造力和智慧予以贊頌,進而將民族的自豪感激發(fā)。二是讓學生對人物的形象美予以感受,通常情況下,作者的審美評價和審美認知都是通過人物的塑造來反映的,因此這些人物自然也就成了學生行動和學習的榜樣,起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品質的目的。三是引領學生對社會生活中的美予以感悟和感受,生活是語文教材的源頭,因此在教材中無不反映著生活,假如在教學中對反映現(xiàn)實的佳作予以分析,就能讓學生對生活的真善美、友好的關系予以了解,進而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觀。
二 以多媒體為載體促進學生美感的培養(yǎng)
多媒體作為現(xiàn)代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輔助教學工具,在美育教育中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谛W生的想象力差、閱歷淺等因素,再加上對于美的感受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導致學生很難理解和感受教材中蘊含的美,自然也就很難得到滿意的教學成效。然而,多媒體教學工具則能夠有效地改善以上的不足,憑借其動態(tài)可感性和聲情并茂的視頻優(yōu)勢,能夠使學生深受美的熏陶。如在引領學生學習《暮江吟》時,要將詩詞形神結合、情景交融的畫面真實地向學生展現(xiàn),并讓學生感受新月的閃亮、夜色的朦朧、江水的寧靜,對和諧舒適、親切安閑的意境予以體會。這些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來對古詩詞進行單一的解釋和翻譯是很難達到的。而筆者則采用的是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結合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和圖畫,為學生打造身臨其境的感受,陶醉于美景之中,進而對學生的情操予以培養(yǎng),進而形成審美共鳴。除此之外,以多媒體進行美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還可以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感受予以激發(fā),教學成效顯著。
三 以語文作文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心理
作文涉及了解說、議論、抒情和狀物等,并且均是以情感為中心,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心理,才能產生情感活動、想象和聯(lián)想,同時將感受獲得,保證作文的真情實感。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手段主要是:(1)調動學生的審美想象,使學生的語言不斷豐富,想象不斷啟發(fā),并將美的感受獲得。如在講《翠竹》時,為了讓學生對冰雪覆蓋下翠竹不折不撓精神加深理解,可引領學生將人與翠竹進行聯(lián)系、聯(lián)想,如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寧折不彎的氣節(jié)是值得學習的,進而使學生受到啟發(fā),面對困難勇往直前。(2)結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如助人為樂等,使學生之間的友愛彰顯,進而將溫暖、友愛傳遞,在平凡中凸顯偉大,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和審美心理的培養(yǎng),并付諸行動。
四 對教材中的美育資源進行挖掘
教科書的編排是獨具匠心的,因此,在眾多的教學內容中無不凸顯著美育,同時這些內容也是社會生活的濃縮和概括,除了具備作者的思想感情、美的感染性之外,還具有思想傾向性,且需要進行形象的思想灌輸和宣傳。因此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成績意識,將教材的美育內涵充分的發(fā)掘,以美引善、以美育德,以美的、生動的形象打動人、吸引人,對形象充分的領會和分析,進而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影響,進而轉變學生的身心結構,并深受美的啟迪,促進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育教育目標和任務的實現(xiàn)。
五 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是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平臺,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高尚品德的培養(yǎng)、情感的陶冶、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等,是構建學生和諧人格的重要手段。因此作為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意識到小學語文中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學實踐中積極地探索有效的手段,促進學生審美情趣、創(chuàng)造美、展現(xiàn)美、欣賞美和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的培養(yǎng),并深受美的感染、鼓舞和吸引,實現(xiàn)學生個性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教育方式[J].學周刊,2014(30):130
[2]王虹.小學語文教學中美育實施策略探析[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90~93
[3]李靜松.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美育作用淺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4(15):192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