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永
摘 要:總復習在小學階段極為重要,它是對所學知識回顧、總結及再學習的過程。
關鍵詞:小學數學;總復習;策略
總復習在小學階段極為重要,它是對所學知識回顧、總結及再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我們要引領學生找出疏漏,彌補不足,使所學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有計劃地做題,避免題海戰(zhàn)術,力求達到良好的效果;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乏味的復習變得靈活、有趣;通過合理的評價機制,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一、建構知識網絡
小學數學的知識網絡就像一棵大樹,由樹根到樹干到樹枝再到樹葉,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前后貫通,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體系,通過啟發(fā)性的提示,為這棵大樹添枝增葉,把過去零散的不同時段學習的知識從縱橫兩方面溝通起來,使之結構化、系統化。
數學學科是一個體系,環(huán)環(huán)相扣,不論哪部分知識沒有學好,后面與它相關的學習內容都會受到影響。通過建構知識網絡,對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引導學生組合相關知識和構建知識系統框架,使學生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本學段應掌握的知識,同時清楚地知道復習的重點,分配好每一知識塊的時間,使復習更有針對性。
二、創(chuàng)新復習模式
1.選擇適合的題型
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掌握程度,選取不同類型的習題,讓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做基礎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完成基礎題后適當地做一些能力題。雖然他們的題量比別人多,但是由于基礎掌握較好,不會加長做題時間。
設計練習時,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不同解決問題策略的一些條件多余的或答案不唯一的開放題,能給學生提供較為廣闊的創(chuàng)造空間,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求異思維。通過這樣的練習,既滿足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又體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fā)展的理念。練習的設計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使數學和生活融為一體。運用數學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更感興趣。
2.轉變教師角色
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主體意識,充分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個性,關注他們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給學生以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教學是師生雙方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教師必須從傳授知識的角色變成學生學習數學的促進者、激發(fā)者,讓學生學會學習,培養(yǎng)可持續(xù)學習的能力。教師的角色由原來處于中心地位的知識傳授者、解說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師要走下講臺,到學生中間,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和興趣。
3.發(fā)揮小組作用
學習小組是由性別、學習能力、個性等各不相同的學生組成,要保證一個小組內的學生各具特色,取長補短,分工協作,有利于合作學習的展開,同時使小組之間有可比性,形成競爭意識。
教師要參與合作學習的全過程,要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氣氛,把學生當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勵、寬容,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更加活躍,探索熱情就會更高漲,合作欲望就會更強烈,課堂氛圍就會更加生機勃勃。
三、運用激勵評價
教師要樹立發(fā)展性的評價觀,既要注重知識能力的評價,又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評價,強化評價的內在激勵作用。每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賞識,它不僅能使學生樹立信心,還可以促使學生樂于提問。組內有些學生膽子小,表達能力差,教師應該讓這些學生在組內充分地討論交流,在全班學生面前展示,這樣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增強學習動力。我們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好勝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有效地激勵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主動回答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有合理評價的“水平線”,既要關注整體也要注重個性。
四、激發(fā)學習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對數學產生興趣,才會產生學習積極性,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首先要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感興趣。小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對直觀形象的知識易于接受,對一些邏輯推理的知識不易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實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通過實際觀察操作,提高學生觀察力、思考力,使抽象的問題變得通俗易懂。
好奇心和興趣是創(chuàng)造的內在動力,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欲、學習積極性是學好數學的先決條件,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抓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切機會,采取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探究問題。
總之,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梳理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應用已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要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整理問題,歸納要點,理清重、難點;要讓學生在交流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思考過程;更要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舞臺,采用有效地評價機制,激勵他們愛上數學,體會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尹衛(wèi)國.小學數學總復習教學反思的探索[J].新課程:上,2011(09).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