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瑜
在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中,語法翻譯占據(jù)了英語的整堂課。英語教師僅憑借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侃侃而談。過多的使用語法翻譯,直接影響了學生運用外語,學習外語的機會,影響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更不利于學生不以翻譯為中介,直接用外語理解和表達思想的能力。最后導致學生雖然取得高分卻不能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更糟糕的是,過分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語法條條框框,要求學生學習脫離現(xiàn)實生活的例句和課文,會使學生對外語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成績也會下降,課堂氣氛也是死氣沉沉,學生普遍反應效果較差。
代表著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的NMCAI實現(xiàn)了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qū)W生為中心,既傳授一般知識與技能,又注重培育語言運用能力和自己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zhuǎn)變。
在實際多媒體英語教學中,筆者得出以下幾點體會。
(1)多媒體教學現(xiàn)代氣息濃厚,調(diào)動了學生的感知興趣
依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們在教學設計中要鼓勵學生大膽地使用英語,并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互相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空間,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索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聲、畫、音,把信息傳輸出去,更有時代性、更前衛(wèi)。
(2)多媒體教學提高了英語交際的情景
以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往往很難有一個直觀的情景,老師門總是設想一個情景給學生,往往顯得力不從心,效果不佳?,F(xiàn)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提供了形象的、直觀的、色彩鮮艷的、圖像逼真的畫面,學生們邊看畫片,邊聽對話錄音,或者對照課本看錄像,學生們就會觸景生情,不自覺進入對話中的角色,刺激學生“說的”興奮點,引發(fā)“說的”欲望。
(3) 多媒體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改變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為主體,學生只是埋頭做筆記,做聽眾為主,無自主學習能力。多媒體教學打破了這一常規(guī),教師的角色由單純知識的“傳授者”轉(zhuǎn)向“設計者”“合作者”和“促進者“。這一變化,要求教師審時度勢,更新觀念,樹立新的英語教育觀。要了解新的教育理論、網(wǎng)絡多媒體技術、課件制作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無疑對英語教師的要求更上一個層面,不僅要掌握本專業(yè)的知識,還要多媒體的其他知識,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zhuǎn)為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
盡管多媒體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廣泛使用,而且效果很好,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筆者還是發(fā)現(xiàn)有幾個問題值得深思。
( 1 ) 有時對電腦知識掌握不好,或者網(wǎng)絡有些故障,導致死機,這樣自己無法排除,影響了整堂課的時間。
( 2 ) 上課時由于信息點多,內(nèi)容多,畫面播放快,有些學生跟不上速度,干脆就不做筆記了,這樣也會造成一部分學生厭學,拖后腿。
( 3 ) 學生對眾多的內(nèi)容無從取舍,不知重點、難點在哪里?一節(jié)課下來,頭腦空空,收獲平平。
( 4 ) 學生對多媒體的圖片、聲音、關注太多,而對知識點沒有興趣,往往有喧賓奪主之勢,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對英語的學習熱情。
( 5 )課改后英語課“教”與“學”難度和內(nèi)容都加大,而英語課時沒有增加,相應的課件很少,平時都需要老師們自己設計制作,任務十分繁重。這就不能避免課件制作如同搬書,沒有新意,缺乏趣味性,缺少動感,學生極易產(chǎn)生視覺疲勞。
( 6 ) 學生與老師交流的機會減少。學生們很難聽到老師們的那風趣的話語、朗朗的笑聲,老師現(xiàn)在板書很少,老師們只是操作的工具,眼睛盯著電腦顯示屏,一邊操作,一邊講課。其實這也是“滿堂灌”。
多媒體輔助教學,且有傳統(tǒng)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因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然而如果過多、過濫,就會喧賓奪主,違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宗旨,使學生在課堂上走馬看花,從而導致課堂教學流于形式,不能由表及里,更談不上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一定要真正把握好多媒體教學,發(fā)揮它的巨大潛力,為英語教學服務。我們在使用多媒體時,應該制定一個目標,那就是我們之所以要使用多媒體,是為了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語言點,是為了活化教材,創(chuàng)造真實情景,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學會用英語思考,用英語表達。(作者單位:湖北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