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河北省霸州市第十五中學
改進英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王冬梅
河北省霸州市第十五中學
當前,隨著我國英語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作為英語教師,應指導學生找到更好的學英語的方法,幫助他們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他們的學習技能。因此,教師必然要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標的教學策略的改進。
初中英語;教學策略;改進
英語教學需要改革,應遵照《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目的,去研究、探索適應現(xiàn)階段對學生英語水平要求不斷提高的要求,用較少的時間,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提高其語言應用能力。只要我們積極投入其中,努力奮進,就一定會取得可喜成果。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緒與教學效果有直接關系,教師可以盡其所能,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利用趣味性去點燃學生探究的激情,事實上學生對英語教學情境的體驗,不僅僅靠知識和經(jīng)驗,往往還帶著情緒的濾色鏡,因而教師要以自身人格力量來感染學生,這對實現(xiàn)學生理想的學習模式會產(chǎn)生不容忽視的影響。所有優(yōu)秀教師最明顯的共同點就是熱愛學生、了解學生,有的教師以“熱愛、尊重、信任學生”為教育信條,主張學生能做的教師不做,然而有的教師則以“了解學生”作為教學經(jīng)驗的核心篇。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成功的“決竅”是“盡可能多地要求學生、尊重學生”,能否不斷讓學生參與的關鍵是教學方法的情感化,情感化教學正成為教學方法的主要動向。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用最便于學生理解和應用的方式進行傳授知識,有步驟的循序漸進的呈現(xiàn)所教的內(nèi)容。所教學內(nèi)容的組織,不僅要讓學生覺得有適度的困難,同時還要把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師的責任。如果沒有需求興趣的學習那只能是機械性的學習,學生一旦有了需求和興趣,才能克服困難通往愉悅。
1.進行單詞的學習,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1)教師可播放錄音讓學生仔細聽單詞的正確讀音,使學生從聽覺上正確地感受單詞的讀音。
(2)教師可以通過實物、圖片等讓學生看所學的單詞代表的事物的形狀或者用簡筆畫,把要學的單詞展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一目了然所學的單詞,如: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動植物等單詞,可以用實物或掛圖進行直觀教學。
(3)教師在黑板或卡片上呈現(xiàn)所學的英語單詞,讓學生觀察單詞有哪些字母組合而成,同時引導他們正確拼讀,直到熟練掌握單詞的讀音。
(4)讓學生找出單詞的讀音規(guī)律,把相關的單詞放在一起讓學生模仿所教單詞的讀音,讓他們大聲讀出來,加深印象,讓學生記牢。
(5)教師可利用實物或圖片,讓學生讀出單詞,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
2.教單詞的同時引入各種的游戲,讓學生快樂學習。
機械的詞匯學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負擔,死記硬背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疲勞、厭煩,學生處于被動、應付學習的狀態(tài),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用游戲相結合,不但可以調(diào)節(jié)英語學習的氛圍,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還可以充分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化被動為主動,提高單詞的記憶效果。
3.引導學生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記單詞。
隨著英語學習的逐步深入很多同學對記單詞開始覺得吃力,背了新的,忘了舊的,對詞形,詞義相近的詞還常常記混,不少同學初學時積極性很高,興趣盎然,但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日益增多,有的學生對大量的詞匯感到力不從心或束手無策。一些同學發(fā)出了“記單詞難”的感嘆。所以,怎樣巧記、多記、牢記單詞就顯得非常重要。單詞記憶法有:
反義詞記憶法;同義詞記憶法;同根詞記憶法;同音異形記憶法;增刪記憶法;歸類記憶法;“口決、詼諧”記憶法等.
4.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播放英語歌曲鞏固單詞記憶。
英文歌曲韻律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或抒情能吸引并打動學生的心弦,學生樂于接受,在聽歌曲的同時獲得音樂的享受。教師可以教唱一些國內(nèi)外較流行的歌曲,其旋律和唱法較為熟悉,學生很感興趣,因而注意力集中,加快了單詞的記憶。
學習必須講究方法,一個善于駕馭學習主動權的人必然有一套自己的的學習方法,他的張弛與效率之間總是保持著和諧的對立統(tǒng)一??茖W地安排學習的時間是成功的秘訣,如對英語口語的學習就應該大膽開口,除模仿他人和磁帶外,走到哪,講到哪,口中念念有詞,見到洋人也可寒暄幾句,天長日久自然神情自若了。對于精讀的課本的學習,應學會英美人的表達習慣和多種表達法,將加速成才速度并一掃厭倦陰云,大量的泛讀對于一個提高英語素質舉足輕重。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主張的“開而弗達”,啟發(fā)學生,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能。這類策略在英語中教學被廣泛采用。
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而且也是師生情感交流、心靈相撞的過程,更是淋浴教育愛的過程,教師不能一味的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了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要及時了解當天或近段的教學效果,如果學生不能掌握所教的內(nèi)容,教師應隨時調(diào)節(jié)教學目標、內(nèi)容、進程以及教學方法,這是改善教學反饋機制、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途徑。
現(xiàn)代教學論認為,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師生的主客體角色互換的最直接的途徑是變更教學活動形式,最常用的就是讓學生當“小老師”。在教學中實行師生角色替換,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從“幕前”到“幕后”,學生由聽眾變成實際參與者,變被動為主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自我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學習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