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玲芳
5月9日上午,我在班上給學生朗讀《又是薺菜花開時》。我大聲地讀著文章,讀得津津有味,讀得抑揚頓挫,仿佛我就是作者本人,正在田野的菠菜地里、草地里尋找著我的“勝利”喜悅。偶爾抬眼掃一下課堂中的學生,我發(fā)現(xiàn)他們也都沉浸在我的優(yōu)美朗誦中,像是在用眼睛“尋找”著可愛的薺菜花。讀完文章,我便開始布置閱讀習題了,這時,忽然有一個聲音說:“老師,薺菜的薺是讀‘jì , 不是讀‘qí?!?猛地抬眼一看,原來是平時比較膽小的歐慶在給我糾正發(fā)音。
“是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將我的課堂應(yīng)變能力磨練得相當不弱,加上這個學生還是平時比較膽小的歐慶,我的心里反倒生出一絲說不出的喜悅。
“是的,是讀‘jì!”好幾個學生異口同聲地附和,附和聲中,聲音最大的是語文能力堪稱強悍的陳昭勇。陳昭勇最喜歡挑人毛病,而且特別喜歡表現(xiàn)自己。如果他都說我讀錯了,那我錯的幾率就有80%以上。
“沒有吧?我一直都是這么讀的哦。”我故意把聲音拉長,想看看其他學生的表現(xiàn)?!袄蠋?,你看!”一個學生小跑著來到我跟前,遞給我一本字典。我定睛一看,隨口便讀了出來,“是哦,真的是讀‘jì 哦……”我一邊說著,一邊掃視了一下課堂,那些給我糾正讀音的學生臉上,個個露出了欣喜和興奮之色。這時,其余學生的激情似乎也被帶動了起來??椿鸷蛞训剑椅⑿χ?,認認真真地向?qū)W生鞠了個躬,說道:“謝謝你們幫我糾正了錯誤!要不是你們幫我糾錯,我可能還會錯下去呢!表揚一下你們自己吧!”我的話音剛落,學生們便響亮地“為自己”拍了三下掌。然后,我讓學生靜思三分鐘,梳理一下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想,并馬上將自己的心情和感想記在本子上。作為教師,我想讓我的鞠躬舉動,去影響學生今后的認錯態(tài)度。
快要下課時,我布置了一道作業(yè),請學生把剛才幫我糾正錯誤讀音的前后經(jīng)過回憶一遍,再想想自己對這件事有什么樣的感受,然后寫下來;要求寫出真實的感受,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別怕得罪老師”。
當天下午,當學生把作文本交上來的時候,我認真地閱讀了一遍學生的作文。大部分學生能把事情的經(jīng)過寫得很詳細、生動,而他們發(fā)自肺腑的感想尤其讓我“大開眼界”:有的學生覺得以后遇到不懂的字,一定要勤快查字典,不能囫圇吞棗、自以為是;有的學生為自己能幫老師指正錯誤讀音而心里美滋滋的,增強了學習自信;有的學生從這件事中學會了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及時改正錯誤……陳昭勇的感悟簡直令我震驚,他居然能用上古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想不到小小年紀的他居然讀了那么多的書,而且能活用所學知識!我迫不及待地把他的作文在班上“炫耀”了一番,還特意將他文章中的這句話寫在了黑板上,以激起其他學生的讀書欲望。
這個學期,我參加了縣教研室舉辦的人文價值課題研究。我的子課題是“關(guān)懷教育與作文教學的關(guān)聯(lián)及運用的行動研究”。我認為,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從關(guān)懷教育的角度講,培養(yǎng)一個人怎樣作文,等同于培養(yǎng)一個人怎樣做人。我把關(guān)懷教育運用于作文教學實踐,精心呵護著學生的心靈;我在實踐關(guān)懷教育的過程中,感受著學生的成長,并時常在心里充滿了溫暖和感動。
(責編 白聰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