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杰群,黃建生,肖克峰 (廣東省深圳市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廣東 深圳 518020)
腎上腺手術方法很多,傳統(tǒng)的開放性腎上腺切除術給患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大,患者出血較多,因而越來越被腹腔鏡手術所代替,腹腔鏡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創(chuàng)傷比較小,流血也比較少[1]。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手術方法也得到了不斷地細化,經腹膜后和經腹腔就是兩種比較流行的腹腔鏡手術方法。為了探究經腹膜后和經腹腔兩種手術方法的優(yōu)缺點,回歸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腎上腺手術患者。觀察兩組的手術效果,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我院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1日收治的102例腎上腺手術患者,腹膜后與經腹腔患者各51例。其中男56例,女46例,年齡在3~73歲,平均為(45.6±3.2)歲。腫瘤的直徑在(0.4~13.5)cm之間,平均大小為(3.6±1.5)cm。有52例患者下腹部有手術史,其中33例有闌尾切除史,8例有子宮切除史,11例有輸卵管結扎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回歸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腎上腺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有51例患者經腹膜后入路進行手術,有51例患者經腹腔入路進行手術。觀察兩組的手術效果,分析比較患者的手術優(yōu)缺點、手術時間、中轉開放手術率、手術并發(fā)癥等判斷手術優(yōu)良的因素,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1.3 統(tǒng)計學的方法:經腹膜后與經腹腔入路腹腔鏡下側位腎上腺手術患者的治療結果均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采用χ2來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詳細見表1。
表1 經腹膜后與經腹腔入路腹腔鏡下側位腎上腺手術患者的治療情況
自人類成功使用腹腔鏡進行腎上腺切除手術以后,腹腔鏡手術方法得到了不斷地發(fā)展,這既得益于手術器械的不斷發(fā)展,也得益于醫(yī)生手術方法的不斷探索、優(yōu)化[2]。這也使得腹腔鏡腎上腺手術可以成功替代開放性手術?,F(xiàn)如今腹腔鏡手術已經得到了較細的劃分,主要包括:側位經腹腔、前路經腹腔、側位腹膜后、胸腔腑肌以及后位腹膜后等方法[3]。
腹腔鏡手術中的腹膜后入路,具有入路比較直接、分離以后進行充氣擴張比較容易,此外,此手術方法對患者的腹腔內臟器干擾比較少、大幅降低了患者的腹腔污染、縮短了手術所用的時間。同時其存在醫(yī)生操作空間狹小,難以處理接近患者前內側、腎門等部位以及體積較大的腫瘤[4]。腹腔鏡手術中的經腹腔入路,醫(yī)生的手術視野比較寬闊,可以進行合理的解剖標記,可以較快找到患者的腎上腺及發(fā)病部位,較易觀察患者的腎血管以及下腔靜脈,可以很好地把握患者的腎上腺中央靜脈,進行合理的手術[5]。但是也存在不適合有手術史的患者,手術時間較長,易于受到臟器干擾、對患者臟器造成損傷等缺點。術后對患者進行科學的護理可以增加治療效果[6]。
為了探究經腹膜后與經腹腔入路腹腔鏡下側位腎上腺手術的治療效果。回歸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2例腎上腺手術患者。分析比較患者的手術優(yōu)缺點、手術時間、中轉開放手術率、手術并發(fā)癥等因素。結果顯示,患者經腹膜后平均手術時間為58 min;平均出血量為31 ml;術后患者的住院3~6 d;有2例出現(xiàn)了并發(fā)癥。患者經腹膜后平均手術時間為71 min;出血量為18~185 ml,平均出血量為63 ml;術后住院時間在5~15 d;有4例患者出現(xiàn)了并發(fā)癥。因而,腹腔鏡下腎上腺手術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腹腔入路合適腫瘤較大、腎蒂前內方的患者,腹膜后適合其他一些患者。
[1] 張雪培.經腹腔入路腹腔鏡腎上腺切除術治療腎上腺腫瘤 371 例報告[J].癌癥,2009,28(7):730.
[2] 李四化,陳孝安,黃麗麗.腹腔鏡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的臨床分析[J]. 吉林醫(yī)學,2011,32(18):3638.
[3] 梁朝朝.腹腔鏡下腎上腺腫瘤切除手術方式的探討[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7,22(8):568.
[4] 陳岐輝.后腹腔鏡腎上腺病變手術102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05,26(10):1038.
[5] 薛 鐘.經腹腔及腹膜后入路腹腔鏡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的分析[J]. 江蘇醫(yī)藥,2011,37(9):1092.
[6] 劉艷玫.腹腔鏡下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 吉林醫(yī)學,2013,34(19):3956.