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茹
繪本閱讀是幼兒所喜歡的,正是這些色彩鮮艷的圖畫吸引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從中也學到很多的知識本領。中班幼兒已經(jīng)有了一年半的閱讀經(jīng)驗,有了一定的閱讀方法,隨著幼兒的漸漸長大,他們的求知欲也越來越強烈。而繪本不僅有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最重要的是這些繪本里面都把故事和生活一起融為一體,能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吸收生活的點滴,這些概念簡單易懂,可以快速地增進幼兒的基礎認知,促進思維發(fā)展,因此,我們不僅要將繪本在集體活動中開展,還要將繪本滲透到環(huán)境中去,在豐富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學習,讓幼兒在玩中學,從而進一步提高幼兒對學習的興趣。
一、實施調(diào)查問卷,了解幼兒在家的閱讀情況
其中涉及的問題有:多久和幼兒進行一次親子閱讀;圍繞親子閱讀會展開一些什么活動;親子閱讀的功能有什么等等。
1.家長更加了解親子閱讀的好處
2.為“圖書漂流”活動做好準備
家長對漂流活動給予很大的支持,他們認為漂流活動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圖書的價值,讓幼兒學會呵護、喜愛圖書,從小養(yǎng)成愛學習的習慣。
二、圖書漂流,親子共育
1.自帶圖書漂流
給幼兒一次交流的平臺,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xiàn)欲。
2.漂流圖書
漂流特定的圖書,讓家長更加有目的地和幼兒進行親子閱讀。在圖書漂流中,家長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觀察,不再是家長講、幼兒聽這個模式,而是充分體現(xiàn)幼兒自主閱讀,同時幫助一些家長走出親子閱讀的誤區(qū)。
三、繪本課融入集體教學
嘗試改編各類繪本,使之適合幼兒的閱讀和學習,用繪本的精華部分替代原有的部分語言課。讓幼兒體驗閱讀帶來的多種愉悅感,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正確對待閱讀時出現(xiàn)的各種小細節(jié)的處理,培養(yǎng)幼兒的多種能力,讓繪本教育工作繼續(xù)展現(xiàn)它的魅力。
在經(jīng)歷了兩個學期的繪本親子閱讀后,很多家長逐漸了解親子閱讀帶給幼兒的美妙感受。家長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和幼兒共同分享多種形式的閱讀過程,在幼兒閱讀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通過共讀,父母與幼兒共同學習,一同成長;通過共讀,為父母創(chuàng)造與幼兒溝通的機會,分享讀書的感動和樂趣;通過共讀,可以帶給幼兒歡喜、智慧、希望、勇氣、熱情和信心。
1.“耳朵”——感受繪本之“樂”
被人們稱為“日本圖畫書之父”的松居直在《我的圖畫書論》中強調(diào):“圖畫書是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xiàn)出來的,這些語言和圖畫只有作為朗讀者自己的感受講給幼兒聽,才能被接受。當父母或朗讀者把圖畫書所表現(xiàn)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悅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fā)揮出來,圖畫書的體驗才會永遠地留在聆聽者的一生當中?!庇纱丝梢?,幼兒的早期閱讀不同于成人的閱讀,這是一種成人朗讀、幼兒聽賞的活動。為幼兒朗讀,讓幼兒先“用耳朵進行閱讀”,是精讀中非常重要的一點。用“耳朵閱讀”所獲得的閱讀感悟會令他們心神蕩漾,沉醉其中,其樂融融。
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有耳朵就能聽,這是天生的本領。但是,“聽力”未必意味著善于“傾聽”?!皟A聽”是一種有目的、有選擇、有自我控制性的“聽力”,而聽故事是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的良好途徑。在給幼兒朗讀故事的同時,給他們提出明確的要求,如:要集中注意力,聽清故事的大概內(nèi)容;邊聽邊想:“故事里有誰?”“你聽到的哪句話最美?”“誰的話最有道理?”“從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此時的幼兒已不再是單一的聽眾角色,他們更是用心在與繪本進行深層次的交流。
2.“眼睛”——享受繪本之“美”
如果說,剛開始聽教師或者家長讀繪本,幼兒只是在間接地接觸繪本的話,那么,當他們自己閱讀繪本的時候,這種直接的閱讀所產(chǎn)生的感悟,是其他閱讀形式無法替代的。在自主閱讀中,幼兒會用眼睛注意觀察畫面的變化,將前后畫面聯(lián)系起來了解故事內(nèi)容,教育者則重點對繪本中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加以引導,由淺入深,啟發(fā)幼兒積極思維。由此引導幼兒感受優(yōu)秀繪本圖書的精美,幫助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除此之外,在閱讀的過程中,幼兒會自發(fā)地對圖書上畫面以外的文字產(chǎn)生興趣。盡管幼兒尚未正式進入學習掌握文字的時期,但仍然需要通過一系列活動來培養(yǎng)他們對文字的興趣,激發(fā)幼兒對文字符號的敏感性,并引起他們探索的積極性,讓他們了解文字的功用。
3.“嘴巴”——打開繪本之“聲”
閱讀每一個經(jīng)典繪本時,展示閱讀效果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語言表達出來。教育者應帶領幼兒朗讀繪本故事,直至熟讀成誦,讓幼兒用“嘴巴”最直接的方式展現(xiàn)閱讀效果。同時感受繪本中的經(jīng)典語言,積累語言材料,了解多種的語言表達方式。長此以往,幼兒就能學會運用語言文字準確地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從而發(fā)展語言。同時在閱讀中,幼兒還可以主動運用一些優(yōu)美的詞匯,與伙伴或者教育者交流討論圖書的內(nèi)容,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作品。如,請一名幼兒憑著自己的理解講完故事后,可以這樣問其他幼兒:“你認為她(他)哪幅圖片講得很好,哪幅圖片講得跟圖片意思不一樣?”在此過程中,不同水平幼兒的語言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身體”——拓展繪本之“趣”
當閱讀引起了強烈的情感共鳴時,幼兒常常會以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對繪本作出回應。當幼兒聽到故事的高潮部分時或是閱讀之后,幼兒往往會用自己獨特的動作或是簡短語言以示回應。這也是幼兒將動作和語言結合起來表現(xiàn)對故事的理解,這樣的游戲方式能促進幼兒更深入地探究繪本。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