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光
黑龍江省醫(yī)院急診科,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心房顫動時使心房喪失了收縮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內瘀滯而形成血栓,當血栓脫落之后就隨著血液到全身各處,導致腦栓塞或者肢體動脈栓塞,長期的房顫使心率增快,導致心力衰竭,增加了死亡率。治療房顫的目的主要是恢復竇性心律,這是治療房顫的最佳結果;控制快速心室率,這主要是針對不能夠恢復竇性心律的患者,采用藥物來減慢快得心室率;防治形成血栓或者中風[1-2]。然而,對于某些疾病向急性酒精中毒、藥物所導致的房顫或者甲亢,得到病因去除,房顫就會隨之自行消失,也有可能持續(xù)存在。為探討分析抗心律失常藥物和環(huán)肺靜脈隔離在進行治療房顫中的效果,該研究就選取該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間收治的56例房顫患者,對其進行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以及環(huán)肺靜脈隔離治療,比較兩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在該院進行治療的56例房顫患者,其中男43例,女13例,年齡范圍為45~79歲,平均年齡為(62.6±17.1)歲,其中陣發(fā)性房顫患者有48例。對照組患者男19例,女9例;觀察組患者男24,女4例。所用患者均有反復房顫發(fā)作,在6個月內至少2次通過心電圖得到證實,均有心悸、胸悶以及頭暈等癥狀,嚴重影響生活以及質量。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以及觀察組,各28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s)
資料對照組觀察組 P值年齡房顫病史(月)左心室內徑(mm)射血分數(shù)(mm)51.4±12.5 17.2±12.3 54.6±13.5 57.5±9.7 52.2±13.4 18.2±13.4 55.2±12.7 56.8±10.2-0.064 0.84 0.85
1.2.1 對照組 28例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對于器質性心臟病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療,第1 周服用劑量為550 mg/d,第2 周的劑量為450 mg/d,以后劑量為200 mg/d,從而控制節(jié)律。對于不伴隨有器質性心臟病患者采用普羅帕酮,劑量與服方法相同。對于部分患者應該采用β 受體阻滯劑加以輔助治療,主要是比索洛爾3.5~9.5 mg/d,主要是控制心室律。
1.2.2 觀察組 28例患者采用射頻消融方法?;颊咴诶嗫ǖ木植柯樽硐拢┐逃覀鹊念i內靜脈,或者是鎖骨下靜脈,方便放置冠狀靜脈竇電極。然后穿刺右側股靜脈,在X線的引導下,放置人SWARTZ L1 及R0 擴張鞘。并將右肺靜脈分離,采用Cardioblate雙極射頻消融系統(tǒng)對左、右肺靜脈以及左心耳實施消融。同時在其儀器的指引下,構建左心房三維立體電解剖圖。再次,行左肺或者右肺上下靜脈前庭部進行環(huán)形隔離,針對有房撲者進行二尖瓣峽部的線性隔離。溫度設置為55 ℃左右,放電功率為55 W左右。在對患者進行放電前應該給予患者服用芬太尼以及咪唑安定。一直放電到患者房顫的顫波變小或者是房顫消除。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隨訪,在出院之后的第1個月內,有專業(yè)的醫(yī)師進行電話隨訪或者是門診隨訪,了解患者的房顫以及房性心動過程,有沒有房顫復發(fā)(有心電圖或者Holter 證實為房顫)。
根據(jù)療效評定標準,治愈:沒有房顫、房撲以及房速反復發(fā)作;有效:房顫的發(fā)作頻率以及持續(xù)時間與治療前相比減少30%;無效;房顫的發(fā)作頻率與持續(xù)時間與治療相比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現(xiàn)加重。
應用SPSS13.0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治療后經過6~10個月的隨訪,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8.6%,對照組則為60.7%,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治療后療效比較[n(%)]
心房顫動簡稱為房顫,是最為常見的持續(xù)性心律失常,房顫的發(fā)病率達到0.4%。目前,房顫的發(fā)生概率在不斷上升,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房顫的發(fā)生率也隨之而增加,75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10%[1]。其中男性房顫患病率高于女性。房顫的臨床表現(xiàn)為:在房顫時,心房激動的頻率達到300~600次/min,心跳頻率往往比較快,并且呈現(xiàn)不規(guī)則,比正常人心跳快的多,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3-4]。近幾年來,國內關于質量房顫的方法比較多[2],對抗心律市場藥物治療與環(huán)肺靜脈隔離治療孰優(yōu)孰劣尚未定論。
目前,治療房顫所采用的比較常見的就是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能夠恢復和維持竇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預防血栓塞的形成。然而,隨之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采用射頻消融治療,適合大多數(shù)非器質性心臟病,非酒精以及非甲亢引起的房顫的治療。射頻消融是通過心導管將射頻電流引入到心臟內以消融特定不問的局部心肌細胞或者消除異常病灶的治療心律失常的方法[5-6]。在國外已經有相關文獻報道出,使用射頻消融治療能夠降低房顫的復發(fā)率,優(yōu)于使用藥物治療。在該研究中,觀察組使用射頻消融治療效果也優(yōu)于對照組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效果,與國外文獻報道相一致。由于房顫患者的發(fā)生機制還不夠明確,消融的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的改進,僅僅依靠環(huán)肺靜脈隔離治療房顫還是非常不夠的,需要自主神經或者分布遞進式個體化消融,發(fā)揮其更好的療效,以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早日康復[7-8]。通過以上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8.6%,對照組則為60.7%,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梢悦黠@的看出環(huán)肺靜脈隔離在房顫臨床治療中,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環(huán)肺靜脈隔離治療房顫患者,能夠有效的減少房顫的復發(fā),使更多的患者維持竇性心律,治療效果優(yōu)于抗心律失常藥物,值得臨床推廣。另外由于此次的觀察病期時間較短,長期的療效還需要通過臨床研究進一步得到證實。
[1]過常發(fā),王春生,丁文軍.心外科手術同期行雙極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1,27(12):727-730.
[2]湯日波,馬長生,董建增,等.心房顫動導管消融術后抗心律失常藥物與復發(fā)的關系[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09,23(3):487-488.
[3]劉泳,李偉,葉亮,等.電視胸腔鏡輔助下雙側肺靜脈隔離治療心房顫動的臨床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31(1):315-316.
[4]李巖,崔永強,許春雷,等.胸腔鏡輔助下的肺靜脈微創(chuàng)隔離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8,36(5):149-150.
[5]陸尚彪,孫健,王飛,等.導管消融術對心房顫動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11,15(2):124-127.
[6]Jais P,Cauchemez B,Macle L,et al.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antiarrhythmic drug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the A4 study [J].Circulation,2008,118(24):2498-2505.
[7]林玉壁,夏云龍,高連君,等.陣發(fā)性心房顫動導管消融的遠期隨訪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9,37(12):237-238.
[8]嚴軼文,陳崗,汪芳,等.環(huán)狀冷凍導管肺靜脈電隔離治療心房顫動的長期療效觀察[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2,26(1):681-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