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生翠
摘 要:“讓學生喜歡數學”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目標之一。學生的喜歡與否都決定著成績的好壞。當學生喜歡某種活動時,他們便會全全投入,還會獲得最高的學習效率和最好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運用新課程理念,恰當地選擇教學手段,整合各種教學因素,將各種教法和創(chuàng)意融會貫通,推陳出新,讓自己的教學充滿個性,充滿色彩,充滿生命力,讓課堂光芒四射。
關鍵詞:興趣;愛上數學;激勵;效率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藝術決定著學生對課堂的情感態(tài)度。生動活潑、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模式會讓學生“著迷”,深深地投入到學習中,在知識的海洋里快樂地劈波斬浪。而千篇一律的課堂教學模式則令學生厭倦,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降低課堂效率,消磨師生的激情。所以,要讓孩子愛上課堂,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運用新課程理念,恰當地選擇教學手段,整合各種教學因素,將各種教法和創(chuàng)意融會貫通,推陳出新,讓自己的教學充滿個性,充滿色彩,充滿生命力,讓課堂光芒四射。
一、關愛學生,溫暖課堂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渴望被關愛,尤其是小孩,一句關愛的話語,可能帶給學生的是一種全新的感觸。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情感,多給學生關愛、鼓勵,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一節(jié)數學課上,如果教師能處處為學生著想,常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神情、溫和的語言營造活躍民主的課堂氛圍,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學生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師生雙方達到感情的融洽,溫暖整個課堂,產生奇效。
二、將數學變?yōu)橥?/p>
數學知識太枯燥,不像語文那樣鮮活靈動,充滿情趣,沒有動聽的故事,沒有絢麗的色彩,有的只是數字、符號,一會兒計算,一會兒邏輯思維,真令學生生厭。如果教師一味地走老路,固守成規(guī),那課堂將毫無生機,很難讓學生充滿激情,積極探索。在教學中,我常把數學變?yōu)橥?,使學生激情高漲,思緒飛揚。針對小孩子喜歡小動物的特點,課堂上,我常把小動物掛在嘴邊,采用擬人的方法教學,學生在故事中不知不覺學會了數學。在教學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稱時,我是這樣引領學生記憶的:“孩子們,今天小鴨給我們帶來一位新朋友,它叫除號,看,它的家人也出來了,大家認識一下它們一家子,有被除數、除數、商以及它們各自的位置?!?/p>
將枯燥的數學添一些色彩,變靜為動,會化解孩子的迷惑,課堂將滿載張張笑臉。
三、挖掘優(yōu)點,注重激勵性評價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睕]有人愿意生活在批評與挖苦聲中,學生更是如此。心理學實驗證明:一個經常得到贊揚的學生,他的學習主動性比一個經常得不到贊揚的學生高得多。所以在教學中,我們要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相反的見解和離奇的想法,應多一些肯定和鼓勵,通過積極的教學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快樂,品嘗到甘甜的學習成果,獲得心理上極大的滿足,從而激發(fā)學生更持久的學習動力,情不自禁地愛上數學。如,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一課時,我采用賞識性評價,不僅評價學生個人,答對了送上顆紅星,答錯了送上鼓勵的微笑。還采用小組評價:課前讓學生呼小組口號,激勵上進心;課中每學一個知識點,分小組輪流答題,并給小組打分;課后,對小組學習進行總評打分。課后總結:我們學習了百分數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你能用百分數說說自己的感受:愉快占( )%,緊張占( )%,遺憾占( )%。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課堂的幸福。
四、在課堂中融入游戲表演
表演是學生特別喜歡的一種活動,在課堂中適時地融入表演,會深深地吸引學生,打動學生,讓學生愉快地、不由自主地積極參與,思在其間、行在其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元、角、分”的練習中,我設計了“小熊賣文具”的游戲。請一個小朋友戴上頭飾做小熊,大家當顧客,到文具店買東西。這一場景,真實地再現(xiàn)了孩子們的生活,頓時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加入游戲行列,望著商店里想買的東西,快樂之情溢于言表。此時此刻,教師及時把商店里要買的東西變成簡單的元、角、分換算,看著價格上的算式得出價錢就能買到你想買的東西。在游戲中學習,學生學而不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調節(jié)課堂氣氛,保證學習處于良好狀態(tài)
在課堂中,要注重對學生心理的調節(jié),長時間的學習會使學生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在課堂中要適時地調節(jié)學生緊張的神經為學生減壓,適當地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讓學生緊張的神經得到放松,煥發(fā)精神。如果教師一味地教學,張弛無度,那就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良好的狀態(tài),不能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要學生愛上我們的課堂,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多花點心思,多給他們一點希望與期待,我們的課堂定會成為學生最向往、最愛的地方。
參考文獻:
潘菽.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0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